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醋是用糯米或大米釀造的一種食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地品種很多,著名的有鎮(zhèn)江香醋、山西陳醋、江浙米醋等。從幾種著名食醋的生產(chǎn)情況來看,多沿用糯米、大米、高粱等主糧為原料。生產(chǎn)工藝大多采用的是固體發(fā)酵法,采用該發(fā)酵工藝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在體態(tài)和風味上都具有獨特的風格?,F(xiàn)將米醋固體發(fā)酵方法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工藝流程
二、配方(千克)
碎米100、細糠175、麩曲50、酒母40、粗糠50、醋酸菌種40、食鹽5、水400。
三、主要設(shè)備(接觸醋酸部位均為耐酸材料制成)
發(fā)酵缸、槳葉式攪拌器、粉碎機、鍋爐、蒸箱、拌醋機、醋酸儲罐、耐酸泵、灌裝機、封蓋機、噴碼機等。
四、制作工藝要點
1. 菌種的制備
①麩曲的培養(yǎng)。麩曲即曲霉,其培養(yǎng)方法如下:
將麩皮100千克、統(tǒng)糠20千克、水90千克混合均勻,在常壓下蒸料1小時,取出攤涼至40℃。按原料總量的0.3%接入3.324甘薯曲霉菌種,混勻裝入培養(yǎng)盤,厚度2~2.5厘米,盤堆放成柱形。待品溫升至37℃時,將盤散開成品字形,稱為拉盤。品溫升至42℃時,將曲盤中的曲叩于空盤中,使曲料翻轉(zhuǎn),以利于曲霉均勻地生長。每隔5~6小時倒盤1次,即將曲盤位置上下左右移動,防止品溫超過40℃,48小時左右即可成曲。若需儲存,可將其風干備用。
成熟的麩曲孢子不宜過多(即長得過老),否則將會減弱糖化力。成曲應(yīng)該是比較松散的,若發(fā)硬,則可能是由于雜菌侵入或因水分過多造成,其糖化力減弱。除3.324甘薯曲霉外,其他糖化力強的曲霉菌也可以用來制曲。
②酒母培養(yǎng)。即酵母菌培養(yǎng),其步驟如下:
酵母菌試管種→小三角瓶液體菌種培養(yǎng)→大三角瓶液體菌種培養(yǎng)→卡氏罐液體菌種培養(yǎng)→酒母缸液體菌種培養(yǎng)。
a.小三角瓶液體菌種培養(yǎng):將容量為250毫升的瓶中裝入150毫升7波美度麥芽汁或米曲汁滅菌,調(diào)整pH值至4.5。接入凱氏酵母或1308酵母,接種量1~2環(huán),25~30℃條件下培養(yǎng)24小時。
b.大三角瓶液體菌種培養(yǎng):將容量為1000毫升的瓶中裝入500毫升7波美度麥芽汁或米曲汁滅菌。調(diào)整pH值至4.5;接種量為一小三角瓶,25~30℃培養(yǎng)10~20小時。
c.卡氏罐液體菌種培養(yǎng):將容量為15升的卡氏罐中裝入7.5升糖化醪滅菌,調(diào)整pH值至4.5,接種量為三大三角瓶,25~30℃條件下培養(yǎng)10~20小時。
d.酒母缸液體菌種培養(yǎng):將450毫升8~9波美度滅菌糖化醪加入酒母缸中,待28℃時,接入45升卡氏罐酵母菌種,25~30℃條件下攪拌培養(yǎng)8~10小時即可。
③醋酸菌培養(yǎng)。其步驟如下:
醋酸菌試管種→三角瓶液體培養(yǎng)→大三角瓶液體培養(yǎng)→50毫升種子罐液體培養(yǎng)→500毫升種子罐液體培養(yǎng)。
a.三角瓶液體培養(yǎng):可選擇中科1.41醋酸菌或滬釀1.01醋酸菌試管種,在容量為500毫升的三角瓶中裝入150毫升液體培養(yǎng)基(葡萄糖1%、酵母膏1%、碳酸鈣1.5%、95°酒精2%);滅菌、接種,接種量為0.5~1支試管斜面菌苔,30℃搖床培養(yǎng)24小時。
b.大三角瓶液體培養(yǎng):將容量為1000毫升的瓶中裝入250毫升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量為總量的10%,培養(yǎng)16小時。配方、操作與“三角瓶液體”相同。
c.50毫升種子罐液體培養(yǎng):將罐體裝35毫升糖化液、滅菌,先接入10%酵母菌,靜止培養(yǎng)約3小時,當酒精發(fā)酵4~6小時后,再接10%醋酸菌,并以每分鐘1∶0.3(液∶氣)體積比通風攪拌,待酸度達2%,即可擴種。
d.500毫升種子罐液體培養(yǎng):在罐體中裝入350毫升糖化液。配方、操作與“50毫升種子罐液體培養(yǎng)”相同。
2. 制醋
①粉碎混合。將碎米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將細糠與米粉在攪拌機中混合均勻。
②潤水蒸煮。進行第一次加水,邊翻料邊加水,使原料充分吸水。加水量為總水量的70%,常壓蒸1小時,燜1小時,蒸熟后移出冷卻。
③冷卻拌種。將蒸熟的料降溫至40℃左右,進行第二次灑水,翻拌后推平,將細碎的麩曲均勻灑在上面,再將酵母液攪勻撒布其上,充分拌勻后裝缸(每缸約裝醅160千克)。
④糖化及酒化。入缸時的醅溫應(yīng)控制在24~25℃,當醅溫升至38℃時,就應(yīng)倒醅,注意不超過40℃。倒醅后5~8小時,醅溫又會升至38~39℃,再進行倒醅,以后醅溫正常維持在38~40℃,48小時后醅溫漸減,每天倒1次。5天后降至33~35℃,糖化及酒化即可結(jié)束。
⑤醋酸發(fā)酵。酒精發(fā)酵結(jié)束,每缸加粗糠10千克、醋酸菌種8千克,分兩次拌勻倒缸。從第二至三天起醅溫上升,控制在39~40℃。每天倒醅1次,12天左右,醅溫降至38℃時,每缸分別加鹽1.5~3千克和勻。
⑥后熟陳釀。醋酸發(fā)酵結(jié)束后,放置2天,即為后熟。將經(jīng)后熟的醋醅移入院內(nèi)缸中蓋緊,上面蓋食鹽層后,泥封。放置15~20天。中間倒醅1次,封缸存放1個月以上即可淋醋。
⑦淋醋。淋醋通常采用三組套淋法,循環(huán)萃取。在第三組醅中加潔凈水浸淋,淋出液加入第二組醅中淋出二級醋(含醋酸3.5%),再將二級醋加入第一組醅中浸泡20~24小時后淋出的即為一級醋(含醋酸5.0%)。
⑧配制與消毒。等級醋按質(zhì)量標準調(diào)整后,按醋重的0.05%添加山梨酸鉀,并在80℃條件下保溫3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澄清后灌裝封蓋,即為成品。
五、質(zhì)量要求
1. 感官指標
色:琉璃色或棕紅色。
香:具有食醋特有的香味,無其他不良氣味。
味: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澀,無其他異味。
外觀:澄清,濃度適當。無懸浮物、沉淀物,無霉花浮膜,無“醋鰻”“醋虱”。
2. 理化指標
3. 衛(wèi)生指標
砷(以砷計,毫克/千克) ≤0.5
鉛(以鉛計,毫克/千克) ≤1.0
游離礦酸 不得檢出
黃曲霉毒素B1(微克/千克) ≤5
細菌總數(shù)(個/毫升) ≤5000
大腸桿菌 不得檢出
致病菌 不得檢出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南省濮陽縣農(nóng)業(yè)局 郵編:4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