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民主國家里,政治和商務游說在議院和政府間開始蔚為流行:議員幫助私人公司推動通過對他們有利的法案,退休的將軍幫軍火商拿下國防部的訂單。
英國本來有詳細的法律規(guī)定議員和政府公務員不得從事類似的活動,但這些擁有爵士頭銜的貴族先生們,卻毫不猶豫地選擇無視法律。
最近,《星期日泰晤士報》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廣角鏡》節(jié)目分別派出幾個臥底記者,假裝成對他們的“生意”感興趣的公司代表,帶著針孔攝像機,將爵士變掮客的全過程拍了下來。
議會質詢和修改法律
在倫敦一家小飯館里,一向能說會道的北愛爾蘭統(tǒng)一黨黨鞭(政黨名詞,起源于英國,是指議會內的代表政黨領袖,政黨紀律主管,功能是為了確保議員出席議會,并按照政黨立場行事?!包h鞭”一般是一人,也可以多人)、上院議員萊爾德勛爵,對著兩個自稱來自瑞士一家公司的高管夸夸其談——他不知道,這兩個高管其實是《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記者。他輕描淡寫地表示,這家瑞士公司可以得到他以及其他幾位爵士的幫助,按照該公司的心意在上議院開會時提出相應的質詢。這其實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英國法律對此有嚴格的規(guī)定,議員禁止收受錢財以提出質詢;但萊爾德勛爵說,他們可以利用議會中的“小圈子”來繞過法律。
萊爾德勛爵說,他們的內部小圈子由幾個彼此交好的同僚組成,他們還可以結成盟友,在提出法律修正案時互相幫助。他當然可以按照公司的要求來提出一個修正案,然后直接交給上議院的公務員潤色,但他更愿意找一個“同僚”來提出,這樣他就能置身事外了。
萊爾德勛爵甚至還不吝于分享一些繞過法律的小細節(jié),比如說不要叫“客戶”,而是堅稱所有人都是“朋友”:“如果大家都是朋友的話,這樣就會比較方便?!?/p>
無獨有偶,在《星期日泰晤士報》逮住上院議員窮追猛打之時,BBC的《廣角鏡》盯上了下議院的議員、保守黨黨鞭帕特里克·莫瑟。在他們偷拍的錄像中,莫瑟平靜地對偽裝成斐濟公司高管的臥底記者說:“我的要價并不高,通常來說,我服務半天的價碼是500英鎊,所以一天就是1000英鎊?!弊詈螅麄兊呐P底記者付給莫瑟4000英鎊,讓他在下議院提了五個與斐濟相關的問題,并且全部得到了回答。
在英國,黨鞭的功能是為了確保議員出席并按照政黨立場行事,因此萊爾德勛爵和莫瑟的做法很難說“符合黨派立場”,于是在錄像被正式公布之前,他們均已經(jīng)辭去了自己的黨鞭職位。
策劃晚宴
過了幾天,記者們與麥肯齊勛爵會面,他從前是首席總警監(jiān),現(xiàn)在依然擔任有關警務問題的政府顧問,加上上院議員的身份,他能提供給那家“瑞士公司”的幫助自然不小。麥肯齊熱情地表示,他能夠幫忙讓這些客戶在上議院參加一次晚宴。他當然知道,在現(xiàn)行法律下,這是不被允許的,“有規(guī)定說,你不能在上議院招待跟你有經(jīng)濟利益來往的人,我覺得這可真沒意思,完全沒有意義,我們要怎么繞過這條規(guī)定呢?”麥肯齊勛爵提出來的解決辦法跟萊爾德的“妙計”如出一轍:“我可以找一個同僚,他跟你們完全沒有往來,我就問他,愿不愿意幫我策劃這個晚宴?你知道,我們彼此心照不宣?!?/p>
盡管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是“議員權力不得用于幫助任何外部機構謀取商業(yè)利益”,但在這些變身掮客的爵士們看來,他們只需要稍微做一下變通,就能夠繞過這些規(guī)定了。他們甚至抱怨這些規(guī)定給他們的“生意”帶來了不便:“如履薄冰,”麥肯齊抱怨說,“這樣的話,我們要怎樣才能把事情辦妥?”當然,他也沒忘記吹噓自己的能力:“反正我知道他們的能力,所以沒問題的,只需要小心一點就行?!?/p>
比萊爾德、莫瑟、麥肯齊來頭更大的是工黨議員康寧漢姆勛爵,他曾在布萊爾政府中擔任過內閣部長的職務,所以他的要價也最高。在《星期日泰晤士報》臥底記者假冒成一家韓國太陽能公司去與之會談時,康寧漢姆明確表示,自己能幫忙在上議院的露臺上安排聚會,而且還主動表示,能夠在議會中就對方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當臥底提出每月愿意支付1萬英鎊作為報酬時,他則猶豫了一會?!澳闶钦f一萬英鎊一個月嗎?”他說,“如果是1萬2000英鎊的話,我想我們倒是可以達成協(xié)議呢?!笨祵帩h姆同時也允諾,如果拿了他們的錢,他就肯定能幫他們辦事,還能介紹幾個政府中“管事的人”給他們認識。
在報道問世之后,盡管麥肯齊和康寧漢姆隨后都發(fā)表聲明,稱自己并沒有參與到非法游說中去,但他們的所在黨已經(jīng)分別決定暫時將他們停職。
拿下國防部訂單
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臥底記者面前曝光的,還有曾擔任英國陸軍總司令的丹納勛爵。臥底記者偽裝成韓國軍火公司的管理人員,而他們正試圖向英國軍方推銷一款最新的無人戰(zhàn)斗機。他們允諾給丹納10萬英鎊的年薪,來聘請他作為公司的顧問;而他們所希望丹納做的,就是在公司跟國防部之間搭起一道橋梁。要知道,在英國的國防采購體系中,這種事情已經(jīng)司空見慣,以至于前任空軍大元帥斯特魯普爵士明確表示,找一個英國退休將軍來當說客已經(jīng)不是保證你中標的“黑手”,而是保證你不會因為其他人下黑手而莫名出局的“保護傘”。
曾在馬島戰(zhàn)爭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陸軍中將約翰·克伊利爵士更將他的行動計劃和盤托出。他說,他跟負責武裝部隊的國務大臣安德魯·羅巴森關系頗為密切,他們兩人會在假期中碰面,然后在寒暄中交換情報。“他會跟我說,‘我覺得你那個主意不錯,來給我寫份簡報吧,’于是我就能把你們的計劃提上去?!笨艘晾羰勘硎?,“這樣一來,一份采購計劃就誕生了?!?/p>
這些將軍盡管已經(jīng)退休了,但他們的同僚、下屬和徒弟還留在體系之內,他們對軍備采買的影響依然不容小覷;更有甚者,明明規(guī)定顯示,這些已經(jīng)卸下公職的前任高官們需要接受企業(yè)任命咨詢委員會的約束,任何退休、退役未滿兩年的高級軍事將領或政府部門高官均不得“利用特權接觸政府官員或敏感信息”,并不得從事任何與商業(yè)有關的游說活動,但這條規(guī)定并不被將軍們看在眼里。
事實上,《星期天泰晤士報》總共試探了八位曾掌控英國軍隊命運的高官,其中只有兩位對此沒有興趣,其他六位則都表示“可以談談”。盡管在消息曝光之后,英國國防大臣堅稱軍備購買都是根據(jù)軍隊需要而進行的,而且此類合同的簽訂需要經(jīng)過多道程序的嚴格審查,但在民間,一股“讓退休將軍們遠離國防部”的呼聲已經(jīng)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