摘要:對一例耕牛感冒的病例進行了分析,并進行了相應治療,獲得了滿意效果。
關(guān)鍵詞:耕牛;感冒繼發(fā)前胃弛緩;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10-0039-01
晚秋季節(jié)晝夜溫差大,加上農(nóng)村飼養(yǎng)管理的粗放,如不小心就容易讓牲畜受寒感冒,如果不及時對癥治療,繼發(fā)前胃弛緩消化受阻,可能會導致病畜脫水和酸中毒等并發(fā)癥,最終死亡。對一病例通過3 d的治療痊愈,效果顯著,現(xiàn)將治療情況總結(jié)如下,僅供參考。
1 發(fā)病情況
2013年9月19日,湖南省龍山縣里耶鎮(zhèn)麥子坪村村民彭某來到里耶鎮(zhèn)動物防疫站,反映他家的耕牛已有2 d不食,特來求診。
2 臨床診斷
(1)問診:從畜主得知,耕牛是本地黃牛,4歲多,9月16日,畜主一早就把牛栓在太陽下將近8~9 h,下午5點多才讓牛喝水,由于天氣熱且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所以飲水量較大,次日畜主就發(fā)現(xiàn)耕牛采食量不多,左肷瘤胃區(qū)鼓脹,補飼時牛進食較少,9月18日食欲廢絕。
(2)臨床檢查:病畜精神沉郁,呆立不動,鼻鏡干燥,流少量清水樣鼻液,偶有短而急的咳嗽,兩眼半閉流淚,皮溫不均,角根溫高,體溫39.4 ℃,呼吸正常,呼出氣體有酸臭味,舌苔白、回頭視腹,瘤胃蠕動音減少,無力,觸診瘤胃其內(nèi)容物發(fā)硬,呈面團狀,以拳壓迫遺留壓痕,恢復較慢,無鼓氣,反芻停止,食欲廢絕,近一天內(nèi)無排便,尿液呈褐色。抽取瘤胃胃液用pH試紙測出pH值為5.4(瘤胃液正常pH值為6~7)。
3 病因分析
(1)由于9月16日當天氣溫高,耕牛在太陽下暴曬8~9 h,下午又大量飲水,加上畜主夜間把耕牛拴在室外,無保暖設(shè)施,晝夜溫差大,耕牛機體受寒氣侵襲,而導致感冒。
(2)患牛飲水過量,導致前胃受寒,消化能力減弱,pH值5.4表示前胃積食已發(fā)酵,初步診斷為感冒繼發(fā)前胃馳緩。
4 治療
治療原則:解熱鎮(zhèn)痛、補充能量,增強瘤胃蠕動,防止脫水和酸中毒。
(1)靜脈注射葡萄糖500 mL;靜注9%氯化鈉100 mL加頭孢噻呋鈉3.5 g,磺胺嘧啶鈉20 mL,氨基比林20 mL;肌注20 mL維生素B1每天2次,連用2天。第三天肌注磺胺嘧啶鈉20 mL,氨基比林20 mL。
(2)口服消食平胃散(檳榔25 g、山楂60 g、蒼術(shù)30 g、陳皮30 g、厚樸20 g、甘草15 g)每日二劑,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連服2天。有消食開胃、化滯消
脹、促進消化和吸收作用。
(3)經(jīng)過的治療,患牛精神好轉(zhuǎn),瘤胃明顯消食,患牛排便,有明顯的饑餓感,飼喂飼喂易消化的青草,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
(4)加強護理,搞好欄舍的防寒保暖。三天后痊愈。5 體會
(1)在晚秋季節(jié),晝夜溫差大,要防止牲畜受到寒冷侵襲,不要讓牲畜在室外過夜,保持欄舍內(nèi)干燥,通風、保暖工作,防止賊風侵襲和不受雨淋。
(2)盡量避免牲畜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避免長時間栓牧不飲水,或飲水過量剌激瘤胃誘發(fā)前胃馳緩和前胃積食。
(3)該病不能誤診,單一的治療感冒或前胃馳緩是不行的,診斷要準確,用藥不能單一。因此采用中西結(jié)合療效比較好。對治療兩天不進水、食的家畜要及時補液和輸送能量,防止脫水和中毒;同時灌服中藥進行疏導前胃,消食化積。
(4)發(fā)現(xiàn)牲畜生病后要及時治療,不要等到絕食后再治療,就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就會引發(fā)其他的并發(fā)癥,如瓣胃阻塞病、肺炎、敗血癥等等,會給診療帶來一定的難度和麻煩,產(chǎn)生較高的治療費用。
(5)加強家畜飼養(yǎng)管理,增強家畜的體質(zhì),搞好各類疫病的預防接種工作。
(6)注意不要飼喂霉敗、變質(zhì)的草料和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