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是一個以獨特建筑聞名的城市。而這些被世人所膜拜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這位被稱作巴塞羅那建筑史上最前衛(wèi)、最瘋狂的建筑藝術家,名叫安東尼奧·高迪。有人說他是一個天才,有人說他是一個瘋子。
高迪的建筑與以往我們所見到的歐式建筑并不相同,他運用自己獨到的見解來表達自己對建筑的美學構(gòu)思。對他來說,建筑就是雕塑,就是交響樂,就是繪畫做詩。無論是古埃爾公園、巴特羅公寓、米拉公寓,還是圣家族大教堂,都顯露出了高迪在設計美學上卓越的思想。
一、自然形態(tài)之美
高迪崇尚自然之美,拒絕在建筑物上使用直線,他認為直線是人為的,曲線是自然的。高迪最偏愛的幾何形體是圓形、雙曲面和螺旋面。摒棄了直線,高迪用不同一般歐式風格的建筑使巴塞羅那成為一座夢幻之城。高迪熱愛自然,自然是他的靈感之光,他不會挖空心思的去“發(fā)明”什么特別的形式,依仗大自然,像自然那樣去建筑,是他的美學理念所在。他說:“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高迪的建筑精神正是他的名言“創(chuàng)作就是回歸自然”的真實寫照。
當天空、大海、山脈,以及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的造型應用于建筑上,對于建筑界那是新的嘗試。而高迪的建筑就是一個自然的縮影。米拉公寓被不斷地與礦物世界、海洋世界與植物世界相比較,那崢嶸、奇異的雕刻紋理令人折服。巴特羅公寓看上去就像一幅抽象派畫家筆下的風景畫,從中可以讀出高迪對自然界各種形狀結(jié)構(gòu)的獨特詮釋。高迪對曲線的運用是狂熱的,是反理性的,他表現(xiàn)出對曲線沖動般的激情,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曲線。讓自己的作品遠離直線,也就讓自己的作品接近于自然形態(tài)。高迪的作品并不認為自然形式只是一種新的美麗與優(yōu)雅的裝飾,而應該是深入地探討自然形態(tài)所體現(xiàn)出的活力,讓自己的作品更接近于自然形態(tài)。
二、功能之美
高迪的建筑在追求自然形態(tài)、新奇風格、夸張曲線的同時,在功能上是非常注重細節(jié)的,甚至于現(xiàn)代的人體工程學。
高迪認為自然界沒有直線存在,就算有,也是由許多彎曲線轉(zhuǎn)換而成的造型。高迪熱愛自然,生活中又觀察入微,他所看到的自然美并不是刻意的美,而是具有效用、實用的美,所以尋找到他所要的美感——自然就是美,美即是實用性,實用即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即是實用的展現(xiàn)。
1900-1914年建立的古埃爾公園,其怪異的造型猶如魔幻般的神奇。高迪稱“希臘式劇場”的屋頂廣場的排水方式很特殊,雨水滲入在土中,通過沙、石過濾層穿過中心排到所設計的地下沉淀池。公園最獨具特色的是立體廊道體系,即可防曬又可避雨,廊道下是廊,頂上是路,廊道有單跨的也有雙跨的,少量地段還是雙層的,這種設計極大地滿足了各種突發(fā)情況的需要。公園那條長蛇般的座椅,是全世界最長的座椅,看起來堅硬的座位,其實是經(jīng)過人體工程學考量,讓坐的人都能舒適。椅子的高度、背部的弧度,以及相距的空間,恰到好處地保持了朋友之間促膝談心應有的距離。這種人性化的設計,在公園的各個部位都能看到。這里被定義為巴塞羅那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qū),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首創(chuàng)城市公園在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由于公園離城區(qū)較遠,人們又不愿意像山羊一樣每天爬山越嶺,因此園內(nèi)僅建起兩棟別墅。高迪視古埃爾公園是自己的失敗之作。但我們只能說,古埃爾公園從經(jīng)濟上說是一大失敗,但從建筑藝術上卻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而時至今日,當家庭汽車的普及,人們又非常鐘情于郊外別墅的時候,人們更佩服高迪的遠見了。
三、材料之美
高迪擅長運用當?shù)夭牧吓c自然材料,甚至常常就地取材,像古埃爾公園中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筑,石料原地取材,根據(jù)自然形狀稍稍加工,砌筑后原汁原味,依山就勢,層層疊疊,維護了原有的自然地貌,雖是人工建造,不僅一般游客注意不到,不經(jīng)意提示的內(nèi)行也往往會疏忽,頗似《園治》一書中論述的“雖由人工,宛白天成”。
在建筑中運用玻璃、陶瓷、馬賽克等的拼貼裝飾與彩繪等,也都是極具高迪風格的手法。巴特羅公寓對一個舊建筑的“高迪化”,采用小塊彩色陶瓷及玻璃做成有機造型。高迪也喜歡發(fā)掘材料的潛力。米拉公寓由于尺度比較大,高迪便采用了一套節(jié)約材料的辦法以使實際操作變得可能。
四、色彩之美
高迪一貫采用繁密的色彩裝飾,使得整座建筑呈現(xiàn)出如夢如幻的光芒。對于高迪而言,色彩是建筑必不可少的。高迪曾認為:“建筑不但不應當拋開色彩,還要用色彩來賦予形式和建筑以生命。色彩是形式的補充,是生命力最明確地表達?!毕裨诎吞亓_公寓,高迪就采用了他嫻熟的碎瓷片鑲嵌手法,利用不同深淺的藍色瓷磚、陶瓷,拼湊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使其正面歡快活潑的彩色裝飾,與周圍建筑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米拉公寓卻并沒有沿襲高迪一貫的色彩裝飾,而是不飾色彩,直接露出乳白色石料,使得整座建筑呈現(xiàn)出單一的乳白色。使得米拉公寓的造型更接近于一座被海水長期侵蝕又經(jīng)風化布滿孔洞的巖石。因此,米拉公寓又被巴塞羅那人親昵地稱為采石場。高迪對乳白色的采用看起來像是對以往自己裝飾傳統(tǒng)的一個反動,但卻與更接近于自然形態(tài)的初衷相一致。因此米拉公寓被稱為高迪落實自然主義最成熟的作品。
五、宗教之美
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存在,成為藝術發(fā)展的動力之一,不論中西,許多繪畫、雕塑、建筑的創(chuàng)作素材來自宗教。高迪作為一位虔誠的信教徒,高迪對宗教的貢獻一直十分積極,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宗教信仰愈發(fā)根深蒂固。“直線屬于人類,而曲線屬于上帝。”曲線的表達方式,屋頂?shù)难b飾十字,無不體現(xiàn)高迪建筑的宗教性。遺憾的是他幾乎用盡畢生精力設計的兩個教堂均未全部建成。
古埃爾教堂是古埃爾領地中點睛之筆,古埃爾特意委托高迪設計,從1890年開始設計,1908年才動工興建,至1916年教堂僅僅完成地下部分和上部入口門廊及部分鐘塔后就終止了。
圣家族大教堂,這項工程是高迪后來接手的,工程的規(guī)模和設計在他手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在這里連續(xù)工作了43年,為之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高迪把圣家族大教堂作為獻給上帝的禮物,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筑,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jié)晶、榮譽的象征。那四根玉米狀的鐘樓上有贊美上帝的話語,如果不靠近根本看不到。有人問高迪為何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花費如此大的心血,高迪回答:“因為天使看得到!”
無論如何,高迪是偉大的,他擺脫了傳統(tǒng)的桎梏,在變化與創(chuàng)新中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建筑史上一個奇跡。高迪這種用心去美化人間的獨特建筑美學,讓我們能夠從另一視角來重新審視現(xiàn)代建筑運動,重新思考建筑文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