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幼兒集中注意力觀察細微事物時,并不是這個物體讓他印象深刻,而是在他的注視下,表現(xiàn)他對事物的熱愛與理解。如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一朵花上有著鮮艷醒目的蛾子時,他被吸引的理由并不是蛾子的外形與顏色,而是他想探究“這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移動身體?它的顏色和花有何差異?”等等。由于孩子喜歡觀察細小事物,漸漸地,他們會發(fā)現(xiàn)物與物之間的差異性及特質(zhì),這是開啟幼兒智慧的第一道門。
觀察力不是一項單獨的能力,是和記憶、注意力、邏輯、理解力相交織的智力運作過程,其深遠的效果遠勝簡單的識字計算,訓練孩子的觀察力是童年時期的一項必須任務。
激發(fā)孩子的觀察欲望
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父母最先做的不是去強調(diào)孩子的觀察是否全面細致,而是要激發(fā)他的觀察欲望。父母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有利于激發(fā)觀察興趣的環(huán)境,因為孩子感興趣的觀察對象是以動為主的,所以讓孩子觀察的對象,要有具體、生動、活潑、好看、好玩、好聽、好嘗試等特性,才能更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
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孩子看見什么,聽見什么,觸摸什么就應告訴他什么,用簡短、清晰的語言說出事物的名稱。例如:認各種玩具、餐具、家具、小動物等,從孩子感覺事物開始,使他認識的東西越多越好。
只要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衣食住行、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日月星辰、磚瓦沙石,甚至生老病死都應當陪他們一起觀察,使他們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多,好奇心和求知欲越來越強。
有目的性地觀察
觀察是一種用心的行為,而非隨隨便便地“看”。觀察一個樓梯,你可以算它的級數(shù)、高低,光是看的話,你可能只記得它是一個樓梯。在初練觀察時,最好養(yǎng)成有意識地、有目的地觀察。針對一個平凡無常的事物,細微地觀察它所具有的特征,注意常人難以發(fā)現(xiàn)的地方。
幼兒教育研究人蒙臺梭利提出,從出生后第二年開始,幼兒不再被一些庸俗華麗、顏色耀眼的物體所吸引,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對環(huán)境中的小東西著迷,這些小東西小得常令成人忽視它們的存在。甚至可以說,幼兒是對看不見的東西感興趣,至少是對那些在成人知覺邊緣的東西有興趣。這種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從兩歲一直持續(xù)到五歲之前。
當孩子在這個階段進行細微觀察的時候,家長有意識地帶著問題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親身實踐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賦會慢慢地完整地呈現(xiàn)在你面前。你不僅會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方向,而且也會清楚地知道他獨特的天賦和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家長教給孩子用多種感覺器官參加觀察活動。例如,色彩、形狀、聲音、氣味等,需要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聞一聞,有時甚至要嘗一嘗,只有這樣用多種感覺去親自感受,才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觀察效果,留下豐富深刻的印象。
例如觀云這一浪漫活動,我們在看到云的流動時,和孩子講一講“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諺語的簡單道理,這樣不僅使孩子從中學到知識,體驗觀察的樂趣,又能促使孩子多思考,從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良好的觀察能力。
循序漸進激發(fā)
觀察,不僅要觀察其內(nèi)在本質(zhì),也要著重于發(fā)現(xiàn)事物的變化??梢岳靡韵聨追N方式循序漸進(以主題“小狗”為例),激發(fā)孩子的觀察智能。
一、觀察:和孩子一起仔細看小狗,如小狗的個頭、毛發(fā)顏色、眼睛顏色等等,并用心觀察小狗的生活方式,如小狗喜歡吃什么、一天喝幾次水、怎么尿尿等。
二、搜集:搜集有關(guān)小狗的資料,包括繪圖文字的描述等,讓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印證書本里的相關(guān)知識,甚至可以發(fā)掘書本中難以學到的經(jīng)驗。
三、預測:讓孩子學習預測小狗的行徑和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四、分析:預測之后,獲得的結(jié)果需要被分析解釋。也試著分析不同小狗的種類可能會有不同的生活行徑。
五、備檔:將發(fā)現(xiàn)的事物用各種方式表達并記錄備檔,讓孩子說出來或用文字撰寫或用圖畫呈現(xiàn),都有利于日后回憶或反復研究。
萬事萬物皆可被觀察
觀察力有兩種,一種對著外部世界,一種對著內(nèi)心世界。兩種觀察交互作用,是建立自信達觀人生的基石。而只有活在當下,才可能認真地觀察。這是我們大人需要跟孩子們學習的事情。
一、觀察自然景觀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大自然的千變?nèi)f化,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興趣和能力。如四季變化、水的各種形態(tài)、不同時間天空的不同顏色、各種植物不同的花瓣等。
二、觀察物品的用途
家里也可以隨時進行觀察力的訓練,就拿客廳來說吧,可以觀察到茶杯是盛水的,但也可以盛米、插花;墻上即可以貼墻紙,也可以掛相框或釘上木頭架;塑料杯掉在地上摔不碎,玻璃杯容易碎等。
三、觀察圖片
市面上的圖片繪本很多,專門針對觀察力的“找找看”系列可以說是琳瑯滿目,適當準備一些在家。如尋找動物的藏圖,在尋找到細微不同的對比圖片后,再帶孩子去觀察真實的動物。通過對比也是訓練觀察力的好方法。如:今天和昨天的窗戶上的灰塵有什么變化、圖片上的動物和真實的動物雖然樣子看著一樣但感覺完全不同……不僅要觀察其內(nèi)在本質(zhì),也要著重于發(fā)現(xiàn)事物的變化。
四、觀察身邊的人和事
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則更有趣,每個人不一樣的臉型、不一樣的皮膚顏色甚至不同的聲音,都會引起嬰幼兒莫大的興趣。家長還可利用每年節(jié)日里不同慶祝方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平安夜大家都有南瓜馬車,觀察記錄的同時,孩子還對節(jié)日的各種知識有了簡單的了解。
總之,持有一顆觀察的心并付諸實踐,長此以往,便可以訓練出潛意識的觀察能力,即對什么事物都會習慣性地去觀察。
媽媽分享
常和女兒“找不同”
分享人:湖光山色
每次我們挑兩幅畫面中的不同,每當發(fā)現(xiàn)答案后,她都是興奮不已、自信倍增。經(jīng)常在家和她進行觀察游戲并隨時進行描述,現(xiàn)在每當她走在街上,會自然而然地“有感而發(fā)”:春天樹葉是綠色,秋天樹葉是黃色,冬天樹葉被風婆婆吹到地上;下雨時云朵是黑色,太陽公公出來云朵是白色;這輛車牌號有1個6,那輛有2個6!
樂此不疲地玩“看看”
分享人:渡渡
兒子是觀察力極強的孩子,從他三四歲開始,我們最樂此不疲的游戲是“看看”,無論面對商店櫥窗或是自然景物,都會大喊一聲“看看!”然后大家迅速看上五秒鐘,之后閉上眼睛分別復述看到了什么。最近我不再是他的對手??磥砗⒆拥臐摿φ娴谋却笕藦姾芏啵疤崾且M行訓練。
編輯 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