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我國一項豐富而珍貴的科學文化遺產,不僅以藥源豐富、采集簡便、療效卓著而著稱于世,而且其繁多的名稱也多有來歷和意義。因此,歷代文人騷客用中藥名賦詩填詞、制謎撰聯、寫信入戲,創(chuàng)作出許多別具趣味的文學作品。
藥名入詩
明代學者李詡撰寫的《戒庵老人漫筆》一書中,曾記載夫妻互贈的藥名詩:“牽牛織女別經年,安得鸞膠續(xù)斷弦。云母悵人不見空,水沉香冷月娟娟。澤蘭憔悴諸蒲黃,寒露初凝百草霜。不共玉人傾竹葉,茱萸甘菊自重陽?!边@是丈夫給妻子的贈詩?!疤扉T冬日曉蒼涼,落葉愁驚滿地黃。清淚暗銷輕粉面。疑塵閉鎖郁金裳。石蓮未嚼心先苦,紅豆相看悵更長。鏡里孤鸞甘遂死,引針何用覓昌陽?!边@是妻子對丈夫的回復。這兩首詩中嵌入了“牽牛、續(xù)斷、云母、沉香、澤蘭、蒲黃、竹葉、茱萸、甘菊、天門冬、滿地黃、輕粉、郁金、石蓮、紅豆”等十幾種中藥名稱,貼切巧妙,天衣無縫,寫出了丈夫思念妻子和妻子苦戀丈夫的纏綿之情。
藥名入聯
以藥名入聯,賦草木以生機,頗有民族風情。有一種藥店貼聯:“慈姑穿山采紅花,走遍生地熟地,蘇子過江尋紫草,翻越常山淮山?!鼻捎檬吨兴幟?,極言采藥之辛苦,自然渾成,風雅別臻。還有人贈好友一副獨特的賀婚聯:“愿郎獨享千年健,視女真能四季青。”其中“郎(狼)”“千年健”“女真(貞)”“四季青”皆為藥名,借諧音賦新意,匠心獨運,頗具風趣。
藥名入曲
元人王實甫所著的《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曾有一段叫“小桃紅”的曲牌,唱詞里嵌入了六味中草藥名稱:“桂花搖影夜深沉,酸醋當歸浸。面靠著湖山背陰里窨,這方兒最難尋,一股兩股令人恁。忌的是知母未寢,怕的是紅娘撒沁,吃了呵,穩(wěn)情取使君子一星兒參?!边@一曲中的“桂花、當歸、知母、紅娘、使君子、參”都是中藥名稱,其中“知母”是指劇中的老夫人,“紅娘”是指紅娘,使君子是指張君瑞,這既包含了中藥方,又隱喻了張生與鶯鶯的相愛衷情,表現了紅娘問湯藥、張君瑞害相思的戲劇性,可以說是一語雙關,構思奇巧。
藥名入信
在明代洪武年間,有個藥商外出兩年未歸,其妻思念甚切,后探聽到其所旅之處,遂書一信托人捎去,以表達自己癡情盼郎之意。信曰:“君在生地如浮萍,遠志尚有香附魂,時至半夏理當歸,翹望合歡寄奴音。”這封信四句話,八味中藥名,即“生地、浮萍、遠志、香附、半夏、當歸、合歡、寄奴”。其夫見信,深知妻意,再不回歸,妻將病焉,故用藥名書之,遂收拾行裝即刻返回家鄉(xiāng),夫妻終得團圓。
藥名入謎
藥名入詩、信、聯、曲等,都是直接將藥名嵌入,而藥名謎則不同,它是以會意去猜。比如,有一位中藥鋪的掌柜出了一謎:“五月將盡六月初,二八佳人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捎封書信半字無。”打四味中藥名稱。他的徒弟琢磨了好幾天,總算猜了出來?!拔逶聦⒈M六月初”,是“半夏”;“二八佳人把窗糊”,是“防風”;“丈夫外出三年整”,是“當歸”;“捎封書信半字無”,是“白芷”(紙)。真是意味深長,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