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溪水,翠綠群山。山腳下的青石“舞臺”上,馬蘭村孩子們的歌聲猶如天籟。臺下平地和山坡上,3000多名觀眾掌聲如潮。8月24日,由鄧拓之女鄧小嵐發(fā)起,保定市政府、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主辦,阜平縣政府、北京電臺協(xié)辦的“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2013馬蘭森林音樂會”在河北阜平縣馬蘭村上演。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鼻宕嘀赡鄣母杪暎谔猩侥_下小山村——馬蘭的上空久久回蕩。沒有豪華的演出場所,幽靜狹長的山谷便是演出的舞臺;沒有一流的音響設備,叮咚的流水和樹林的蟬鳴便是最好的伴奏。
鄉(xiāng)土舞臺上的精彩表演
音樂會以“童年·故鄉(xiāng)”為主題,以“歌唱祖國、贊美家鄉(xiāng)、珍惜友誼、難忘童年”為主線,分為“日場:童年·夢想”和“夜場:故鄉(xiāng)·月光”,馬蘭村學童組成的馬蘭小樂隊和來自保定、北京的20多個藝術團體輪番登臺,為3000多位父老鄉(xiāng)親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表演。
磚石水泥舞臺因地制宜靠山而建,舞臺背景是從山上潺潺流下的小瀑布,裝飾舞臺的是早晨剛從地里割來的豆秧,一條進山的路貼著舞臺穿過,孩子們在對面的林間空地坐著小馬扎觀看,更多的鄉(xiāng)親則坐在后面的山坡上。這些場景拼在一起組成了這場特殊的山谷音樂會。
在馬蘭小樂隊一曲《如果有一天你來到馬蘭》中,馬蘭音樂會正式開始,孩子們在家鄉(xiāng)的山水叢林間,為父老鄉(xiāng)親們唱起專為家鄉(xiāng)而作的歌謠。臺下家長們的激動之情絲毫不亞于臺上的孩子們,現(xiàn)場不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不僅是一場充滿鄉(xiāng)情的音樂會,同時也是一臺高水平的演出,與本地馬蘭的孩子們同臺表演的不乏著名藝術家及藝術團體。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原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小號手戴中暉和他的學生們表演了《小序曲》和《號手的假日》;薩克斯演奏家鄭笛表演了《青藏高原》《西班牙斗牛士》;以演繹草原風情歌曲著稱的草原戀合唱團獻上《褐色的鷹》《八駿贊》《草原戀》《牧歌》;將軍后代合唱團表演了《紅星閃閃》《游擊隊之歌》《在太行山上》;清華大學藝術團樂隊表演了《多瑙河之波》等弦樂重奏……精彩的演出讓山村百姓一睹名家風采、感受藝術的美好。
足不出村就能看咱家娃演出
13時,距離音樂會還有一個小時,舞臺對面的山坡上,早已坐滿了來自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等待著這場“兒童音樂盛宴”。
69歲的村民王世愛早早地從馬棚村趕來,走了12里的山路,“這些娃都是咱山里的孩子,得好好聽聽?!蓖跏缾壅f。這場兒童音樂會儼然成了整個馬蘭村、甚至阜平縣最熱鬧的聚會。
音樂會對很多當?shù)乩相l(xiāng)而言是個新鮮事,而在家門口辦音樂會,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保定市市長馬譽峰、阜平縣縣長徐志清也分別帶領班子成員,和群眾一起坐在小馬扎上觀看了演出。
除了在臺上表演的家鄉(xiāng)孩子和遠方來的藝術家,鄧老師也是令很多老鄉(xiāng)慕名而來的明星。一位村民表示,周圍幾個村子都知道鄧小嵐這個名字,但很多人都沒見過她,今天聽說她在現(xiàn)場,很想來看一看她,她在馬蘭幫扶、助教的事跡我們都知道。
雖然馬蘭村地處偏僻,但在各方協(xié)同努力下,這次馬蘭音樂會卻出乎意料地順利與成功。通往馬蘭的道路以及通往山谷的道路修整一新,“馬蘭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旁新開辟的停車場在音樂會結(jié)束后也將成為村民休閑活動的小廣場,矗立在村口的“紅色馬蘭·音樂馬蘭·綠色馬蘭”宣傳牌詳細介紹了抗日時期鄧拓率《晉察冀日報》同仁在老鄉(xiāng)掩護下轉(zhuǎn)戰(zhàn)馬蘭山區(qū)的革命歷史以及如今鄧小嵐在馬蘭幫扶支教十年如一日的感人事跡,并描繪了這片紅色革命山區(qū)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的美好前景。
唱起這歌謠,鐵冠山笑了
“胭脂河水長,從那天上來,要問去何方,寧靜的村莊;寧靜的村莊,沐浴著陽光,唱起這歌謠,鐵冠山笑了;馬蘭,早安!”當馬蘭小學的孩子們用淳樸稚嫩的聲音唱起這首《馬蘭童謠》時,坐在臺下的鄧小嵐出神地望著孩子們,不禁跟著哼唱起來,不時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
今年70歲的鄧小嵐老師在馬蘭村為孩子們教音樂已有十多年,坐在臺下看著孩子們在家鄉(xiāng)的舞臺上唱歌,鄧老師笑得很欣慰,為他們辦這樣一場音樂會是她一直以來的愿望,她說:“我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孩子們站在臺上演奏的時候,在物質(zhì)上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在精神上我不會讓他們覺得比別人差,要讓他們自信地生活?!?/p>
“這次音樂會就是給馬蘭村的孩子們辦的音樂會?!编囆拐f,舉辦森林音樂會,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下,孩子才能用心享受音樂的美。除此之外,借助馬蘭村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厚重的紅色歷史,對外宣傳馬蘭,同時也豐富馬蘭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本次音樂會由鄧小嵐老師發(fā)起,保定市政府、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阜平縣政府、北京電臺協(xié)辦,北京藍火花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時代文廣文化傳媒公司等單位承辦。
現(xiàn)場篇
老中青少四代同臺 歌舞彈唱各顯精彩
山村孩子有了自己的音樂節(jié)
馬蘭小樂隊在家鄉(xiāng)舞臺主場獻藝,自然是音樂會的主角,他們與阜平小舞星舞蹈班、劍橋教育演出團、雨桐風尚舞蹈中心、保定師范附小演出團、石家莊幼兒師范演出團、石家莊第十五中學演出團等組成青少年陣營;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戴中輝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清華大學藝術團、河北大學藝術團等演出團體則構(gòu)成中青年陣營;將軍后代合唱團、草原戀合唱團、育英校友合唱隊、太陽城合唱團等組成音樂會上的中老年代表隊。四代人輪番獻藝,各顯所長,獻上一臺老幼咸宜的精彩音樂盛會,三千多山鄉(xiāng)群眾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
青少陣營:我們是山里的小歌手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瘪R蘭小樂隊的孩子們沒有豐富的舞臺經(jīng)驗,沒有諳熟的表演技巧,他們忠于自己內(nèi)心對家鄉(xiāng)、對老師、對音樂的最真摯質(zhì)樸的情感,為在場觀眾帶來一首首純凈曼妙的歌曲?!度绻幸惶炷銇淼今R蘭》《馬蘭童謠》《我的故鄉(xiāng)》《美麗的家園》等屬于馬蘭孩子們原創(chuàng)的作品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讓人們不禁也隨著旋律墜入了童年的夢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月光。
馬蘭小樂隊是2006年由鄧小嵐一手創(chuàng)建的,“現(xiàn)在小樂隊最大的孩子已經(jīng)在石家莊幼兒師范上高二了,他屬于我輔導的最早的一批孩子?,F(xiàn)在我們小樂隊還在不斷地壯大,孩子們想學習音樂就可以來,我不考試,不設門檻。我只想盡我所能把孩子們教好,讓他們快樂,讓留守的孩子們健康成長。”鄧小嵐老師對記者。
在孩子們眼中,鄧小嵐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呢?記者在音樂會現(xiàn)場采訪了馬蘭小樂隊的小朋友們。樂隊女生領唱——15歲的馬紅葉學習唱歌已有3年,她對記者說:“一開始鄧老師叫我去學唱歌,我不敢去,因為不認識她。但在后來的課上,我發(fā)現(xiàn)小嵐老師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老師,平時還會跟我們一起玩?!?/p>
同樣被鄧小嵐老師點名加入小樂隊的還有13歲的孫沛棟(小名龍龍),他是樂隊的原男生領唱。龍龍平時很喜歡聽歌,喜歡像《中國好聲音》中金志文一樣的創(chuàng)作型歌手。他說:“音樂可以使我放松,給我?guī)砜鞓?。?在談到鄧小嵐老師時,龍龍非常激動地說:“鄧老師是非常和藹親切的,就像我的奶奶。我非常感謝鄧老師能把音樂帶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課余生活更加的豐富快樂,也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充滿希望!”
本次音樂會的小主持人牛霞也是馬蘭小樂隊的成員。牛霞今年14歲,是個面容清秀、落落大方的女孩,在臺上主持節(jié)目時她靦腆中帶著些許的鎮(zhèn)定自若。牛霞對記者說:“原來我啥都不會,一首歌都不會,鄧老師不僅教我唱歌,還教我學習了笛子、鋼琴、二胡。因為鄧老師,我們才有機會接觸到音樂。音樂帶給我們快樂,給我們的生活添加了很多色彩。我想說,鄧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以后我也想像您一樣把馬蘭村的音樂延續(xù)下去?!?/p>
除了馬蘭村本地的小朋友,阜平縣和易縣的小朋友們也加入到了此次歡樂的慶典中,他們帶來了精彩節(jié)目——舞蹈《和諧陽光》和《易鄉(xiāng)情愿》。
阜平縣小舞星舞蹈班的領隊對記者說:“我們舞蹈班都是7歲左右的孩子們,平時就經(jīng)常來到馬蘭村,與馬蘭的小朋友們進行聯(lián)誼。我們舞蹈班很感動于鄧小嵐老師全心全意為孩子們做的這么多的事情,所以這次音樂會,不管多苦多累我們都得來,為鄧老師辦什么都是不辛苦的。”
中青陣營:參加森林音樂會,我們義不容辭
我國著名小號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戴中暉帶領5位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為大家?guī)怼缎⌒蚯?、《號手的假日(小號重奏)》等?/p>
戴中暉教授的女兒戴韓安妮,更是以鄧麗君的經(jīng)典曲目《小城故事》《又見炊煙》《甜蜜蜜》震撼全場,被大家稱為“小鄧麗君”。
在攜家人和學生來到會場時,戴中暉教授非常感慨地說:“這才是真正的森林音樂會,我們就應該搞這樣的音樂會!”談到對這次音樂的準備,戴教授說:“為了這次的音樂會,我的學生們練習得非常認真。因為現(xiàn)在暑期放假,我也特意向?qū)W院申請了教室給他們做陪練。作為一個中國的音樂人,我認為自己有義務支持鄧小嵐老師的公益活動,也希望自己能為老區(qū)孩子們的音樂教育的普及做一點事情。”
在音樂會的晚場,戴中暉教授親自上臺,與他的學生們同臺合奏,為孩子們和在場的所有朋友精彩演繹了兩首世界經(jīng)典的小號作品。樂曲中輕松而活潑的節(jié)奏充滿了節(jié)日歡樂的氣氛,愉悅的心情感染著孩子們,也將晚場音樂會帶入了高潮。
鄧小嵐老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這次音樂會她也請來清華藝術團樂隊,表演了《多瑙河之波》、《今夜感受我的愛》等多首弦樂重奏。
清華藝術團團長路老師這樣告訴記者:“鄧老師是我們清華的校友,這次受邀參加森林音樂會,我們感到義不容辭。這首先是對鄧老師的事業(yè)的敬佩,然后就是對師姐的情誼。”
中老陣營:接過父輩的旗幟
草原戀合唱團受邀第一次來到阜平縣,這個由上百位老年人組成的合唱團熱心公益事業(yè),曾多次為保護草原生態(tài)和發(fā)展募捐義演。公益心都是相通的,在談到鄧小嵐老師為馬蘭村做的一切時,團長馬曉力感同身受,她對記者說:“我很敬佩我們鄧小嵐大姐。她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十年來義無反顧地往返這個邊遠的小山村,為老區(qū)的孩子們帶來音樂、快樂和希望。這種精神非常可愛,非常值得尊重和推廣?,F(xiàn)在社會上很多人掙了不少錢,但精神世界很貧乏。鄧小嵐大姐精神上很富有,她能夠得到心靈的凈化和慰籍。她在為我們民族做一個崇高的事業(yè)。”
在這次的森林音樂會上,很多晉察冀邊區(qū)的八路軍后代也來到馬蘭義務演出。尋根的觀念使他們接過父輩的旗幟,他們希望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老區(qū)人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在現(xiàn)場感受到,雖已時隔60年,晉察冀邊區(qū)軍民的魚水情依舊能夠通過血脈傳承,并隨著《在太行山上》《游擊隊之歌》《紅星閃閃》的歌聲牢牢地凝聚在現(xiàn)場每一個人的微笑和掌聲中。
舉著“唱響中國,傳承紅色文化!”旗幟的將軍后代合唱團稱這次來到馬蘭村演出,一是支持鄧小嵐的公益事業(yè),把歌聲帶給孩子們,二是支持老區(qū)建設。只有老區(qū)建設得越來越好,孩子們的成長才能得到保障。合唱團還特別為孩子們帶來了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合唱團團長在臺上激動地說:“這是我們將軍樂團爺爺奶奶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希望馬蘭的小朋友們能與將軍樂團的爺爺奶奶們建立長期聯(lián)系,我們愿不斷給孩子們輸入正能量,幫助你們實現(xiàn)夢想!”
臺下,將軍后代合唱團團員張東林對記者說:“小嵐姐姐是我們的老大姐。我們團里有相當一部分人跟她是八一學校的同學。她搞這個活動,團里面都很支持,我們都覺得很有意義。另外,我們也呼吁國家和政府應該花更大的力氣回報老區(qū)人民,沒有老區(qū)就沒有中國革命!老區(qū)人民與子弟兵的感情是軍民魚水情!”
同樣與阜平縣馬蘭村有著淵源的是育英學校校友合唱團的團員們,他們在音樂會上用《童年那些歌》、《讓我們蕩起雙槳》為馬蘭的孩子們描繪了他們的童年生活。校友團的很多團員都是在馬蘭村附近出生,當他們談起馬蘭時,滿滿都是對故鄉(xiāng)的深情。作為一個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yè)的合唱團,校友團的團員認為老區(qū)建設,不僅僅是要在物質(zhì)上幫助老區(qū)人民脫貧,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化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在這一點上鄧小嵐大姐是當之無愧的榜樣。團長杜安路說:“一說到鄧小嵐大姐,我就老是要熱淚盈眶。我們非常敬佩她那種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了支持鄧小嵐的事業(yè),為了孩子們,我們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