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工信部日前編制完成《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yè)企業(yè)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并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目前全國有127家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yè),前10家的企業(yè)所占比重只占到42%左右。工信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顯然過多過散的行業(yè)狀況對提高質量不利,對達到一個比較高的生產標準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兼并重組的方向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質量能讓群眾放心的生產企業(yè)?!?/p>
嬰幼兒配方乳粉,是乳制品中的“高端品”,以其質量標準高、技術含量大、利潤回報豐厚、需求穩(wěn)定等因素,被業(yè)內視為判斷乳業(yè)成熟的標志,只有占有嬰幼兒配方奶這樣的高端市場,奶業(yè)市場信心才算恢復。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國產奶均不敢涉足于高端奶,一直在低端奶覓食,即便稍有涉足,市場份額及贏利能力均不能與洋奶企比肩。近年來,洋奶企在第一線城市全面立足之后,開始在二三線城市攻城略地,引發(fā)了國奶全面潰敗的擔憂。為生存而戰(zhàn)的國奶,不可能把“增進質量”視為第一要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被動地等待“看不見的市場之手”來讓國奶“起死回生”是不切實際的,必須要有適當?shù)恼笆袌龈深A”。此番出臺的鼓勵國奶企通過“兼并重組”做大做強之舉,一則可增強抗衡洋奶之力量,破除洋奶之壟斷,讓高端奶回歸正常市場價;二則給國奶以強烈的信號,只要大膽在高端奶上探索,任何以提高技術含量和質量標準的提高奶質的行動,均會得到政府的積極扶持。工信部允許嬰幼兒配方奶進入“藥品管理”渠道,就是準備把這一失守多年的高端奶市場在束縛以高標準之后恢復消費者信心之舉,值得稱贊。
然而,光靠有關部門“市場干預”之有形之手,大奶企坐收兼并小奶企之市場之利的同時,可能還是會像以往一樣,在嬰幼兒配方奶這種高端市場上“不思進取”,導致這一政策只會令目前已經在低端奶上占據(jù)壟斷地位的幾家國奶企,變得更有壟斷性,從而樂于追逐在股市上因兼并而上漲的股價回報,卻懶于追逐實體產品如何做大做強的長期利益,最后的結果是政策被變形,國奶企再次讓消費者失望。做大做強就必然會質量無憂,這是不成立的,此番新西蘭的恒天然奶粉出現(xiàn)問題,與恒天然“做大做強”不無關系,恒天然占據(jù)新西蘭90%以上份額,在“合作社模式”下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而一旦出事,則“一損俱損”。
所以,依筆者之見,此番欲推出的政策,要把“政策利好”落實成國奶企的“長遠利好”,就得需要更多來自各方的努力,也依賴于企業(yè)的技術進步與產品質量的提升和國際化,企業(yè)內驅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