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本是賭場的???,可誰能想到,在中國債券市場中他們也肆意橫行著。近日,一場席卷基金、保險、銀行的債市打黑風暴正在蔓延。萬家基金的鄒昱、中信證券的楊輝、齊魯銀行的徐大祝、易方達基金的馬喜德、西南證券的薛晨,以及江海證券的張守剛等6人,因債券違規(guī)交易、利益輸送等行為,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
風暴不斷蔓延
4月11日,上海浦東的萬家基金公司有一個座位空蕩蕩,固定收益部總監(jiān)鄒昱沒有像往常一樣來上班,并徹底與公司失去聯系。此后5天里,一切也都靜悄悄的。直到4月15日下午2點,萬家基金旗下的“萬家利B”突遭大筆賣單砸盤。僅半小時內,“萬家利B”重挫2.84%,創(chuàng)出2011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這一離奇現象立即引發(fā)市場高度關注。隨后有消息傳出,鄒昱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鄒昱是公募基金界首批“80后”基金經理,曾被認為是“希望之星”。2006年復旦大學碩士畢業(yè)后,他先入職南京銀行,而后投身公募基金行列。2008年加入萬家基金,至2013年初,鄒昱已領導著近20人的投資團隊,直接掌管的資產超過250億元。據中國證券報4月17日消息,鄒昱被查,可能是因為其在2009年曾有過違法違規(guī)行為,并且可能牽涉到銀行間債券市場。
打黑風暴的導火索,就這樣被萬家基金點燃了。一天后,萬家基金在其官網上發(fā)表聲明證實,鄒昱因個人行為正在被公安部門調查。但同時稱,目前沒有針對公司和其他員工的相關事件調查,鄒昱任職期間,也未發(fā)現違規(guī)行為。
幾乎同一時間,市場又曝出,有“債券之王”之稱的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執(zhí)行總經理楊輝,因涉嫌債券市場利益輸送被調查。中信證券證實,一個多月前,楊輝已經被公安機關帶走。作為業(yè)內的“老人”,楊輝口碑不錯。同行稱,他為人謙遜、彬彬有禮,工作中以研究見長,事業(yè)蒸蒸日上。如今出事,實為可惜。
打黑之火繼續(xù)蔓延。4月17日,行業(yè)再次傳出齊魯銀行金融部徐大祝被公安機關拘留的消息。僅兩天后,易方達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馬喜德因涉嫌職務侵占,被湖南地方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事件被曝光。易方達公開披露,2008年3月到12月期間,馬喜德先后200余次操縱債券買賣,獲利4900萬元。其中一次違規(guī)操作涉嫌損害易方達旗下基金利益,金額為117萬元。
同樣是4月19日,西南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薛晨因涉嫌債券違規(guī)利益輸送被帶走。財新網報道稱,薛晨早在2012年下半年已被調查,至今未歸。
被曝出的還有江海證券的張守剛。今年初,時任江海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的張守剛被調查。年僅30出頭的張守剛個性張揚高調,開保時捷,住西山別墅。平時喜歡結交人脈,并靠此達成交易,且交易數額不菲。
針對近期曝光的多起債市案件,公安部、央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皆已介入調查。從不到10天里曝光的6名落馬的金融大佬身上不難發(fā)現,這些人都有這樣的共同特點:有巨大的人脈,可以在債券發(fā)行的一級市場得到優(yōu)質債券;更有巨大的能量,深諳市場游戲規(guī)則,可輕松游走于銀行、券商之間,操縱部分價格獲利。
市場風聲鶴唳
聞言高管被查,相關公司爭相與他們撇清關系。
對于鄒昱被抓,萬家基金緊急表態(tài):鄒昱是因個人行為被公安部門調查的。而中信證券干脆將楊輝除名,并稱楊輝接受調查系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對于薛晨,西南證券稱,其違法交易是2008年至2009年在國海證券任職期間發(fā)生,與西南證券無關,而國海證券立即辯解稱,無法證明薛晨的違法行為發(fā)生在其就職于國海證券期間。對于張守剛,江海證券也稱相關事件發(fā)生于其在本公司就職前。
但市場根本不認賬。面對債市危局,市場驟然風聲鶴唳,機構迅速出逃,一度造成債市密集拋壓,價格劇烈波動,上述“萬家利B”突遭大筆賣單砸盤,就是這個原因?!凹壹叶加斜悔H回的債券基金,只是多少不同罷了?!鄙虾R患一鸸矩撠熑朔Q。據羊城晚報消息,為了應急,不少基金公司負責人開始對機構客戶登門拜訪,力求穩(wěn)定機構投資者,說服他們不要“雪上加霜”。
另有分析稱,4月23日的股市大跌也和債市風暴聯系緊密。華訊投資表示,市場擔憂此輪嚴厲監(jiān)管行動會深入股市,不少資金因此提前出局。但也有分析認為,債市風暴長期將利好股市,因為出逃的資金將流入股市。
普通投資者何去何從
“我手頭持有債券基金,會不會也中槍?”“現在是不是該贖回?”“還是迅速抄底?”……面對不斷曝出的黑幕和市場的波瀾起伏,信息不夠靈通的普通“基民”心里更是惴惴不安。
在上述案件中,對于馬喜德涉嫌損害易方達旗下基金利益獲取117萬元,易方達總裁劉曉艷公開表示,公司或將根據法院認定,對相關投資者進行賠償。對于楊輝的涉案,中信證券內部人士對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表示,該事件確實跟公司沒有關系。但若投資人因此受連帶損失,公司肯定也會賠償。該人士還強調,現在購買中信證券的相關產品,不用擔心會受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彌補普通投資者方面,國外有些經驗值得借鑒。比如,先對相關損失進行具體責任分析,若投資者屬于被操縱和誤導的,損失應由責任主體來賠償;若是投資者自身的原因,則需自己承擔。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張遠忠律師表示,如果今后調查結果表明投資者利益因此受損,除刑事和行政處罰外,還有必要對相關責任方進行民事追責和追償。但也有律師指出,目前“基民”想索賠還不是時機,因為索賠要有證據證明該基金經理行為對資金造成損失。比如,若能證明基金公司延遲披露案件進展,并給自己帶來損失,就可以向公司索賠。
讓陽光照進債市
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有兩個,一個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一個是交易所的債券市場。前者是金融機構間的債券交易,主要側重“批發(fā)”,后者則偏向“零售”。銀行間市場是一個封閉的市場,更是一個熟人的市場,卻占據我國債券95%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這里難免滋生各種潛規(guī)則,成為違規(guī)事件的高發(fā)地。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告訴記者,債市違規(guī)操作主要利用了“老鼠倉”。債市“老鼠倉”斂財的本質與股市相似,主要利用人脈關系進行利益輸送。
目前銀行間市場的投資者賬戶分為“甲類戶”、“乙類戶”和“丙類戶”。甲類戶的開戶人為商業(yè)銀行,乙類戶一般為信用社、基金、保險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丙類戶則大部分為非金融機構法人。設計推出丙類戶的初衷是促進市場活躍,但隨著債券市場的發(fā)展,一些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開始在外開設丙類戶,借機向關系人違規(guī)輸送利益。丙類戶是這次債市打黑風暴中的關鍵詞,目前在查的債市案件中,犯案者幾乎都利用了自己或家人開設的丙類戶與機構做對手交易,牟取不當利益。
隨著越來越多的黑幕被曝光,如何治理債市亂象成為當務之急。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根本上是要從體制上消除利益輸送產生的溫床,改變因交易場所、交易制度與監(jiān)管割裂帶來的機制弊病。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債市黑幕的存在既有規(guī)則本身的因素,也有市場環(huán)境的因素,更與個人瘋狂追求私利而踐踏規(guī)則有關。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存在制度和監(jiān)管的漏洞。而中國證券報的社評則表示,債市屢屢出現違法違規(guī)行為,其根本癥結在于市場透明度不夠。對于債券市場的正本清源,應當不僅僅停留在一兩次專項治理的“治標”上,而應建立長效的“治本”之策,讓加強監(jiān)管、提高市場透明度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