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
不可否認的是,在美國高中聯賽甚至是NCAA聯盟征戰(zhàn)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對于提高身體對抗,更深刻的理解籃球精髓,更早的把握發(fā)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擺在眼前,至今還沒有過成功的先例,比如說當年不惜放棄國手資格毅然前往美國的馬健。在1989年,首度入選國家隊的馬健就引起了來自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和UCLA教練的關注,他們直接就將帶有全額獎學金的錄取志愿擺在了馬健的面前。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場均15分的馬健再次收到了UCLA全額籃球獎學金的邀請,這次,他不顧中國籃協永久取消其國家隊資格的警告,毅然來到了美國。
可是當來到美國之后,一切都和他想像的不一樣,UCLA為他提供的全額籃球獎學金被廢除,原因是他在國內的學歷不被承認。盡管很無奈,但是他沒有放棄,靠著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在1993年終于以大三學生的身份加盟猶他大學,成為了第一位加盟NCAA的中國球員。1993-94賽季,馬健場均得到8.2分和3.7個籃板,在1993年12月9日與亞利桑那大學的比賽中拿到了21分和9個籃板。不過,在大四的時候,由于范·霍恩的出現,馬健丟掉了先發(fā)位置只能在板凳上消磨時光,黯然結束了NCAA的旅程。1995年,馬健到快船隊試訓,但最終未能如愿進入NBA。1996年馬健回國加盟北京奧神,可是因為官司纏身,錯過了自己最巔峰的籃球歲月,盡管此后加盟上海男籃,但已不復當年之勇,最終黯然退役。
第二位登陸NCAA的球員可能提到名字沒有多少人有印象,他就是曾經在上海青年隊與姚明做過隊友的夏超。夏超,1984年生人,位置為中鋒的他在14歲便跟隨母親移居到美國。在休斯敦的高中聯賽里,他表現出色,當選過所在聯盟的最佳球員,也因此收到了超過十所大學的邀請。在2003年,夏超選擇了西塔德爾大學,開始了NCAA之旅。不過這所大學在NCAA只是一只末流球隊,夏超的表現也很不理想,最后的一個賽季甚至沒有出場紀錄。在NCAA,惟一輝煌的一刻就是在與凱文·馬丁交手的時候給了對方兩個大帽。但是現在,夏超的消息已經無從查找了。還有一位如今也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季祥,出生于1989年的他曾經是上海男籃重點培養(yǎng)對象。憑借2.09米的身高和108公斤的體重他于2007年8月22日在夏威夷大學的彩虹勇士隊開始了他的NCAA之旅。不過,在新賽季開打之前,季祥不幸膝蓋受傷,導致賽季報銷,在2008-09賽季,他只出戰(zhàn)9場,在場均2.7分鐘的時間里僅能得到0.9分、1.1個籃板和0.1次助攻。在稍好一些的2009-10賽季,他出場19次,場均4.6分鐘,得到1.6分、1.3個籃板、0.2次助攻和0.2次蓋帽。到了2010年,季祥放棄了繼續(xù)在NCAA征戰(zhàn)的機會返回中國,并加盟了上海男籃。與夏超一樣,如今也很找到他的消息了。
回國效力
可能在留學生里,最成功的要算張兆旭了,盡管他也沒能從NCAA脫穎而出順利進入NBA,但是回國后,在上海男籃站穩(wěn)了內線核心的位置,并且多次入選中國男籃,這已經是所有留洋美國的球員中最有成就的了。張兆旭的NCAA生涯是在2007年開始的,1987年出生的他先是在2006年到美國一所學校學習,并作為加利福尼亞極限隊球員參加美國業(yè)余體育聯盟的比賽。在2007年,加盟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自此,開始了NCAA生涯。盡管2.21米的身高讓張兆旭成為了該校歷史上最高的球員,不過,他卻并沒有得到太多的表現機會。但是,憑借身高,他回國發(fā)展后,在2010年被鄧華德招入中國男籃,并于當年加盟上海男籃征戰(zhàn)CBA。
如張兆旭雖然在NCAA并沒有獲得成功,但是回國后的發(fā)展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還有在美國的時候名噪一時,但最終歸宿讓人惋惜。2005年9月,已經在國內小有名氣的徐詠前往美國西雅圖,進入了布什私立高中并參加西雅圖地區(qū)1A高中聯賽,作為球隊的得分王和進攻核心,他甚至還結識了NBA名宿比爾·拉塞爾并且被后者給予了很高的贊賞,可是腿傷讓徐詠不得不放棄進入NCAA的夢想?;貒螅?006年徐詠加入了CBA,還拿到過全明星扣籃大賽冠軍,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墒窃?008年,一張患有脊柱惡性中央骨肉瘤的診斷書讓他不得不被迫退役。
事實上,在去美國之前,每位球員都能讓大家產生無限的遐想,但最終事實總會讓人有種被潑了冷水的感覺。出生于黑龍江的尚平曾是中國18歲以下國家隊的成員,北京奧神青年隊的球員。在離開奧神之后,參加新西蘭的高中聯賽,此后來到美國,在2007年加入大12區(qū)的內布拉斯加大學征戰(zhàn)NCAA。尚平在新秀賽季一共出場21次,場均能獲得10分鐘的出場時間,得到3分和1.5個籃板。但是在回國之后,尚平卻徹底淪為藍領,籃球智商并沒有因為留過洋而增長多少。從2009年回國加盟北京隊開始,三個賽季先后輾轉于北京、山西兩支球隊,在上賽季來到青島隊,但是他的表現卻更加糟糕了。同樣出生于黑龍江的常林與尚平有些相似。常林1988年11月28日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如今他身高2.07米,體重110公斤,臂展2.13米,無論是大前鋒還是小前鋒均可勝任。在2009年,常林獲得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全額獎學金。在征戰(zhàn)NCAA的兩個賽季中,常林場均可以貢獻1.9分和1.5個籃板。回國后,在2011年加盟了北京隊,但是兩個賽季里,他很少有表現機會,不過相比尚平要好一些的是,常林入選了中國國奧男籃。
擺脫束縛
留洋,可能有時也會成為無奈之舉,多數人的目的只是為了將來回到國內成為像張兆旭那樣成為能自主而不受體制束縛的球員。近幾年,赴美留學的中國球員年齡越來越小,一方面,早點接觸美國籃球的理念的確對他們非常有幫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樣可以躲開國內籃球體制的禁錮。眾所周知,在國內,一旦球員與某地區(qū)體育局或某俱樂部簽約,之后想要擺脫約束的難度非常大,而如果早期便前往美國鍛煉,歸國后便可以像張兆旭、常林等球員一樣擁有完全自由身。
1993年出生的蔡晨很早便被廣東宏遠引進,但是他并沒有像易建聯那樣繼續(xù)為廣東效力,而是被父母送到了美國,在圣地亞哥的一所中學就讀,并于2008年正式征戰(zhàn)美國高中聯賽。蔡晨的父母就坦言,送兒子去美國就是為了擺脫體制的束縛,對此,他的父母毫不忌諱,畢竟去美國深造也是他們無法改變國內籃球現有體制的無奈之舉。同蔡晨一樣的還有1992年出生的孫鶴峰和1996年出生唐子豪。孫鶴峰出生于深圳,2006年進入東莞青年隊,2008年入選中國男籃青年隊,次年赴美留學。由于在美國高中聯賽中表現優(yōu)異,孫鶴峰在2011年獲得了加盟NCAA一級聯賽加州州大弗雷斯諾分校的機會。年紀較小的唐子豪出生于江蘇連云港,也是在2009年赴美,插班進入美國中學八年級就讀。2010年,唐子豪進入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jié)h普頓道路學院就讀,并代表學校征戰(zhàn)高中聯賽。在2012年,唐子豪進入全美高中聯賽最好的球隊橡樹山高中,自此他進入NCAA的機會與日俱增。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孟祥宇。1995年8月18日出生,遼寧朝陽人,如今身高已經達到了2.21米。在2010年,孟祥宇就參加了15歲以下國家男籃的集訓。2011年的夏天,孟祥宇選擇赴美,并進入美國佛羅里達州布雷登頓市的IMG高中。在這所高中里,孟祥宇能夠接受到更加系統化的訓練,同時IMG高中也為孟祥宇專門制定了非常詳盡的訓練計劃?!堆呕Ⅲw育》甚至還在頭版頭條上報道過孟祥宇,并稱,他將是中國男籃的未來。
以上,便是中國球員赴美留學的簡要概述。對于球員來說,這有些賭博的意味,成與敗的例子太多;而對于中國籃球,對于技戰(zhàn)術訓練,對于體制,值得深思的東西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