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著擁有3萬多用戶規(guī)模的校園網,大連海事大學信息處副處長王效轍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目前,大連海事大學校園網以光纖連接了全校八十多棟樓宇,覆蓋了全校所有教學辦公場所和學生宿舍。全校共布有3萬多個網絡端口,全部接入校園網絡?;钴S在線計算機20000臺,固定注冊用戶約18000人。
最近,王效轍完成了校園網的扁平化改造項目。他告訴記者:“我們逐步簡化了校園網結構,對其在大核心交換下進行扁平化改造,減少中間設備的傳輸,使網絡更簡單,效率更高?!?/p>
大連海事大學原先采用三層路由模式,例如以兩臺總的校園網核心網絡設備和六臺區(qū)域核心設備作為校園網骨干網絡,分接到各個樓宇的匯聚和接入設備,然后全網用OSPF路由協議來進行。這種模式的缺點日益突出:例如設備眾多導致設備故障率提升、設備之間配置復雜導致故障恢復時間長。自2010年開始,信息處著手對校園網進行扁平化改造。
王效轍介紹了改造實施步驟:“我們采用了兩個性能更高的網絡核心設備,然后逐步把外圍交換機的匯聚功能逐漸取消,數量也不斷減少,這樣的話最終形成了扁平化的模式。扁平化的網絡結構非常清晰明了,一個中心,剩下的都是外圍,分層比較少了,故障很容易排查出來,由于所有工作都集中在核心設備上,下面的設備管理起來也更加清晰。”
改造后的校園網,給用戶最直觀的體驗就是故障恢復得很快,問題可以得到迅速解決;而對于網絡建設人員,恢復故障也更為輕松,以前換一臺設備需要一天時間,現在只要兩個小時。
教育網帶寬有限是所有的高校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如何在有限的帶寬資源下,提高網絡利用率、保障關鍵網絡行為的暢通,并且按照用戶屬性對上網時段、上網地點、網絡行為等進行綜合安全管理,是王效轍平時思考最多的事情。
“我們主要采用帶寬保障技術,根據用戶屬性、上網時段、上網地點和網絡行為形成綜合管理,來保障上網行為的暢通,尤其是關鍵業(yè)務的暢通。例如在教學辦公時段,那我們就要優(yōu)先保證教學業(yè)務的帶寬,限制非教學活動的網絡行為,例如學生網上的娛樂行為。另外在晚上8點到10點,是學生們回到宿舍的時間,給網絡造成很大壓力,這時候就要為校外用戶預留帶寬,來保障校外教工等重點服務對象使用校園網的性能和質量?!蓖跣мH認為,技術手段在保障關鍵業(yè)務暢通方面非常必要,目前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確保網絡暢通的同時,安全管理同樣必不可少。王效轍說:“我們與深信服公司聯合開發(fā),建立了多線路接入的安全訪問機制。采用負載均衡技術,配合動態(tài)域名系統,將對外關鍵服務托管到IDC機房,對校外不同用戶進行鏈路分析和分配,增加用戶體驗度;同時采用VPN等技術,為校外授權用戶提供內部服務。深信服的產品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部署起來相對簡單,用起來也比較靈活?!?/p>
此外,對用戶權限進行靈活管理也從另一角度保障了網絡安全。大連海事大學信息處采用客戶端入網認證模式,能夠在用戶入網認證后,基于用戶ID類別、所在位置、時間和網絡行為,下發(fā)不同的策略,用戶上網認證以后,享受到的網絡服務和所獲得的網絡性能已被固定;同時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相應的可用策略,享受個性化服務。
“接下來,我們還將結合學校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繼續(xù)完善信息推送等VIP的服務,這樣既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上網需求,又針對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實現更為靈活的用戶權限控制?!蓖跣мH說。
對于未來的信息化目標,王效轍顯然有更為長遠的計劃:“現在我們正在將已經融合的校內系統數據進行梳理,怎樣更好地利用IT手段發(fā)揮這些數據的價值,為大連海事大學的教學、科研以及為整個交通行業(yè)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數據支撐,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大數據的需求已經顯現,我們還將在這方面多加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