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琉璃廠附近,有一條名叫延壽街的偏僻胡同,在這條胡同的最北端,坐落著一個不起眼的小劇場——魁德社。
魁德社的掌門人叫于小章,今年62歲,是魁德社的第三代傳人。在這個只有10平方米的小劇場里,于小章一個人彈三弦、拉二胡、表演傳統(tǒng)曲藝節(jié)目,至今已經(jīng)堅持了6年。
于小章魁德社的這間10平方米小屋,每年的租金3.6萬元。劇場沒有特設的觀眾席,更談不上VIP座位,最多也就能容納五六名觀眾。這個小劇場收費每人60元左右,不過價格還可以商量,人多的話每人30到40元之間也能演,偶爾遇到出手闊綽的觀眾,給到100元甚至更多的也有。于小章看得很開,他說,自己對今天的生活還挺滿意,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幸福的時光,自己和老伴有退休金,雖然談不上多,但溫飽沒問題?!拔乙膊煌耆钢@門手藝吃飯?!庇谛≌抡f。
1993年,于小章回到久違的北京,開始新的演藝生活。他先后在恭王府、北影廠明清一條街表演過,后來因為分賬不均等各種問題跟人鬧得不歡而散。2006年,經(jīng)過慎重考慮和多方比較,于小章選擇了游客眾多的延壽街扎腳。在他看來,這里離琉璃廠不遠,附近還有著名的全聚德烤鴨店,能聚攏游客。
于小章的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在IT業(yè)工作,收入很可觀,能自食其力。說到為什么不讓兒子繼承這份職業(yè)時,于小章說,這個曲藝項目不是很時髦,就拿彈弦子來說,沒有3年以上的練習是不可能登臺演出的。“遠不如吉他上手快。這個即使苦練多年能登臺演出了,也未必受歡迎?!?/p>
于小章每天下午蹲守在魁德社演出,而在上午的時光,他游走于北京各大公園,其中天壇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因為這里有他志同道合的京劇票友。
除了彈一手好三弦外,于小章的二胡功底也很了得,很多京劇愛好者都會排隊請于小章為他們的演唱伴奏,當然是免費的。
于小章說,他的魁德社有幾年是在賠錢的狀態(tài)下經(jīng)營的,“辛苦一年下來愣賠進1萬多元”。不過他堅信,只要能經(jīng)營好這個小劇場,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收獲?,F(xiàn)在,老爺子最希望能遇見真正懂藝術又善于經(jīng)營包裝的人,憑借他扎實的功底再加上適當?shù)男麄鳎膫鹘y(tǒng)節(jié)目必會火爆起來。
于小章說,自己糖尿病纏身已有20多年,太大的段子已經(jīng)唱不動了。他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記憶力一年不如一年,“怕有些傳統(tǒng)的大段子長時間不演慢慢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