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對大學生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經歷和機會,注重禮儀,把握儀容、儀表、舉止、談吐等方面的禮儀要求,做到胸有成竹,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握就業(yè)機會。禮儀教學可以幫助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充分了解與把握禮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讓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反映出大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作用一、大學生進入職場前的困惑
大學生在求職面試活動中,主考官首先是通過求職者的儀容、儀表、儀態(tài)來認識對方并形成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在最初的交往中,這甚至比一個人的簡歷、介紹信、證明、文憑等書面材料的作用更直接,更能產生直覺的效果。因為主考官往往通過與求職者初次見面時的短短幾分鐘就可能形成第一印象并用它來判斷求職者的身份、學識、個性等,這個印象無形中會左右著主考官的判斷。如果招聘者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哪怕在硬件方面求職者稍有欠缺,他們也會愿意給求職者機會;如果求職者的某個細節(jié)動作讓招聘者產生反感,從而影響雙方相互交往的進展與深度、看法和評價,他們當然寧愿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在求職中,僅靠專業(yè)知識和熱情是不夠的,與招聘單位接觸時還應有禮貌、講儀表。
因此,大學生在進入職場前往往感到困惑:與招聘單位接觸時,如何體現(xiàn)求職者的應聘資料?如何擁有得體大方的衣著,彬彬有禮的舉止,良好的精神面貌,溫文爾雅的談吐?如何與人交往,給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要想解決與處理好這些問題,就需要大學生進入職場前認真了解、學習、把握并遵守禮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二、禮儀教學的作用——解惑
生活之路,始于“禮”;學業(yè)之路,始于“禮”;就業(yè)之路,始于“禮”;人生之路,始于“禮”。求職對大學生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經歷和機會,注重禮儀,把握儀容、儀表、舉止、談吐等方面的禮儀要求,做到胸有成竹,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握就業(yè)機會。那么,如何運用禮儀打開大學生的就業(yè)之門呢?禮儀教學可以在以下方面幫助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充分了解與把握禮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讓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反映出大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1.指導大學生恰當?shù)剡M行儀容儀表儀態(tài)修飾
禮儀教學按照個人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恰當?shù)匦揎椬约旱膬x容、儀表、儀態(tài)。做到儀容美,即貌美、發(fā)美、肌膚美。儀表美,容貌、形體、姿態(tài)等協(xié)調優(yōu)美,體格健美、身體健康、服飾得體、修飾得當。儀態(tài)美,站姿、走姿、坐姿、蹲姿、手勢等姿勢、動作的美。充分地展示大學生的良好教育與優(yōu)雅的風度,進而贏得更多的合作機會。
2.指導大學生了解并很好地應用社交禮儀
禮儀教學按照社交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了解并很好地應用:見面禮儀、介紹禮儀、電話禮儀、稱呼與問候禮儀、名片禮儀等。讓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游刃有余,建立廣泛的人脈關系。
3.指導大學生正確地把握并得體地使用商務禮儀
禮儀教學按照商務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正確地把握并得體地應用,拜訪與接待禮儀、宴會禮儀、用餐禮儀等方面的內容。讓大學生在未來的商務活動中,懂得并能夠得體地使用商務禮儀開展各種活動。
4.指導大學生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禮儀教學按照語言交談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進行幽默文雅的談吐,正確地選擇交談的話題、得體的運用表情禮儀、舉止禮儀、聲音禮儀、語言表達禮儀、聽與說禮儀、告別的禮儀等。讓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5.指導大學生處理好與同學、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
禮儀教學按照職場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在未來復雜多變的職場中,處理好求職者與在職者,下級與上級、同學之間或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讓大學生了解如何與他人建立起和睦的人際關系,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6.指導大學生塑造良好的氣質形象
禮儀教學按照形象與禮儀規(guī)范,幫助大學生塑造的良好的氣質形象,認識與了解:氣質美需要培養(yǎng)大學生有理想、有追求、有品德、為人誠懇、心地善良、寬容忍讓、樂于助人。
氣質美需要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與他人建立起和睦的人際關系;就需要待人熱情而不輕浮,誠懇而不過度,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粗俗,剛強而不執(zhí)拗,謙虛而不虛偽,認真而不迂腐;不亂發(fā)脾氣,善于理解別人,有同情心,有主見但不亂發(fā)言論,忌怒忌狂;待人不卑不亢,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吸引力。
三、充分發(fā)揮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作用的幾點建議
1.在所有專業(yè)開設禮儀課
現(xiàn)在的高職院校,基本上都只是在文科類、管理類的部分專業(yè)開設禮儀課程,而理工科類及一部分文科類專業(yè)是沒有開設禮儀課的,這無疑不能滿足學生、學校、用人單位發(fā)展的需要。
(1)從學生的角度看
無論什么專業(yè)的大學生,都是從小學就開始應對繁重的學習,到了初中、高中更是需要應對各種考試及高考,除了學習課本理論,他(她)們無暇顧及別的,即不了解什么禮儀修養(yǎng),更不了解社會、企業(yè)的需要,如果在大學期間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內在氣質、品格、形體、舉止、談吐、溝通、與人交往、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等方面的禮儀修養(yǎng)與訓練,這些方面的盲點,將會導致社會、企業(yè)對他(她)們產生誤解,以致失去工作或是合作的機會,從而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要想讓每一個大學生,不僅具備敏銳的頭腦、睿智的眼光、高深的文化修養(yǎng),還能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中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就應該讓每一個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接受禮儀的學習與訓練。
(2)從學校的角度看
構建高職院校品牌是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構建高職院校品牌既要重視硬件建設,也要重視軟件建設;既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也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既要重視構建名牌學校(相當于名牌企業(yè)),也要重視塑造名牌學生(相當于名牌產品)。
這里特別想要說明塑造名牌學生的問題: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相當于是學校的產品,名牌產品是要講包裝、講質量、講形象的。
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各種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相當于是學校為大學生提供產品的基本效用和性能,是大學生需求的核心部分,是實質產品,是產品整體概念中最主要的內容。而禮儀學習可以算作形式產品,是核心產品借以實現(xiàn)的各種具體產品形式,即向市場提供的產品實體的外觀。形式產品的各種有形因素雖然不全部都直接進入產品的使用過程,但也間接影響了消費者(學生自己或用人單位)對產品(大學生)的滿足程度和評價。其中,核心產品即具有各種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大學生是實質、是根本,它必須轉化為形式產品即具有各種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經過禮儀修養(yǎng)與訓練的高素質人才,其價值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在市場競爭、就業(y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行各業(yè)、各類組織對大學生形象和大學生品牌更是格外關注,社會總是通過大學生的具體個人形象,如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來識別、評價、接納大學生或大學生所畢業(yè)院校的整體形象。所以,構建高職院校品牌需要在所有專業(yè)開設禮儀課程。
2.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禮儀教學師資隊伍
為配合高職院校全面開展禮儀教學的需要,增強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競爭力,高職院校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禮儀師資隊伍,推出高層次的禮儀訓練教師資格培訓。培訓訓練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演練及課程設計輔導、行動導向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藝術表現(xiàn)及教學研究、示范、測評方法,實行禮儀訓練教師資格證書制,切實提高禮儀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3.實施具有高職特色的禮儀職業(yè)教學模式
現(xiàn)在高職院校的禮儀教學,基本形成了以教師“講授”良好形象與學生“背誦”良好形象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多屬于理論型專門人才。這顯然不符合國家對高職人才的要求。實施具有高職特色的禮儀職業(yè)教學模式,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生動講授”良好形象與學生“速記熟背”良好形象卻“不知如何用”的尷尬與困境,主張在全過程職業(yè)化教學模式中,把內在的理論修養(yǎng)和技術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其職業(yè)性和實用性,主張良好的個人形象是靠“做”或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講”或是“背”出來的,培養(yǎng)實戰(zhàn)型、應用型的高職人才。
參考文獻:
[1]葛楚華.禮儀實用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