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桃熟了吧?我明天就過去拉!”近日,筆者來到河南省武陟縣大虹橋鄉(xiāng)韓原村的溫室桃棚時,果農(nóng)楊永軍正在接客戶的電話。
“這是今天上午俺接到的第三個訂桃電話?!睊斓綦娫?,楊永軍笑著對筆者說。
45歲的楊永軍是十里八鄉(xiāng)“響當當”的人物,這源于他是豫北地區(qū)最早在大棚里種植桃樹的傳奇故事。
韓原村有著悠久的種植果樹歷史,楊永軍是村里最早種植桃樹的一批人。1990年,他開始種植桃樹,最初效益還不錯,后來種桃人越來越多,價格也就下去了。
“可咱莊稼人除了種地啥也不會,還得在桃樹上打點兒主意。”,老楊說。1998年,楊永軍在電視上看到山東壽光的果農(nóng)在溫室大棚里種植桃樹,時間上比大田桃早上市一個月,效益不錯,這條消息一下子“點燃”了他。
“河南跟山東氣候條件差不多,桃樹在山東可以溫室種植,在河南肯定也行。”老楊當年就前往山東壽光進行考察。從施肥、剪枝到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這一整套技術,楊永軍都一一認真學習。
從壽光回來,楊永軍把自己的四畝桃田全部改造成“溫室模式”,一期三個溫室大棚的桃樹全部獲得豐收。由于溫室種桃巧打了“時間差”,桃的價格是大田鮮桃的四倍,經(jīng)濟效益的增加可想而知。由此,老楊這個“種桃能人”的名號在十里八鄉(xiāng)傳播開來。
“這一棚鮮桃比普通桃早上市一個月,價格也要高得多。”楊永軍笑著說,“今年是我種植溫棚鮮桃的第十個年頭了,種溫棚桃,早上市一個月,晚下市一個月,一年到頭,從5月到11月,我都有鮮桃賣?!?/p>
前來收購的鄭州批發(fā)商李先生天不亮就趕到韓原村地頭了,他是楊永軍的固定客戶,只要一到桃熟時節(jié),他就一天一趟跑武陟,怕別人搶在前頭?!斑@幾年俺凈買他的桃了,今年價格可老貴,批發(fā)每公斤12~14元,到鄭州后每公斤能賣到16元。”老楊今年種了16個棚,預計收入在3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