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終其一生只會講一種語言。如果他們同時或是在發(fā)育早期學習兩種以上的語言,那么他們的語言能力會非常強。一項聯(lián)合研究表明,孩子在什么年齡學習第二語言對其成年后的大腦結構具有重要影響。
對于從一出生就接觸一種或兩種語言的人來說,其大腦發(fā)育的模式是相似的。但是,在熟練掌握第一語言(母語)后,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就會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大腦的下額葉皮質。左下額葉皮質會變得更厚,右下額葉皮質則變薄。皮質是多層的神經(jīng)元物質,其對思想、語言、意識和記憶等認知功能起著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在使用核磁共振設備對蒙特利爾的66名雙語和22名單語志愿者的大腦進行掃描后發(fā)現(xiàn),在嬰兒期后學習第二語言會刺激新的神經(jīng)生長以及神經(jīng)元之間的連接,這與人們在學習雜耍等復雜運動技能后所觀察到的情形相似。在童年期越往后學習第二語言,下額葉皮質的變化就越大。這表明,開始學習語言的年齡段對于形成語言學習的大腦結構是至關重要的。研究人員推測,有些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學習第二語言會遇到更大困難,似乎可用這種結構層級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