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對女兒愛得手足無措,慢慢地,女兒讓我學(xué)習(xí)到,生命成長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需要我們尊重,她是個獨立的個體,她會長成她的樣子,我要做的只是給她安全感和堅定的愛。
靠著直覺也能當(dāng)好媽媽
因為出了兩本書都和孩子有關(guān),常被人當(dāng)作育兒專家,這實在是個誤會。只是因為自己是個年輕媽媽,又剛巧是個寫作者。我寫,不是因為我知道得更多,恰恰是我有太多困惑,希望通過寫來梳理自己,希望盡力去明白。換句話說,我寫,是因為不懂。
也常有年輕媽媽說,能不能推薦些育兒書籍給她們,老實說,我讀得很少,只在懷孕期間讀過一些,那個時期對即將成為媽媽既期待又惶恐,生怕自己做錯什么,所以抓到什么都像是救命稻草。而那些書現(xiàn)在看來也確實只起到安慰劑的作用。等到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就都釋然了。一個女人因為做了媽媽,她體內(nèi)的“母性”就會被慢慢喚醒,更多時候,我只是用我作為母親的天性來面對女兒。
我是因為女兒才成為母親的,我必須明白這一點。我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里分別承擔(dān)不同的使命,我給了她生命,而她讓我成為母親。從生下她那天起,我們就在共同成長 —— 一個母親的成長和一個女兒的成長。我把我的命運交給她,和她一起往前走,坦然接受她在我的人生中起到的一切影響。
懷著謙卑的心,向孩子學(xué)習(xí)
做母親會讓一個女人從生命和自然的角度去感知世界,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我想這就是所謂“接地氣”。對生命有敬畏,懷抱一顆謙卑的心,你就不會狂妄到只想去教育孩子,而不打算被孩子教育。教育一定是雙方的,老實說,我覺得我教給女兒的東西太少太少,但從她那兒學(xué)到的東西卻太多太多。
更多的時候,我這個媽媽只是在陪伴孩子,并且一邊陪伴一邊偷著樂:呀,我又從這小家伙那兒感知到這個,或者那個。是的,我是帶著一點點竊喜在注視著孩子,在抓住每一個機會讓自己成長。
前些天和女兒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她看到鄰居家院子里探出頭的枇杷,枇杷果還是綠色的,女兒問:“媽媽,枇杷怎么還不生呀?”她以為就像媽媽懷寶寶一樣,有一天要把寶寶生下來,而樹上的枇杷不能吃就是因為還沒有生。
有天她問:“媽媽,什么叫五顏六色?”“很多顏色在一起就叫五顏六色。”“那為什么不叫五顏七色、六顏八色?”哦,這可是我從來沒想過的問題。今晚喝牛奶的時候她突然停下:“媽媽,牛奶就是奶牛屙出來的嗎?”這個……
這些語言和感覺是多么美妙呀,相對而言,我們這些成年人真是愚不可及。
和女兒一起樂享“成長”
有段時間我沉溺于用手機玩微博,這個行為引發(fā)了她的好奇,只要我拿出手機,她就會一把搶過去,捏在手里一陣狂按。小孩子在自我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通常是靠模仿去感知事物,幾天過后,她已經(jīng)會用手機胡亂打電話和發(fā)短信了,我意識到,我犯了很大的錯誤。
教育的第一步,是做好自己。如果我愛玩手機,我的女兒就整天和我搶手機,如果我愛發(fā)脾氣,我的女兒就熱衷于用極端的情緒表達(dá)意愿。相反,我在一旁織毛衣,她就拿出線團坐在我身邊繞啊繞;我在做家務(wù),她就會拿著她的小掃帚跟著我比比劃劃;我?guī)缀醪豢措娨?,她也就對看電視沒有特別的渴望。
一邊養(yǎng)育女兒一邊和女兒一起成長,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是帶著任務(wù)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讓我更敏感,更完整。我愿意懷著謙卑之心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也愿意通過女兒照見自己,改變自己。我希望讓她感受到一個樂觀、獨立的母親形象,我有什么我就能帶給她什么,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快樂而安寧的生活是一種權(quán)利,也是一種義務(wù),面對女兒,我有義務(wù)活得更美好。
明星媽媽超級問答——
Q:有培養(yǎng)女兒興趣和才藝的計劃嗎?
A:沒有什么計劃,如果她有喜歡的東西,我會鼓勵她去做,也希望她能堅持,但我不會強求她做什么。
Q:女兒有讓你生氣的時候嗎?
A:有啊,當(dāng)媽的需要經(jīng)常和壞脾氣做斗爭,一般情況下,女兒做了讓我生氣的事情,我會告訴她,媽媽生氣了。她一般聽到這句話都會很重視,會盡力改正。
Q:如果女兒和別的小朋友發(fā)生了沖突,你會介入嗎?
A:一般不干預(yù),盡量讓他們自己解決,通常他們也會解決好的。要相信孩子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長也是需要經(jīng)歷些小風(fēng)波的。
編輯 F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