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假與暑假,我都會放下手邊的工作,陪妻子女兒去旅行。常年環(huán)球孤旅之外,這是我與家人每年兩次必不可少的心靈之約,從未因為工作繁忙而放棄過。其實我不算是個好父親,滿地球跑占據(jù)了太多的個人時間,對女兒生活與學習的關(guān)心遠遠不夠。值得欣慰的是,女兒非常懂事,這要多謝妻子對她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與培養(yǎng),用正能量影響著女兒的世界觀。
今年我的計劃是和女兒一起去西藏,一來讓她看看祖國的大好山河,二來這趟旅途并不輕松,她能接觸到不同的社會層面,鍛煉與陌生人溝通的本領(lǐng)。父親送給女兒的成長一課,不能缺席!
拉薩回不去的舊時光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西藏旅行,心情很是興奮,沒想到十年后重游,興奮之情依然如昨——可以帶女兒認識當年震撼了我的雪域高原,與下一代雙雙見證時光魔力的感觸,相信很多為人父母者都會明白這種心情。
我的計劃是從上海直飛拉薩,然后租車自駕,遍游西藏的知名景點,全程12天,車程大約3000公里。由于這次是陪女兒增長見聞,所以力求慢游,以女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第一天抵達拉薩后先適應高原反應,然后游覽布達拉宮與大昭寺;第二天前往山南地區(qū),游覽桑耶寺、雍布拉康、昌珠寺、崗巴拉埡口、羊卓雍湖、江孜;然后去日喀則,行程安排有扎什倫布寺,還有林芝、魯朗、卡定溝天佛瀑布、納木錯湖……
女兒第一次入藏,除了登高時呼吸略顯急促,沒有什么高原反應,精神倒比平時更抖擻,算是一件幸事。我本人也沒什么不適感,可能環(huán)球旅行中到過很多高原的緣故,只是在5013米的米拉埡口和4900米的納木錯湖,走路有點氣喘,但也問題不大。
在去西藏之前,我對女兒猛吹了一通當?shù)氐娘L光與人文,說得像隔絕人寰的仙境一樣。但我們參觀布達拉宮時,簡直人山人海,說舉步維艱一點也不為過。大概赴藏的游客都想一睹這座達賴五世擴建的神秘圣殿。排隊買票的時間在五小時以上,那是極為正常的;布宮每天限定游客人數(shù)約3000人,主要宮殿的參觀時間也被限定在70分鐘之內(nèi)。另外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布宮是不允許女性穿裙子進去的,即使長裙也不行。布宮門口有一個賣褲子的小市場,面料很廉價,但張口就是60元,看來被拒入宮的游客太多,以至于有了這門應運而生的生意。
大昭寺也同樣令人失望,當年我初到這里,八廓街既熱鬧又安靜,熱鬧的是磕長頭的藏胞比比皆是;安靜的是只有香霧升騰,絕少人聲喧嘩。大昭寺門口擠滿了虔誠的信徒,人人都在默默祈福,那幅畫面永遠留在了我的腦海。與女兒滿懷期待地重游大昭寺,眼前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整條八廓街被修繕一新,但沒有人磕長頭了。大昭寺里,端著相機的游客人滿為患,禱告的藏胞反而寥寥無幾。十年之間,變化真的很大。女兒評論說,沒有感覺到那份重返昔日文化的震撼。我們請的藏族女導游尼珍想了想,回應道,山南應該好得多,因為那里外地游客相對較少。
由于我酷愛酸菜魚,所以第一頓晚餐點了像臉盆一樣大的一盆酸菜魚,結(jié)果尼珍一筷子都沒動。后來一打聽,原來不少藏胞有水葬的傳統(tǒng),所以祖祖輩輩不吃魚肉。后來的旅途中,我們吃飯再也沒有點過魚。
山南藏文化古源頭
此次西藏之行共有四人,女兒帶了她的同學小佩,還有一位地接導游尼珍。尼珍是日喀則人,今年25歲,比女兒大五歲。三個女孩年齡相若,容易溝通,相處得很是融洽,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洪常青”,帶領(lǐng)三名娘子軍一起西游。
西藏天氣多變,上午還是陰雨天,下午卻藍天白云,驕陽似火。在瓢潑大雨中,我們花了四小時才抵達桑耶寺,它位于扎囊縣境內(nèi),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不日山腳下。桑耶寺本來就游客不多,大雨天就更少了。對于我們來說,這倒是件好事,可以慢慢游,慢慢看,慢慢體會。
尼珍一再推薦桑耶寺和雍布拉康,說來西藏必看。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建于公元763年到779年,由蓮花生大師等高僧設(shè)計,是吐蕃時期最壯麗、最宏偉的建筑。全寺按佛經(jīng)中描述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為世界中心須彌山,由一座藏、漢、天竺三種風格的三層“鄔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建有太陽、月亮兩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雙輪。鄔孜大殿四個角上分別建有紅、白、綠、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還分布著四大殿和八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廟建筑群的外圍是一道圓形的圍墻,象征著世界外圍的鐵圉山。
初入桑耶寺,感覺猶如走入迷宮。進到寺中,尼珍開始向我們講解大殿甬道和回廊墻壁上的壁畫,布滿三個回廊,長達九十多米。有的已經(jīng)完全脫落,有的則難以辨清圖案,畢竟時間長河已流過千年,后世再有補救,也難抵風侵日曬。大殿里時而傳出藏民輕輕的禱告聲,廊里則再無游客,只有壁畫組成的“西藏史”伴著我們的腳步。后來與女兒聊天,她說此行中最喜歡的就是桑耶寺,寧靜中透著莊嚴,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西藏所有寺廟都謝絕拍攝,我也很尊重這種規(guī)定,但空寂的桑耶寺讓我產(chǎn)生了拍照的熱望。尼珍與寺廟內(nèi)僧人溝通了一下,我又奉上一筆香火錢,最終得到了一張?zhí)貏e許可證,可以拍照留念了。
離開桑耶寺時已近中午,突然陽光普照,晴空萬里。我們的下一站是西藏史上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相傳藏族第一代吐蕃王聶赤約公元前127年從天而降,苯教十二賢徒推其為藏疆之王,稱他為聶赤贊普(吐蕃王號。贊,雄強之意;普,男子。即最高統(tǒng)治者),聶赤贊普來到雅礱后,下令修建王宮雍布拉康。藏歌有云:“宮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國王莫早于聶赤贊普,地方莫早于雅礱?!?/p>
車還在路上,遠遠便看到一座城堡雄踞于山巔,氣勢相當宏偉。到了山腳下,導游說可以騎馬上山,每位20元。雖然徒步登山也不過10分鐘,不費吹灰之力,但女兒想拍一張騎馬照,展現(xiàn)“颯爽英姿”的一面,所以每人一匹馬。馬兒們慢慢悠悠,像散步一樣把我們馱上了山頂。
雍布拉康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藏文化的發(fā)源地,位于山南地區(qū)乃東縣境內(nèi)的扎西次日山上,距澤當鎮(zhèn)12公里。據(jù)史料記載,雍布是指母鹿,因為扎西次日山形似母鹿;拉是指后腿,康是指宮殿,全名即“母鹿后腿上的宮殿”。第32代松贊干布將其擴建改造后,宮殿轉(zhuǎn)化為格魯教派的佛寺。山腳下的雅礱河谷沃野廣袤,也是西藏第一塊種植青稞的土地。
站在雍布拉康的碉樓上,俯視山腳下的農(nóng)田,覺得特別翠綠,一派江南景象。坐在宮殿臺階上,吹著高原和煦的夏風,想像著千年前的王室生活……
從山南到日喀則需要開一整天車,途中會經(jīng)過崗巴拉埡口、羊卓雍湖、江孜等名勝。我們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半準時發(fā)車。女兒和她的小伙伴小佩每天都很守時,從不遲到。
羊卓雍湖在陰雨天氣中顯得更加神秘,岸邊有幾頭藏獒,看上去氣勢洶洶,對著游客狂吠不止。不過有意思的是,向藏獒主人付了10元錢,摟著它們合影時,這些猛犬卻聽之任之,非常配合。主人說它們經(jīng)常面對各路游客,早已習以為常。
日喀則小導游的家鄉(xiāng)
我們一行人來到了韓紅歌唱過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導游小姑娘尼珍的家鄉(xiāng)仁布縣也在這里。尼珍買了一些經(jīng)幡,我們順路送她回家。
日喀則的佛教寺廟與自然風光更具純樸風味,導游尼珍倒有九零后新青年的不少特點。尼珍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在當?shù)刈x完中學后,便只身到拉薩打了三年工。她一心禮佛,經(jīng)常去寺廟誦經(jīng),看到藏族導游與外國游客用英文輕松聊天,內(nèi)心很是羨慕。小姑娘暗下決心學好英文,改變自己的命運。
尼珍是個行動派,一邊打工,一邊自費念英語培訓班,埋頭苦學,只為一圓心中的愿景。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她已美夢成真,年紀雖小,工作卻認真扎實,得了很多外國客人的肯定。尼珍說,她現(xiàn)在開始自學西藏的歷史與文化,因為只有懂得越多,講的越好,才能讓游客更滿意。通過不斷學習,她的精神世界也變得豐富起來。
我非常贊賞尼珍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問她今后有什么打算,尼珍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她說,她會在拉薩找到一個愛人,與他一起為未來打拼,過上幸福的小日子。
尼珍帶我們來到了扎什倫布寺,這里是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寺廟,位于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屬于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因系四世之后歷代班禪喇嘛的駐錫之地而聞名。大雨中的扎什倫布寺依然熙熙攘攘,游人排著隊,走入歷代班禪的靈塔殿里參觀朝圣。
林芝飄香石鍋雞
我們離開日喀則,回到拉薩住了一晚,第二天凌晨出發(fā)前往林芝,全程10個小時,傍晚時分才抵達。晚餐是林芝著名的“墨脫石鍋雞菌菇湯”,熱氣騰騰,味美湯鮮。
從拉薩到林芝的一路上,遇見很多單車騎行者,他們要挑戰(zhàn)極高的海拔、稀薄的空氣、隨時可能滾落的石塊、忽然來去的狂風暴雨??此麄凃T著單車艱難爬坡、征服埡口,心中沒法不生敬佩之情。從林芝到魯朗的盤山公路上,單車騎行者依然不少,雖然路途更為艱苦,但觀察他們停車休息時的表情,永遠都是那么心曠神怡。他們告訴我,這是一種意志的磨煉,也是一種精神的挑戰(zhàn),腳下再辛苦,心路是幸福的。
在魯郎自然風景區(qū)參觀時,導游說因為水質(zhì)的原因,這里石鍋雞比林芝還好吃,所以我們午飯還是點了墨脫石鍋雞菌菇湯,380元一份。親嘗之下,確實與林芝的不大一樣,湯料濃稠,口感更為鮮美。整個飯店大廳里全是來吃石鍋雞的游客,這讓我想起了《智取威虎山》中的“百雞宴”。魯郎的風景有多美,我們幾個人全忘了,但石鍋雞的香味,卻是想起來就忍不住吞口水。
與女兒旅行,一起欣賞雪域美景,一起登上山巔之廟遠眺,一起在長途跋涉中滔滔不絕。感覺旅途中父女之間的溝通更平等,話題既真切又親密。對于我來說,整個西藏之旅最大的收獲不是美景美食,而是與女兒的每一次對話。
最后,我想提醒來西藏自駕游的讀者注意,要重視藏區(qū)公路的限速問題。交管部門在很多路段設(shè)立了檢查站,一定記得在站前下車,領(lǐng)取過路限速單,不然到了下一個檢查站,沒有單子就得開回去補領(lǐng),來回幾十公里,實在是太冤枉太郁悶了。路單上有限速時間,就是說如果你提前到下一個檢查站時,就要按分鐘數(shù)被處罰。一路上有很多車輛停在路邊,游客下車拍照或看景,其實是在耗時間。
我們在林芝回拉薩的路上,碰到一位提前一小時到達的司機,據(jù)說情節(jié)嚴重,足以吊銷駕照!因為每提前一分鐘就要罰100元,提前一小時那是什么概念?西藏的公路安全確實很重要,可能只有重罰,才會減少超速行駛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