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有關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也開始不斷改進。視圖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視圖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日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海量的視圖出現(xiàn),視圖教學往往不能發(fā)揮優(yōu)勢,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藝術設計課程教育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擁有周密的學術性,而且還與市場經(jīng)濟、社會生產(chǎn)等方面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是讀取視圖較多的課程體系,在每單位課時對讀圖數(shù)量進行定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二、視圖放映存在的問題
(一)通讀圖片量化不明確
在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中,大部分的課程圖片量都特別多,投影屏幕成為了堆砌圖片的場所。特別是藝術鑒賞的課程有時候甚至會有圖片五六百張,而這些圖片并沒有經(jīng)過邏輯的梳理,不僅使學生無法對教學內容進行記憶,從而全方位了解教師要表達的主體思想,甚至會讓學生覺得老師就像視圖的播放員,由傳統(tǒng)教學的照本宣科變成了時代版的照“屏”宣科,這便使得視圖檢索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教學活動僅僅只是系統(tǒng)對視圖放映的內容進行宣讀,并以此為中心,重蹈了傳統(tǒng)教育照本宣讀的覆轍。
(1)重理論,輕理解
視圖本身具有很多豐富生動的實際內容,但是表征它的一些語言文字是較為抽象,而且簡約的,曾有人研究過,學生無論學習什么方面的知識,都要通過語言文字、符號圖表將其所代表的一些實際內容進行理解,只有通過理解的學習,才能夠真正掌握精髓。而藝術設計課程中的視圖放映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們只記住一些干巴巴的圖片,并沒有對其實際意義進行充分理解,使得其學習僅僅是機械性的記憶過程,這種嚴重違背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最終會導致學生們的厭學情緒。
(2)重視圖灌輸,輕視圖構建
藝術設計課程在進行視圖放映時,一味的講究視圖內容的大容量、高密度,而且強調學生對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結果僅僅將視圖放映的大量內容硬塞進學生們的頭腦,往往忽視了學生對視圖的獲取要經(jīng)過主題主動構建這一點,忽視了學生的親身體驗,這便嚴重背離了學生獲得視圖以及應用視圖的真實過程,學生盡管已經(jīng)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識,但是并不能解決與實際情景相聯(lián)系的一些實際問題。
(二)精讀圖片不突出
海量的圖片海量的放映,教師對海量圖片的平鋪直敘讓學生有一種內容無止境,層次不清晰的感覺,漸漸地對課堂的內容失去了信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使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得到束縛,而且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降低,根本無法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這種被動接受、機械訓練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成為了視圖的奴隸,使得在學習中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難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升華,阻礙了學生們個性的發(fā)展。
(三)應用環(huán)境局限性
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中的視圖教學中,單位教學的容量要比傳統(tǒng)單位教學的容量大很多,但是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學生沒有充分的實踐以及對課堂有關的內容進行考慮,使得當堂對知識的吸收消化較為困難,而且學生們在課堂中記錄筆記也有很大難度,而且視圖教學的相關教學內容、程序以及方式都已經(jīng)安排好,教師很難對其進行臨時改變,因此,視圖教學的靈活性有很大的限制,其應用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師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對電子教案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學生在剛剛上課的時候還有一定的新鮮感,但是時間一長就會頭暈眼花,使得教學質量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解決方法
(一)提高視圖通讀質量
視圖教學是為了進行教與學活動而準備的,它擁有施教、促學的功能,因此,提高視圖通讀質量是解決視圖教學問題的重要途徑。在視圖教學當中,對視圖內容的選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應該遵循教學效果第一的原則,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不容易掌握的內容,而采用視圖教學能夠很容易講清楚。但是采用視圖教學所要展示的視圖信息應該是要經(jīng)過加工處理的,不應該是知識的簡單再現(xiàn)。如果將投影屏幕簡單的當成堆砌圖片的場所是完全必要的,應該將視圖制作簡單實用,并且便于操作,使其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方法
在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中使用視圖教學進行授課時,應該對講課的節(jié)奏和時間進行控制,而且教師講課的速度應該要與學生的聽課情況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操作時,還應該對視圖的展示速度進行有序的控制,讓學生的思維能夠與課件的變化同步,從而幫助學生的思維能夠比較連貫和準確。加入視圖放映速度過快,則會使得教學內容一閃而過,而讓學生無法根據(jù)課堂內容做相應的記錄,從而造成對視圖教學的無法適應。很多老師在上課的過程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使得學生經(jīng)常在認真聽課的時候記不了筆記,而在記好筆記的時候又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聽課,這都是視圖精讀不夠準確,視圖量過大,從而導致老師在課堂中視圖播放速度過快而造成的,而且老師也無法對大量的視圖進行進度快慢的把握,使得學生對上課當中視圖的感覺都是過眼煙云。
(三)注重視圖教學在課外的延伸
為了打破視圖教學的應用局限,可以通過建立網(wǎng)絡,從而建立一個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從而使得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豐富多彩以及多種形式的網(wǎng)頁,從而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建立專題網(wǎng)站,還應該對專題研究方法進行指導,使其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教材,并且應該將其延伸到課外,從而使得課堂內容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擴展,進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研究能力,還可以建立一個以站內搜索為主的查詢系統(tǒng),可以將網(wǎng)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高效快速的專題資料庫,同時還應該運用搜索引擎,從而對研究參考資料進行獲取,使得學生對視圖信息的收集以及加工能力進行很好的掌握,同時建立相應的成果發(fā)布以及評價系統(tǒng),學生可以對收集成果進行評價和展示,使得學生之間能夠對信息收集成果進行分享,相互之間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應該注重視圖教學的課外延伸,從而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
四、實驗
為了驗證以上所講的解決方法,現(xiàn)以50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包括25名男生和25名女生,制定了以下的實驗方案:
(一)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一定的分組,組長應該組織組員們進行視圖的搜集、查詢和整理。
(二)各組組員應該通過仔細對各種資料的查詢,明確視圖的通讀量化,學生可以自主對大量的視圖進行精讀,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
(三)各個組員之間可以將研究評價結果進行分享,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更加精確的掌握科學的讀圖定量數(shù)據(jù)。
(四)老師在課堂當中,應該將整理過的視圖向學生傳輸,而且還應該增加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豐富課堂內容。
(五)在做好以上方案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視圖教學的課外延伸,通過建立網(wǎng)絡,打破視圖教學的局限性,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明確的掌握課堂內容,同時進行延伸擴展。
通過實驗,50個實驗對象在執(zhí)行了以上實驗方案之后,藝術設計課程體系視圖定量分析與研究較之以往明顯變好。
五、結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也已經(jīng)不斷的改進,視圖教學作為多媒體教學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但是,在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中的視圖教學也有一定的問題,例如通讀圖片量化不明確、精度圖片不突出以及應用環(huán)境的局限性等,經(jīng)過反復的多方位的課堂實踐,收集合理的可視視圖數(shù)據(jù),得出了科學的讀圖定量數(shù)據(jù)。以單位課時45分鐘為準,讀圖的總量須在10-20張之間,其中,精讀圖片控制在3-5張為最佳,每張精讀圖片花費3-5分鐘;略讀圖片7-15張,每張時間不超過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