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門學問,跨國婚姻更是學問中的學問了。我一直好奇,羅密歐與祝英臺如何解決地域和文化帶來的種種差異呢?
我與先生僅一省之隔,飲食都有不小的差異,因此一日三餐是個棘手的問題,常常要絞盡腦汁兼顧到不同的口味。所以,我常常慶幸自己沒嫁老外,我這個中國胃首先就要不滿了。
但文化差異于無形的羅密歐與祝英臺比比皆是,我的大學同學素琴,十年前嫁了一位德國人,德國人不懂中文,素琴半句德語不會,他們在美資企業(yè)認識,用癟腳的英文將戀愛談到瓜熟蒂落。有一回跟素琴聊天,我好奇地問:“就你那專四的英語水平,怎么跟你老公交流?”素琴嫵媚一笑道:“body language。”
十年過去了,素琴和他先生的body language一直交流愉快,結(jié)婚十年紀念照上,二人笑容甜蜜,宛如熱戀小情侶。
另有一女友欣如,在旅游中結(jié)識了一位英國紳士,然后閃婚,欣如每周會用一篇長長的博文來秀她的幸福生活。在她的訓化下,英國紳士不僅學會了使筷子包餃子等“中國功夫”,還能做一碗略高于王石水平的紅燒肉。
我問欣如,與英國紳士的交流是不是也靠body language。欣如嬌羞一笑,算是默認了。
事實勝過雄辯,body language法力無邊,只要肉體溝通好,種族、文化、語言、習慣等種種差異完全可以忽略。我不禁生出感慨,對先生說:“看來,活得葷一點容易幸福!”
先生開懷大笑:“我看還是葷素搭配好,營養(yǎng),健康,長久,不信,你走著瞧。”
果然,沒多久,有三對較熟悉的跨國婚姻離異了,特別是其中一對,堪稱金童玉女,男的高大帥氣,儒雅幽默,事業(yè)成功,女的是江南佳麗,美貌性感,才情過人。
江南佳麗跟我同鄉(xiāng),有一次見面談到她的離婚,江南佳麗長嘆一聲,說:“問題主要出在無話可說,無法深度交流。”
她說,先生雖然在中國留學過,漢語尚可,而她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兩人總感覺缺了些什么,體會不到彼此語言中的妙處。兩人一塊看《甄嬛傳》,她先生聽不懂“雨露均沾”,便問她什么意思,她解釋為“皇上對后宮所有嬪妃一視同仁”,她先生想了半天,也沒搞明白“雨露”怎么跟“嬪妃”扯上了關(guān)系?又比如,她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她先生一樣一頭霧水,這木頭跟長江之間有何聯(lián)系?!扒嗲嘧咏螅朴莆倚摹本透鼪]法理解了。同樣,她先生有時說話,她也聽不懂。
慢慢地,生活被簡化成吃飯、睡覺,沒有心領(lǐng)神會,意趣相通的交流,連吃飯睡覺都失了樂趣——閨閣情趣更需要一種只能意會的妙。江南佳麗說,body language也是要精神與靈魂參與的。
江南佳麗很快再婚,丈夫是中國人,現(xiàn)在她跟欣如一樣,每周會發(fā)博文秀幸福。
后來,我在網(wǎng)上看了很多關(guān)于跨文化婚姻的調(diào)查,總的來說,大多數(shù)都認為無法深度交流,有人表示遺憾無法長久適應(yīng),也有人覺得body language更重要。
看來,婚姻本質(zhì)都一樣,羅密歐與祝英臺也不過是尋常夫妻,幸福與否看個人需求,這如同飲食,愛葷者食肉,好清淡者茹素,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