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中,除了聲樂要靠口腔以外,管樂與嘴最有關(guān)系了。它要靠口腔及其周邊的嘴唇、顎部、牙齒、舌頭及臉部的肌肉配合來吹奏樂器。
管樂器有各式各樣的吹口,吹奏時嘴巴要與樂器的吹口接觸,所以為孩子選擇管樂器時,要考慮與牙相關(guān)的一些因素,才能使他將樂器吹出美妙的聲音。有許多孩子在牙齒或口腔的條件及個性方面,并不適合他所選擇的樂器,只是一味追求流行,這樣的學(xué)習(xí)注定是要失敗的,即便勉強去學(xué),也只能成為一個平庸的音樂家。
為此,在花大量時間、精力及大筆金錢去學(xué)習(xí)吹奏樂器之前,應(yīng)先了解孩子的口腔是否適合。有了先天條件再配合后天的努力才能有非凡的成就。
各種管樂器有各種不同形狀的吹口:喇叭是杯形吹口,單簧管(黑管)是楔形吹口,雙簧管與巴松管是扁平竹片狀吹口,而長短笛的吹口是橢圓形的。
口腔或牙齒有下列情況不適合進行樂器的吹奏:
1. 暴牙會使嘴唇不夠長度來形成墊圈,而牙齒的角度對于吹口的形成也有先天的缺損。因此吹喇叭是不適合的。
2. 前齒擁擠呈不規(guī)則的重疊時(包括虎牙)也不宜吹奏長笛和雙簧管。因為,當(dāng)嘴唇形成吹口時要繃緊,而樂器的吹口必須緊壓在嘴唇上,形成氣墊,再加上吹奏時嘴唇會像簧片般振動,引起過度摩擦而使嘴唇疼痛。若因疼痛而刻意避開突出的牙齒,則很容易疲乏,無法做長時間的練習(xí)和演奏。
3. 前牙的中間有大縫隙,會因吹奏時的壓力,使嘴唇陷入牙縫中,氣流會使嘴唇磨破造成潰瘍。嘴唇有潰瘍時,也不適合吹奏樂器,除了會引起疼痛外,也會因為潰瘍引起腫脹, 使吹口變形,氣流不順,無法吹出美好聲音。對喇叭與長笛的吹奏影響很大。
4. “地包天”也無法吹單簧管、雙簧管及薩克斯風(fēng),因為牙齒咬合時,下牙比上牙向前突出,無法含住單簧管及薩克斯風(fēng)的吹口。
5. 上唇太短,嘴唇向上翹者,對吹奏長、短笛影響較大。因為要使空氣進入樂器內(nèi)并使其振動,必須用力才行,這會使臉部肌肉過分緊張。
6. 舌頭太短、舌系帶太緊會限制舌頭靈活運動,也會影響吹奏銅管樂器及木管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