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土家族女孩張鑫格,藝校畢業(yè)后曾當過歌手、時裝模特,后因婚姻受挫,回到鄂西南山區(qū)養(yǎng)豬,用智慧和辛勞,推開了財富之門……
婚姻受挫立志荒山養(yǎng)豬
張鑫格是湖北人,父親是一位軍人,母親是保險公司職員,鑫格從小酷愛藝術。2000年,她從湖北荊州藝術學院畢業(yè)后,就和其他4個女同學一起組建了女子樂隊,廣州、廈門、上海、杭州等地都曾留下她們曼妙的身影。
演藝生涯持續(xù)到2003年秋,一同出道的姐妹們都找到理想的歸宿而離開了樂隊,只有鑫格仍然堅守著自已的音樂夢想。
2004年,在上海,張鑫格遇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2006年,兩人喜結連理?;楹?,鑫格終止了演藝生涯,在北京開了一家專售湖北老家清江奇石的店鋪。讓鑫格始料不及的是,由于自己日夜撲在店鋪的經(jīng)營上,疏于和丈夫之間的感情溝通,婚后不久,她深愛著的丈夫就有了外遇。無奈,兩人辦了離婚手續(xù),草草結束了兩年的婚姻生話?;橐鍪艽欤胃駥ξ磥硐萑肓松钌畹乃伎?。經(jīng)過幾天的考慮,鑫格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上山養(yǎng)豬!長陽縣城背后,海拔干余米的雞公山上有所廢棄的鄉(xiāng)村小學,雜草叢生的院壩里孑立著幾間破舊的教室。鑫格花了4000元將學校租下,改建豬場。2008年9月,鑫格來到長陽金子山種豬場拜場長田玉嬌為師,學習飼養(yǎng)技術。鑫格每天將豬圈清掃得干干凈凈,然后就給工友們做飯、拖地、喂食……工友們都很喜歡她。利用這些機會,鑫格還向工友們學到了不少養(yǎng)豬的知識。
鑫格的表現(xiàn)讓師傅很賞識,半年的掃圈之后,她就讓鑫格跟在自己的身邊,開始手把手地交她各種技術活。從生豬的食、養(yǎng)、管理到閹豬、割疝氣、治肛漏、生崽接產(chǎn)……只要養(yǎng)豬用得著的.師傅都毫無保留地教她。
張鑫格滿師了之后,開始全力經(jīng)營自己的豬場。她將雞公山小學幾間舊教室改建成了豬圈,又從師傅的豬場里購進10頭母豬。
由于養(yǎng)殖規(guī)模逐步擴大,山上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省錢,鑫格每天照料好母豬后,自已動手在場子里挖起水池來。“哐”的一鋤挖一下去,鋤尖正擊在表皮下一塊堅硬的石頭上,只見火星直冒,鑫格雙手發(fā)麻,虎口震得生疼。頭一天下來,鑫格腰酸背痛,細嫩的雙手血泡疊加,火辣辣地疼痛難忍。次日天一亮,她又開始挖起來。水池往下挖,有時會遇到數(shù)十斤或百多斤重的石頭,鑫格就改用鋼釬把石頭撬起來,再搬到一邊。
從赤日炎炎到瑞雪飄飄,除了養(yǎng)豬,鑫格所有時間都在挖池子。歷時半年,挖出了4個大水池,開挖土石500多方,用壞了15把挖鋤,13把鐵鍬,40多只土筐……鑫格用薄膜墊好水池,然后將山泉水蓄積起來!
鑫格變著法兒給自已找樂子,她常常用卡片機給那些胖乎乎的大豬小豬們拍各種照片逗樂。有時還帶著自己的吉他進豬舍“對豬彈琴”唱歌。歌聲琴聲一響,豬們便呼啦啦地簇擁到她的身邊,昂起頭靜靜地聽她演唱。
后來母豬發(fā)展多了,下起小豬患來有時達五六百個。為了好好料理這些小豬寶寶,鑫格就在豬圈上面用幾塊木板支個鋪,徹夜睡在上面,一有情況立即處理。夏季,豬糞發(fā)酵后臭氣熏得人喘不過氣來,大大小小的蚊子也死纏著她,鑫格的胳膊腿上常常都是紅包,被咬的“體無完膚”。如此,鑫格每年在產(chǎn)崽季節(jié)都要堅持在豬圈睡好幾個月。
命運并沒有垂青她
2010年夏,鑫格滿懷希望地將100頭商品豬出欄了??伤f萬沒有想到,這次賣豬不僅沒有獲得期望的收入,鑫格賣豬不賺反賠。之前手中的8萬元錢早已花光,父母抵押房產(chǎn)貸款20萬,因擴建場房和豬圈、采購飼料等開銷也所剩無幾。此時,鑫格陷人了兩難境地:如果堅持養(yǎng)下去,購飼料無經(jīng)費,豬場無法運轉;如果放棄,這么長時間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親友們都一個勁兒勸鑫格早點脫身,另謀職業(yè)。但鑫格說什么也不肯賣掉豬場,堅持要再搏一把!要將豬場辦下去,必須解決飼料問題。一連幾天,鑫格硬著頭皮找了5家飼料商賒購飼料,可人家不是婉言相拒,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譏諷。幾近絕望時,終于有一個飼料商,同意賒飼料給她。
打拼兩度春秋掘獲第一桶金
2010年整個市場豬價持續(xù)走低,鑫格的豬場面臨再度虧損。在那極度困惑的日子里,鑫格凝視山下燈火璀璨的長陽縣城蹙眉沉思。鑫格一路舟車勞頓,來到清江庫區(qū)愚人島風景區(qū),找到了退休的高級畜牧師向隆壽,請他一起研究發(fā)展新品種豬。經(jīng)過反復試驗后,命名為“內(nèi)四元”的雜交豬種獲得成功。這種豬肉質細嫩,肥瘦相間,不僅生豬好銷售,制作出的土家臘肉,市場銷售后也是好聲一片!千辛萬苦終于換來收獲的喜悅。20il年,鑫格出欄改良品種生豬1200頭,銷售額170多萬元,還清所有欠款后,還有不菲的存款;2012年又出欄980頭,銷售額140多萬元,出售臘肉1.5萬斤,創(chuàng)收40萬元,年收入再過百萬!
2011年3月的一天,一場別開生面的小豬摔跤比賽在鑫格的豬場舉行。5頭改良后的“內(nèi)四元”小豬崽挑戰(zhàn)村民們養(yǎng)的5頭小土豬,很多村民在一旁好奇地圍觀。鑫格的小豬崽幾分鐘內(nèi)就把土豬患打得掉頭跑了?!皟?nèi)四元”小豬息好!這下,村民們服了!原來,鑫格為提升山上養(yǎng)豬戶的經(jīng)濟效益,決定向村民推廣新品種豬崽,可村民們不相信,鑫格只得出此下策打消村民顧慮。
沒多久,“鑫格生態(tài)生豬養(yǎng)殖合作社”正式掛牌,招納了雞公山周邊120多戶村民為社員。在鑫格的帶動下,社員們家家戶戶著手發(fā)豬財。過去,村民一般都養(yǎng)一二頭豬自家食用,現(xiàn)在紛紛養(yǎng)殖“內(nèi)四元”新品種豬,戶養(yǎng)100頭左右的達10多戶。村民們上門學習取經(jīng),鑫格都熱情接待,主動為他們傳授技術,還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幫助配種,提供優(yōu)惠的種豬、飼料、藥品……如今,“內(nèi)四元”新品種豬熏制的臘肉很受消費者歡迎,村里每年銷售臘肉過萬斤,為村民增收30余萬元。鑫格還專門辦了教室,編寫了教材,將豬的飼養(yǎng)、防病等全過程,毫不保留地講解傳授,還到豬舍進行現(xiàn)場示范。今年3月,上海黃浦扛上撈起了上萬頭的死豬,這讓大家意識到,養(yǎng)豬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行業(yè)……為了應對這種時時都會來的風險,鑫格買了大量的專業(yè)書回來進行研讀,一心一意把自己鍛煉成—個養(yǎng)豬的行家。
蕾巖據(jù)《現(xiàn)代家庭》魏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