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主義,女,85后,自由寫手,現(xiàn)居北京,從事寫作十余年。其人古典文學(xué)功底深厚,文筆別致細膩,尤以小說見長;近年高產(chǎn)散文性短篇評論,視角穎異,引評交互,多有湛思妙論,深受讀者好評。
作為一個有輕微被迫害妄想癥的人,我得說我的很多恐懼都是有本有源的:小時候走夜路被人從背后捂過口鼻,導(dǎo)致我現(xiàn)在走路不時回頭張望;年少時獨自去異地旅行,在鬧市被扒走錢包,很多人看見了卻沒有人敢吱聲,我便養(yǎng)成了挎包開口必朝里的好習(xí)慣;老家一鄰居被破門搶劫,使我現(xiàn)在睡前總要起來確認一下門鎖好了沒有?;蛟S是我倒霉了一些,但是在這樣一個世界上生活,不遇上幾件倒霉事又似乎是不可能的。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對我們這樣的患者來說,北京實是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每隔一段時間,以QQ新聞為首的彈窗資訊插件都會跳出來告訴你,你生活的地方在發(fā)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男子引爆自制炸彈,首都機場爆炸一人傷
北京男子兩小時內(nèi)連殺六人
朝陽大悅城兩名行人被殺,嫌犯疑患精神病
廣渠門壯漢車流中行兇
本來只是下大雨下大霧時不敢出門,現(xiàn)在在難得的好天氣,清清白白地走在路上,有時竟也會心中惴惴。
所有的行兇事件中,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莫過于隨機殺人。你不必跟兇手有怨有仇,也不必擁有讓人垂涎的財色,單單是走在街上、擠在公交車里、候在機場、逛在商店……就已經(jīng)是潛在的受害者了。
這樣的恐懼才是真正無法疏導(dǎo)的,因為你采取不了什么有針對性的措施,最多只能減少出行。就算是兇手被抓住,投入了監(jiān)牢,他們也把我們每個人關(guān)進了各自內(nèi)心的監(jiān)牢。
北京,一國之都,竟成了一座讓人不安的城市。
但放眼全國,你又會發(fā)現(xiàn),北京并不是一枝獨秀的。近年來,各地的隨機傷人殺人事件都呈多發(fā)趨勢,有屠殺幼兒園幼兒的,有開車撞行人的,有縱火的,有投毒的,盡是一些低劣而愚蠢的暴行。一條條新聞讀下來,兇手的面目大多相似:要么經(jīng)濟拮據(jù),要么情場失意,要么遭人排擠,甚至干脆就是精神病。在社會上遭遇不公和不幸,他們又用極端的手法報復(fù)于社會,全然忽視在他們刀下流血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都只是在社會中艱辛謀生的一個小分子,并不能代表整個社會,更不應(yīng)該替社會背黑鍋。
個案不能說明什么,但是當個案頻發(fā),成為一種現(xiàn)象時,我們就不得不反思這個社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有人說,法制教育不夠,道德教育不夠。可是當一個人一無所有絕望透頂時,法律又能從他身上再剝奪什么呢?法律都不行,遑論道德?
完善治安、加強教育、建立心理危機疏導(dǎo)渠道都是可行的手段,但也只是輔助手段。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先賢就已經(jīng)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個中關(guān)鍵——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縮小貧富差距,并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理念上的崇高目的,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是在保障每一個普通公民的身家性命安全。隨機行兇事件的受害者中,可有巨富高官?社會資源被少數(shù)人壟斷占據(jù),剩下的大部分人分食一小杯羹,一些吃不到的人打算玉石俱焚,卻很少有機會能找到真正的玉。在既缺乏思考能力又缺乏冷靜頭腦的情況下,憤怒就被傾瀉在了比他們強不了多少的普通民眾頭上。碎的不是高居廟堂的玉,而是隨處可見的磚。
然而組成建筑主體的,畢竟還是磚。磚,形狀規(guī)則,整齊劃一,堅實牢固,善于忍辱負重,本就是天生的建材。即便如此,當越來越多的磚塊被擊碎時,建筑還是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可怕的裂痕。明智的社會必須懂得建立各種合理的制度保障磚的安全。要知道,若不善加維護,即使是金字塔,也不是萬年不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