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吉他,尤其喜歡古典吉他源于當年采訪了上海的何震東先生。那個時候要聽到好的吉他音樂真的很難,迄今還記得他彈給我聽吉他的代表作《愛的羅曼斯》,用一個出人意料的七和弦做引子,華麗的旋律傾瀉而出,只見他撥弦于行云流水之間,精湛的吉他技巧令人望塵莫及,所有的音符就像擁有了生命力一樣隨著他的身體在舞動,完全是一種人琴合一的音樂境界,頓時讓我陶醉在那富有生命力的吉他節(jié)奏和旋律之中。
記得我當時用文字寫下對他的評價:“吉他,粗粗細細的六根弦組成一個舞臺,何震東用他靈巧的雙手獨享這舞臺?!庇纱撕退嘧R相交,乃至如今他雖人在美國紐約,我們仍常常聯(lián)系,從我這里,他也得到了一些國內吉他專業(yè)的發(fā)展信息。
數年后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年輕的四川音樂學院吉他教授徐寶,從此,我開始更多地關注和了解他。
再次了解吉他,尤其是古典吉他
吉他可稱得上是一件極富人性的樂器,表現力極其獨特、豐富。所有樂器當中能將音樂性和人性化結合得如此均衡的樂器非常少,吉他卻可以輕易實現,與演奏者結為一體。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感嘆:“吉他就是一個小型的管弦樂團。”至今仍代表著小提琴演奏最高境界的十九世紀音樂家帕格尼尼,也曾為鉆研吉他藝術放棄小提琴達數年之久。
談到吉他,徐寶告訴我,許多對吉他不甚了解的人第一印象便是民謠彈唱或電吉他。然而,古典吉他才是各類吉他的本來面目,它的演奏從演奏姿勢到手指觸弦都有嚴格的要求,技巧精深,被認為是吉他藝術的最高形式,還被譽為是同鋼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樂器之一,其細膩多變的音色、豐富的和聲、多聲部的演奏能力,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都能詮釋自如。
古典吉他有一個特點,正如喜愛吉他的著名作曲家柏遼茲在他的《樂器法》中所說:“吉他是一種不會演奏就很難為它作曲的樂器。”由此,古典乃至浪漫時期為吉他作曲的大作曲家寥寥無幾。柏遼茲也曾說過:“如果自己不是吉他演奏者, 就不可能為吉他寫出好的作品。”這一特點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給古典吉他的發(fā)展帶來了阻礙,但古典吉他仍然以獨特的魅力博得了眾多音樂家的喜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不但擅長演奏吉他,還曾為吉他、為愛情放棄小提琴演奏長達四年之久,專心研究吉他,為吉他寫下了大量的作品。
古典吉他有不少精品曲目都是由改編而來,比方說聞名于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是浪漫時期“琴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集,這二十四首隨想曲改編為吉他作品后,與小提琴相比各有千秋,其中第二十四首無論是小提琴還是吉他皆演奏較多,另外還有由鋼琴經典小品改編的古典吉他曲《少女的祈禱》、由日本民謠改編成的《櫻花變奏曲》等等,這些都說明古典吉他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樂曲皆能詮釋自如。
吉他是最富有浪漫氣質的一種樂器,既有古典的優(yōu)雅,又不失現代的自由,它不僅能演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又能奏出豐富的和聲,還能滿足各個時期音樂發(fā)展的需要,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貝多芬曾在聽完好友的吉他演奏后評價:“吉他就像是一支小型的管弦樂隊。”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貝多芬對古典吉他音樂表現力的高度贊譽。
十六歲學琴,十六元吉他
第一次在徐寶家聽他演奏不過十分鐘時間,卻讓我感受到意想不到的音樂再現。他的彈奏流淌出從未被他人復制過的音符,更令我驚訝的是,他所演奏的音樂隨意又恰到好處地融匯了諸多音樂風格,絲毫沒有任何拘束和條條框框的節(jié)律,猶如音樂靈魂的釋放,而在那釋放之中獻給人的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是一場思想革命,領我走向一個更高層次的音樂空間,我完全被驚呆了。
問:怎么會想到學吉他?
答:十六歲時去我小姨的單位打乒乓球,無意中在廠工會看到一把天使牌吉他,稀里糊涂就把吉他借回了家,而那把吉他當時只賣十六元一把。
問:在這之前你學過其他樂器嗎?
答:吉他是我真正感興趣并專心學習的第一件樂器。
問:你那年已十六歲,看來學音樂不見得一定要從幼兒時學起啊,呵呵!
答:學習吉他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退休后才學習。學樂器本來就不見得一定要從事專業(yè),業(yè)余愛好不要太細化了。那次回來后,我媽在單位幫我找了位老師,我開始如癡如醉地練習,直到被招進市歌舞團工作,并考進南藝作曲專業(yè),才算是接觸到了正統(tǒng)的音樂教育。
問:當年有許多吉他手最后都沒有進入專業(yè)圈,你是幸運的。
答: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吉他愛好者,絕大多數都沒有走上專業(yè)道路,但有的在其他領域非常成功,這也是我們專業(yè)的福氣,常有一些事業(yè)有成的吉他愛好者慷慨解囊,資助我國吉他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設。
問:如今做吉他老師和演奏吉他,你更喜歡哪個或者偏向哪個?
答:為了生活,我喜歡演奏;為了生存,我喜歡教學。
問:怎么會到川音來的,或者說決定到川音來發(fā)展是個重大抉擇吧?因為你的家在江蘇。
答:你說得對,我來川音工作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抉擇,說實話,我的選擇到現在看來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因為之前對川音的印象就是在西部,也就是說要來支援西部,呵呵。之前我從未來過四川,問媽媽對成都的印象如何,我媽媽十幾年前曾經到過成都,她說成都也有幾座高樓。我來了一看,繁榮程度不亞于南京,和我媽媽描述得反差太大了,閑暇的時候出去逛了一下,感覺是個超大的城市呢。
問:聽說你當時來川音還是破格錄取的?
答:是的,因為我只有本科學歷??荚嚹翘?,我演奏完自己準備的樂曲后,敖院長即興點了一首曲子讓我演奏,當時他點的是《魔笛主題與變奏》,這是一首眾多國際比賽的規(guī)定曲目?;卮鹫f我很久沒演奏過這首樂曲了,可以試著演奏一下,但可能會記不清樂譜。敖院長示意我開始,沒想到非常順利,一氣呵成。演奏完畢,所有領導一起為我鼓掌。其實,我倒不是因為演奏成功而感到開心,反而是我當時很意外,沒想到敖院長對吉他名曲也了如指掌,他的突然發(fā)問讓我終生難忘。也許我和川音有緣,就這么來了,川音真的對我很好,用我媽媽的話說,我這一輩子要為川音“做牛做馬”,奉獻自己的所有,無怨無悔。
難忘當國際評委
問:能告訴我有哪件事情讓你難忘嗎?
答:兩次出國,第一次是遠赴西班牙當國際吉他比賽的評委,第二次是赴英國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講學。
2008年3月我第一次跨出國門,嶄新的護照上只有一次簽注,此次出國是要遠赴西班牙瓦倫西亞擔任第九屆阿蘭布拉國際吉他比賽評委。該項賽事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吉他比賽,第一名的獎金高達兩萬歐元,該項賽事培養(yǎng)出了多位國際級的演奏家。和我一同擔任評委的同行都是當今世界上十分活躍的大師,能和他們一起工作一周,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我也是第一位在吉他的發(fā)源地西班牙擔任歐洲最高規(guī)格吉他比賽的華人評委。
2009年11月,我第二次出國,應邀遠赴英國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吉他藝術節(jié)舉辦大師班和音樂會,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官方網站稱我為“a first visit from Chinese guru Xu Bao”。
問:平時除了教學工作,你還有什么工作安排?
答:除了教學工作,我每年都會邀請一兩位國際級的演奏家或教授來川音講學和演出,并且積極培育四川的古典吉他演出市場。我想這也是從多方面為學生考慮,市場做好了,學生們將來的就業(yè)面也會很寬廣。同時我也在帶領學生共同培育并開拓業(yè)余吉他教學,除了讓學生得到勤工儉學的機會,也可以為川音從業(yè)余學生中挑選優(yōu)秀的生源。
問:你如何看古典吉他演奏在中國的前景呢?
答:我對古典吉他演奏在中國的前途還是看好的。當然古典吉他目前無法像鋼琴、小提琴或是歌唱那樣成為音樂學習的熱門,但即便是這樣一種小眾藝術,如果放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上來考慮,那么這一小部分演奏者和聽眾放到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里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吉他在國內起步這么晚,現在發(fā)展到這樣一個規(guī)模已經是前景堪慰了。不止是古典吉他,整個古典音樂領域都是如此。因為在西方,古典音樂市場已經飽和,他們那里的演出市場是維持現狀,唱片出版則是持續(xù)萎縮。而中國有強大的經濟發(fā)展這個大趨勢、大背景,我們理應對文化藝術的未來充滿信心,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光想著“明天會更好”而坐等這一天的到來,還必須從我做起。
要拿出150%的努力
捷克著名吉他演奏家Pavel Steidl在上海接受我采訪時說過一句話:“文字,是人類用人類的語言去描寫天堂的美;音樂,是人類用天堂的語言去描寫天堂的美?!?此話很美妙,也很富有哲理,太經典了!
行文到此,用徐寶告訴我的一個故事來結束本文,那就是吉他大師桑塔納的故事:卡羅斯·桑塔納是一位世界級的吉他大師,他出生在墨西哥,十七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由于英語太差,桑塔納在學校的功課開始時一團糟。有一天,他的美術老師克努森把他叫到辦公室,說:“桑塔納,我翻看了一下你來美國以后的各科成績,除了‘及格’就是‘不及格’,真是太糟了,但是你的美術成績有很多‘優(yōu)’,我看得出你有繪畫的天分,而且我還看得出你是個音樂天才。如果你想成為藝術家,那么我可以帶你到舊金山美術學院去參觀,這樣你就能知道你所面臨的挑戰(zhàn)了?!睅滋熘?,克努森真的把全班同學都帶到了舊金山美術學院參觀。在那里,桑塔納親眼看到別人是如何作畫的,深切感到自己與他們的巨大差距。克努森先生告訴他說:“心不在焉、不求進取的人根本進不了這里,你應該拿出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么或想做什么都要這樣?!笨伺倪@句話對桑塔納影響至深,并成為他的座右銘。2000年,桑塔納以《超自然》專輯一舉獲得了八項格萊美音樂大獎。
問:你最近還有什么打算?
答:2013年10月17日八點,我的學生附中匡俊宏以及GFA公開組比賽獲獎者Refik Kaya將在卡內基音樂廳小廳聯(lián)袂舉辦獨奏音樂會,每人演奏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