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對夫妻都要等這180天一遇的情人節(jié)才跟另一半示示愛,那夫妻之間的空地都該長草了吧。
180天,這塊土地上的有情人們在過完國際化的情人節(jié)之后,迎來了據(jù)說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jié)——七夕。大約從7月底開始,成都很多餐廳、酒店專門針對七夕節(jié)的套餐方案就已經(jīng)陸續(xù)敲定。套餐除了有數(shù)字聽起來悅耳的價格,還會贈送點兒附加服務,以增加有情人們用餐時的浪漫情調(diào)。連菜名都因為“情人節(jié)”做了翻新,擴展名都修正成了“.羅曼蒂克”——雖然菜大多還是以前那些菜。
這么多人嚷嚷著要過中國的情人節(jié),其實七夕跟情人節(jié)可能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在我看來,除了那種血脈噴張的“為什么我們不能有一個自己的情人節(jié)”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還在于中國人不善于表達情意,找個節(jié)日壯壯膽,才好跟另一半說那句“我愛你”。不過我想說的是,加上七夕,一年也就兩個情人節(jié)。雖然兩個節(jié)日差不多平分了一年365天,我們還是不得不說,夫妻示愛這事兒,180天太長,得爭朝夕。
說中國人不擅于表達情意,并不是什么高級黑。漢朝人張敞給老婆畫個眉,大家嘰嘰喳喳地說這哪行啊,最后連漢宣帝也過問起來。雖然這都已經(jīng)是陳年舊事了,但今天的中國夫妻在情意表達上表現(xiàn)依然不算太好。夫妻間的示愛啊浪漫啊,被一條宇宙真理打得一敗涂地:“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可以算是扼殺夫妻浪漫的特效毒藥了。
大家都覺得老夫老妻的,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招兒多矯情啊,所以都悶起等,等到情人節(jié)來了,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浪漫一回。我有一個朋友,電子電路專業(yè)出身,在一個生產(chǎn)電表的公司負責質量管控,前幾年他談戀愛的時候,我們還經(jīng)常一起琢磨用點什么花招去討他女朋友開心。最近有一年多我們不再討論類似的問題了,因為他已經(jīng)結婚生子。我沒有去揣測他內(nèi)心是不是覺得現(xiàn)在“一切都搞定了”,但是那些花招確實都已經(jīng)收起來了。不過他還是會過情人節(jié),甚至連七夕也不放過。“我發(fā)現(xiàn),女人挺吃這套的?!彼催^來教我。
想想這個問題還挺嚴重。如果每一對夫妻都要等這180天一遇的情人節(jié)才跟另一半示示愛,那夫妻之間的空地都該長草了吧。所以不管是早晨出門時吻別一下,還是偶爾開點夫妻之間的小玩笑,不管是遠行回家時帶點兒小禮品,還是偶爾戀愛時約個會看個電影。“你總得做點兒什么我的上帝,做點兒什么,真的,看在老天的份兒上!噢,天啦,真是的!”譯制片里不都這么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