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級,不同方法
周五下午兩點十分,柯若石老師面帶微笑走進教室。這是北京交通大學研一學生的一節(jié)專業(yè)課——物聯網,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占了學生總數的一半。在講臺上站定,柯若石老師并沒有馬上開始講課,而是熱情地與同學們寒暄了幾句,“Have you had your lunch?”這是一節(jié)長達四個小時全英文講解的大課,臨近周末,又是這樣長時間的外文授課,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能力與精力的雙重考驗。為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柯若石老師并非一味地在臺上講,而是時不時地提出問題,鼓勵同學們思考積極主動回答?!拔夷軓耐瑢W們的目光中,看出他們是否聽懂我講的內容。如果他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那恐怕我就需要再進一步講解下了”。
開始講課后不久,柯老師專注地講解著幻燈片上的內容,卻沒有注意到所講內容和播放的幻燈片內容不一致,臺下的同學一臉茫然。但他很快就從他們的表情中讀到了什么,轉頭再看幻燈片,“sorry,sorry”并及時地予以更換。有時幻燈片中的字體偏小,柯若石老師便會詢問學生是否有困難閱讀上面的文字,如果有,他則會耐心地將幻燈片的內容大大地寫到黑板上。課堂上,有的同學用帶來的筆記本電腦做自己的事情,他會反復則善意地提醒他們合上筆記本,專心聽講。
課間休息,幾個學生走向講臺笑盈盈地與老師攀談,柯若石老師頻頻點頭,時不時地說“Great!”
第二周周二早上8點,北京工業(yè)大學第一教學樓433教室。今天,柯若石老師將在這里為該校軟件工程學院大三的學生授課。這節(jié)課只有九個學生,與周五在交大授課方式不同的是,柯若石老師會先請課堂上的每一位同學逐次大聲閱讀文檔中的一段文字,朗讀過程中,遇到一些生疏的詞匯,柯若石會先糾正同學們錯誤的發(fā)音,然后針對該段文字詢問同學們對它的理解,遇到一些他口中的“big words”他會逐一講解這個詞的內容含義,并適時進行發(fā)問。雖然這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均為中國學生,但是全英文授課對他們來說似乎并沒有交流與理解上的障礙。對于柯若石老師提出的問題,無論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都先會得到他“Good! Perfect!”的鼓勵和贊許。下課鈴響起,在宣布下課后,柯若石會特別加上一句對大家的祝?!癏ave a good day!”
十年工大元老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下課后,柯若石老師伸出手,熱情地歡迎坐在講臺下旁聽的我們。寒暄間,我們跟著柯若石老師下樓,他關切地詢問我們是如何到達北京工業(yè)大學的,聽聞我們是從五道口換乘地鐵過來的,老師毫不猶豫地說那就是十三號線換乘十號線。
隨后,我們在工大校園里的一處座椅上坐下來,利用午餐前的空檔與他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攀談。
“是什么機緣讓您選擇到中國來工作的?”第一個問題。思考片刻,柯若石老師說:“因為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p>
2003年,已取得新南威爾士大學EE(電子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的柯若石到達北京后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好中文,盡快融入中國社會。思量再三,他選擇了在高校任教。他覺得大學的環(huán)境一方面使他能夠獲得很多與人交流溝通的機會,因而加強語言的學習,另一方面,學校專業(yè)的多樣性、學生背景、素質等也是他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的理想選擇。如果他進入企業(yè)工作,專業(yè)的要求會使得他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面對電腦處理問題,同中國的員工也只能用英語交流,那樣和在自己國家并無差異。在申請了幾個和自己所學專業(yè)相近專業(yè)的教師職位后,柯若石老師收到了北京工業(yè)大學的聘請信,不久后又通過同事的介紹接到了北京交通大學的聘請,在中國的教師生涯正式拉開序幕。
柯若石老師非常忙碌,他每周在北工大學有四天共12節(jié)課,在交通大學雖然只有一天,但也有4節(jié)。他的學生涵蓋本科生及研究生不同年級的學生,講授課程有專業(yè)必修課也有全校選修課,包括“Java企業(yè)版,理論與實踐;Java軟件發(fā)展,理論與實踐;信息安全;移動應用發(fā)展;物聯網,軟件工程進展”,課堂規(guī)模從十幾個人的小課到80人的大課都有。很多次我們想幫他背那沉甸甸的大書包,都被他笑哈哈地謝絕了。
十年的時間,“老柯”已成為了兩所大學軟件工程學院的元老級老師。十年,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也隨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更新?!敖裉炷銈兟牭降恼n程是我第一次講”,柯若石老師如是說,“我從不重復講相同的課,那樣我會覺得很無聊?!薄澳悄皇且粩嗟貙W習新的知識么?”“Yes, but I enjoy it !”在柯若石老師的字典里,study和enjoy 是同義詞。當問及老師是否有微博、個人網站等網絡社交工具時,老師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噢……我應該有的,可是我太忙了……”
洋外教,中國教法
對于中國學生的教育方法,柯老師認為教課需要有針對性,教什么樣的課,學生的水平、背景、需求等都是講授方式及內容的影響因素,要根據課程本身及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授課方式及內容。課堂使用的教材是他根據自己在業(yè)內多年積累的經驗而為學生選擇的,上課時他通常會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講授方法,選用同樣在國外很盛行的“Case Study (案例學習)”教學方式。問及國內外課堂氛圍的差異時,柯若石老師說,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什么好與不好。有時國外的課堂過度的活躍。有的人看其他人活躍,自己就會跟著模仿,這是沒有必要的。他建議學生能夠“做自己”,“如果你是個活躍的人,那么你活躍,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你大可不必為了看起來的活躍而活躍?!?/p>
每學期期末,柯老師都會自己出一張全英文的試卷,作為主要的考核方式,此外,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也是評價他們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有學生成績不合格向他求情,他也會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綜合評價再酌情給予通融。這位外教已經漸漸地接受了“中國式”的學生考核方式。對于出勤情況,老師說他剛來中國時會點名,但后來覺得很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花些時間講課,于是就不再點名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考勤不再重要,學生是否出勤他都會仔細觀察并記錄,他會盡量記住他教過的每一個學生。
采訪的當天下午,柯若石老師要和學生們開會,為學生指導科研,為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了解科研進度。因為不是中國老師,柯若石老師并不能像他們一樣向國家申請科研經費,他只能通過和一些企業(yè)的合作獲得項目,然后再帶領學生搞科研。
多年的高校任教生活中也有一些令柯若石老師難忘的事情。他說,自己對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印象尤為深刻。當問及他對“優(yōu)秀”的定義,老師說,評價人不能只以知識的多寡來論斷他是否優(yōu)秀,要根據他對待課堂的態(tài)度、成績、品德及言行綜合地進行評價。老師接著說,他2003年初到北工大任教時的第一批學生到現在和他還保持著友好的往來,今年春節(jié)時一位當年的學生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去拜訪他。此外,過節(jié)的時候柯若石老師還會收到很多學生發(fā)來的祝福短信,雖然中國春聯式的節(jié)日祝福他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他一定會記下送來祝福的人并逐一回復他們的短信。
地道中國通
來北京這些年,北京大大小小的景點柯若石老師游覽過一些,但若有學生邀請,他很樂意和他們再去一次?!皠偛派险n那個小班的同學我特別喜歡,所以當這個班為數不多的幾個學生邀請我和他們一起去后海時,雖然我已經去過了,但還是欣然前往。我們一起去了朝陽公園,去博物館看科技展,去后海,還去了南鑼鼓巷……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我喜歡和他們交流,因為可以更好地了解我的學生?!?/p>
學校操場上鍛煉的大媽柯若石老師認識,甚至在出租車上柯老師也會與操著濃重北京口音的司機進行交談?!拔視锰K州話說‘今天天氣真好’”說完,柯老師真的模仿蘇州人說出這句話,別說,真的很地道?!氨本┑拇禾臁豢孔V’!有時冷,有時熱?!闭f著,他穿上隨身攜帶的毛衣,“春捂秋凍,對嗎?”
柯老師帶我們來到學校最好的餐廳,他點完餐后,把飯卡給了我們,“挑你們愛吃的點!”而后他主動為我們占座位、拿筷子。用餐過后,柯若石老師堅持要幫我們送餐盤,他說:“給我吧,你們不知道怎么弄!”走出食堂,迎面走過一位女老師,柯若石老師一如往常熱情地問候:“How are you?Long time no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