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粉碎分手傳聞,王石在朋友圈發(fā)了張“早安,劍橋”的喝茶照,一旁的田樸珺甜蜜地舉著手機看新聞,表情好像在說:“你那邊空氣怎樣?今天PM2.5高不高啊?”是的,我們在霧霾濃重的北京,相互問候不再是“你吃了嗎?”透過田小姐背后的窗戶,能看見對面的樓,比劉燁開工的紐約好多了。
對于王石和田樸珺的愛情,“不看好他們”的很多,我卻保持樂觀,因為田小姐是個要求不高的人。你看她微博寫過:“北京今天這空氣!叫人怎么喘氣?!作為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良民,只要空氣無毒!食品無毒!水源無毒!我就永遠做中國人!這要求不算高吧?”然后呢,她去劍橋談戀愛了。
所以在這樣的日子,想去哪就能去哪,想看見藍天就看見藍天,想跟誰在一起就跟誰在一起,已經(jīng)是最大程度的曬恩愛了。試想一下,如果哪天空氣污染嚴重到出門都得戴口罩,浪漫的情侶還能在街頭親吻嗎?只漏2只眼睛在外面的人們還能一見鐘情嗎?
8年前的春天,我剛到北京工作,一出機場,天高地闊,路直樹挺,感覺是個挺大氣的地方;沒想到8年后成了要投入萬億治理大氣污染的地方。5年前,我移居河北小鎮(zhèn),覺得在鄉(xiāng)下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過舒適的隱居生活;5年后,我看到新聞?wù)f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河北占了6個。這就是北漂人肺吸塵器如何煉成。
央視在國慶期間做了個談愛國的專題,采訪了2000多個人。問他們怎樣愛國,最相同的答案是:過好自己的生活??矗鋵崌擞X悟挺高的,挺給中國面子的。像田樸珺那樣直接提要求的受訪者都沒有。就是老百姓這么包容,才讓生活過得越來越不好。而本來,我們的理想模式是這樣的:他問你愛不愛他,你給他發(fā)過去“做到這100條你就是好男友”。過一年,你給他考評,他只做到70條,離優(yōu)秀男友還很遠,你請他辭職。
為什么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卻愛到四處逃離?我們從小的愛國教育出了問題。課本和老師一直跟我們講中國的今天來之不易,而新中國是由無數(shù)革命烈士和愛國者用生命換來的,這個歷史不能忘。那么,接下來的教導(dǎo)應(yīng)該是,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新中國,讓它更加美好。美好的方式包括好山好水好生活,自由平等公正。不管你擁有何等權(quán)力,你要尊重這樣的美好,才是愛國。但,事實上,我們接受的教導(dǎo)卻不是這樣的。
現(xiàn)實中呢,中國的管理者先讓人們失去美麗的農(nóng)村,打工者大量涌入城市,又讓城市失去秩序。失去的過程就叫政績和GDP。這種誘惑從根本上說是錯的,它誤導(dǎo)了人們的幸福感,也誘導(dǎo)人們放棄責(zé)任感。為什么要強征農(nóng)民的耕地,搞開發(fā)和建化工廠呢?為什么養(yǎng)殖業(yè)要用藥物和激素快速生成食用肉呢?為什么純牛奶不夠就生產(chǎn)假牛奶呢?為什么官員都想多腐敗一點把子女送國外去呢?我覺得凡此種種,都叫不愛國。不愛國者的共同特征是,把這片土地當作利益輸送帶,而不考慮對它的傷害。
既然可以放棄農(nóng)村放棄城市,那么放棄中國也只需要很小的誘惑,移民廣告永遠在向中國招手,高端洋氣的別墅只要50萬美金呀,投資500萬就可以舉家移民啊,下一步簡單到,我們有安全食品純凈水呀,我們有藍天白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