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脫毒地黃栽培技術,成為解決目前地黃生產難題的當務之急,具體栽培技術簡述如下:
一、選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向陽無遮陰、排水良好、灌溉條件方便的中性至微堿性砂壤土為好,忌重茬。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忌芝麻、花生、棉花、豆類、白菜、蘿卜和瓜類作物。
二、施肥、整地、品種選擇
1.施肥 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優(yōu)質土雜肥8~10方或優(yōu)質烘干雞糞5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40~50千克。
2. 整地 整地前每667平方米用3%的辛硫磷(或地害清)顆粒劑5千克拌細干土10~15千克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蟲。深翻30厘米米,耙平整細。
3.品種選擇 北京1號、2號或河南85-5。
三、播期和播量
1.播期 早春覆膜地黃一般在3月中下旬栽種,早春露地地黃在4月上中旬栽種,晚茬地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種。
2.播量 種栽宜選新鮮、無病、直徑1~2厘米的塊根,截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浸蘸種15~20分鐘,完全晾干后即可播種,栽后覆土3~4厘米壓實澆水,每667平方米用種30~40千克。
四、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地黃出苗后,如發(fā)現(xiàn)雙苗或多苗,應及時切掉,如有缺苗斷壟應及時補栽,做到一株一苗,如出現(xiàn)花蕾應摘除。中耕除草:見草應除,壟內可用小鋤松土除草,防止傷根。
2.追肥 前期以氮肥為主,每667平方米用尿素8~10千克追齊苗肥,8~9月份進入塊根膨大期,667平方米追施復合肥30千克,注意追肥應就近施于植株旁邊,施后及時澆水。另外,在生育后期可交替噴施天豐素、雙效活力素、高美施、磷酸二氫鉀等營養(yǎng)調節(jié)劑,促進地下根莖快速膨大。
3.排灌 地黃較耐旱,雨后及時排水較為關鍵,防止大水淹漬出現(xiàn)爛根死棵現(xiàn)象。應掌握“三澆三不澆”原則,三澆:(1)追肥后要澆;(2)地旱三日內無雨要澆;(3)伏天暴雨后要澆。三不澆:(1)地皮不干不澆;(2)預報3日有雨不澆;(3)中午烈日下不澆。
4.病蟲害防治
(1)病毒病:又稱花葉病,4月下旬始發(fā),5~6月嚴重。應以防治蚜蟲、飛虱類為主,防治方法:可用4.5%輝豐菊酯乳油或3%噴定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
(2)根腐病:又稱枯萎病,5月始發(fā),6~7月發(fā)病嚴重。主要危害根部和地上部莖干。防治方法:(1)發(fā)病初期用58%的雷多米爾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加5000倍天豐素(促根壯苗)灌根或噴霧。每隔7~10天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尤其是在下雨后及時噴藥。(2)當田間出現(xiàn)零星枯萎病株時可用50%多菌靈或50%敵克松500倍液加少量磷酸二氫鉀,對病株的周圍進行灌根。每株灌藥0.5千克,連續(xù)2~3次防止病害蔓延。
(3)斑枯病、葉枯病及輪紋病:4月始發(fā),7~8月份多雨時發(fā)生嚴重,主要危害葉部,可用枯必治或58%雷多米爾噴霧防治。
(4)紅、白蜘蛛是危害地黃的重要害蟲,6~7月份天氣干旱,易大面積發(fā)生,防治方法:用1.8%蟲螨克乳油或高效除蟲菊酯800倍液連防兩次,間隔7~10天。
(5)棉鈴蟲、甜菜夜蛾是較難防治的害蟲,要加強測報,三齡以前防效較好。防治方法:選用4.5%大滅靈乳油混合1.8%蟲螨克乳油進行防治。
五、采收與加工
栽種當年10月下旬即可收獲,將剛刨出的塊根除凈泥土即為鮮地黃;將鮮地黃放在火炕上由微火開始逐漸加大火力烘焙,到內部逐漸干燥,顏色變黑,全身柔軟,外皮變硬時取出,晾干即為生地;將生地浸入黃酒,用火燉干黃酒或將生地放在蒸籠中用水蒸,然后將地黃曬干即成“熟地”。
六、留種技術
1.倒栽:即在7月中、下旬,于當年春種的地黃地內,選擇優(yōu)良單株刨出,栽植于留種田內,至次年春挖出做種栽。
2.窖藏:秋天刨收春地黃時,選無病、形狀好的大小塊根,立即貯藏于窖內,加強管理,至翌春取出栽種。此法易帶病菌,應注意保管。
3.春地黃露地越冬。春種較晚或生長較差的地黃,塊根較小,秋天可不刨,留在地里越冬,等翌春栽種時,刨出,選無病蟲害、形狀好者作種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