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投資的定義包含三層意思:首先,投資所作的分析必須以客觀合理為基礎;其次,投資需要保障本金的安全,不能罔顧本金的安全而疏于風險控制;最后,投資者不能僅憑主觀愿望來設想投資的預期收益。對于投資者來說,“低風險,高回報”極具誘惑力,但在現實世界中真能做到嗎?
提到“低風險,高回報”,人們往往會想到追求絕對收益的對沖基金。在對沖基金世界中,金融大鱷索羅斯和他所管理的量子(Quantum)基金堪稱翹楚,但索羅斯的投資也不是把把皆賺,有時候虧損也是巨大的,例如1998年在俄羅斯的債務違約危機中賠了20億美元,而在隨后2000年的美國網絡股泡沫破滅中也經受了30億美元巨額虧損!
在對沖基金業(yè)內,還有一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guī)模遠在量子基金之上,那就是橋水(Bridgewater)基金。自2009年以來,橋水穩(wěn)坐對沖基金界的頭把交椅,莫非它能做到“低風險,高回報”不成?
總部在美國康州的橋水基金成立于1975年,創(chuàng)始掌門人?Ray?Dalio遠離媒體,低調無比。悶聲發(fā)大財的橋水管理著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它的旗艦產品之一純粹阿爾法(Pure?Alpha)基金一直受到投資界的廣泛推崇。據EurekaHedge的數據顯示,純粹阿爾法在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間,豪取17次正收益,累計回報率高達1370%。純粹阿爾法基金的回報不可謂不“高”,但與“高回報”相伴的是不是想象中的“低風險”呢?
首先,純粹阿爾法也有虧損的時候,例如在1995年和2000年兩年,分別虧損了5.71%和7.88%。其次,純粹阿爾法在為投資人贏得回報的同時,也承擔了不小的風險。純粹阿爾法為取得超越市場指數7倍的收益,承擔了與市場指數幾乎同水平的風險。也就是說,純粹阿爾法的“高回報”背后隱藏著“不低的風險”。
即使是最卓越的對沖基金為什么也無法完全做到“低風險,高回報”呢?究其根本,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杠桿的雙刃劍效應。為了提高投資收益,對沖基金往往需要使用一定的杠桿,而伴隨而來的必然是風險敞口的放大。二是對市場走勢和宏觀經濟形勢的誤判。市場和經濟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使得投資大師們的看法也常常相左。系統(tǒng)性誤判當然會帶來巨大的風險。三是套利數學模型和現實世界存在的差距。盡管多個對沖基金成功地使用數學模型進行套利,但理論和現實的差異也會造成風險的產生。
由此可見,“低風險,高回報”美好愿景的不合理是在于它人為地分割了風險和收益這個共生連體嬰?;谶@一理念,嘉實基金在2012年12月推出了國內首創(chuàng)的定制賬戶服務,根據投資者的需求,量身定制完全個性化的投資策略,通過授權協議為每個投資者獨立管理他們的基金賬戶,控制風險,優(yōu)化收益。定制賬戶服務上線10個月以來,99%的賬戶都取得了正回報,典型賬戶的年化收益已達16.2%,而承擔的風險不到股市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