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經(jīng)省科協(xié)批準,青島市同安路小學正式成立全省第一所少年海洋學校。2011年6月被命名為“中國海洋學會、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實驗學校”。在梁斌校長的帶領下,同安路小學全體干部、教師凝心聚力,矢志創(chuàng)新,學校的海洋教育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風景這邊獨好——構建海洋世界融童心之中
步入同安路小學,就如同走進一個微型的“海洋世界”。在標本制作室、寶貝工作室,學生可以制作各種標本,開展海洋科學小實驗:海洋生物館內陳列有232種各類海洋生物標本和30個有孔蟲模具,形態(tài)萬千,十分珍稀;海洋操作館內配有“波浪發(fā)電機”“海水淡化機”等,學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實踐,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海洋權益教育館是同學們了解海洋國土、海洋權益知識的好地方:四層根據(jù)不同海洋主題打造的走廊和海洋書吧、學生科技作品展示區(qū)等,都是同學們了解海洋、感受海洋的絕佳場所。
一片新綠入眼來——搭建實踐平臺聚人人之力
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海洋科學素養(yǎng),學校開展了多元的海洋科普實踐活動,讓每一名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鏡頭一:小課題,大研究。
受學校邀請,“海洋教育專家導師團”帶來了“神奇的海洋生物”“探尋藍色世界的眼睛”“海底資源”“南北兩極探秘”“船的歷史”等講座,幫助學生了解專業(yè)的海洋科普知識,并指導他們通過自主研究、合作學習、篩選信息、社會調查等方式,探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鏡頭二:多實踐,揚個性。
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專題演播看海洋”“我手中的海洋生物”“美麗的海洋,魚類的家園”“大馬哈魚洄游記”“藍色暢想寫海洋”“謎語競猜知海洋”和校園電視臺開播的“海洋視窗精彩時光”欄目等,讓學生們快樂學習,充分展示著自己的才華。
鏡頭三:走出去,勇探索。2013年7月,學校老師帶領學生們走進了湖南鳳凰縣林峰學區(qū)中心完小,贈送給大山的孩子“蛟龍?zhí)枴蹦P?、海洋教育光盤和海洋書籍等教育資源,讓大山的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大海的博大精深:學生們還在大山的孩子帶領下,進行了攀爬活動,鍛煉了體魄,磨煉了意志。今年8月份,大山的孩子們也來到了青島,感受大海的魅力。
2013年“全國少年兒童海洋教育青島論壇暨青島市第二屆中小學海洋教育論壇”在同安路小學舉行,它點燃了同安人跨越發(fā)展的藍色夢想,凝聚了同安人矢志創(chuàng)新的藍色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