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一位專責照料臨終病患的澳大利亞護士整理了病人們的最后遺愿,排名前三的是“沒有勇氣追求夢想”、“為了工作錯過孩子的成長”、“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
日本臨終醫(yī)療專家大津秀一在和1000位病患訪談后,于2009年寫成了《死前會后悔的25件事》一書,在心理篇的部分,最容易讓人生感到遺憾的就是“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實現(xiàn)夢想”。
在美國,有“企業(yè)創(chuàng)新大師”之稱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并沒有機會接觸臨終病患,但他以自己在短短3年之內三度重病、三度“臨終”的人生體悟,搭配窮盡一生心力鉆研的企業(yè)理論,寫成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此書2012年5月在美國出版之后,迅速成為暢銷書,也在短時間內獲得《彭博商業(yè)周刊》、《福布斯》、《紐約客》雜志及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的大篇幅報道。
與死神擦身而過讓創(chuàng)新大師人生轉念
克里斯汀生曾被專業(yè)媒體喻為“商業(yè)界50年來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1997年以《創(chuàng)新者的兩難》一書提出“破壞式創(chuàng)新”概念,顛覆全球企業(yè)思維;他曾在30歲時擔任白宮學者,對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提供決策意見;他的身高有2.02米,一雙手掌大得夸張……
但在2009年,當克里斯汀生被醫(yī)生宣布罹患淋巴癌,這位哈佛商學院的重量級學者,在那一瞬間,也不由得亂了方寸。
“在醫(yī)院里,我就這么跪了下來,試著和上帝說話。我告訴他,如果希望我換個角色,為這世界做些新的貢獻,我愿意;要不,我也可以繼續(xù)鉆研商業(yè)理論??傊揖褪遣荒茈x開我的妻兒。”沒過多久,他實現(xiàn)了自己對上帝的承諾。2010年6月,經(jīng)過化療的克里斯汀生重返自己任教的哈佛商學院,受邀對當年度的畢業(yè)生演講,演講題目就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用他過去所熟悉的商業(yè)理論,套用于人生問題,得到新的探索和解答。
這是一場極具影響力的演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演講內容就已成為哈佛商學院網(wǎng)站里點閱率最高的文章。但在此時,克里斯汀生卻又遭遇了另一次的人生劫難。
2010年7月18日清晨,他中風了。他的大腦壞死了1/4,語言能力幾乎完全喪失,一度,他能夠說出的詞匯,比他不到8歲的小孫女還少。
“3年之內,我經(jīng)歷了心臟病、癌癥、中風,幾度走過死亡邊緣,回頭來看,這其實是很棒的經(jīng)驗,因為它們逼得我重新思考人生?!?011年初,語言復健已有進展的克里斯汀生接受媒體專訪,他的講話速度還是有些緩慢,偶爾,某些單字到了嘴邊卻說不出口。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終于必須在天堂的入口和上帝‘面試’,他會問我什么?絕不會是我的薪水有多高、頭銜有多漂亮……他應該會質問,上天給了你這么多天賦,那么,又有多少人因為你的天賦而過得更好?”
三個大哉問讓自己不再有遺憾
這是克里斯汀生決定動手寫書的起點,“我希望更多人重視這個問題,而不只是哈佛商學院的畢業(yè)生?!彼f。
在書中,克里斯汀生歸納出衡量人生的三個大哉問,這三個問題,它們分別是“如何找到工作熱情?”、“如何維持家庭圓滿?”、“如何堅守原則正直一生?”
克里斯汀生首先對“如何找到工作熱情”提出解答??死锼雇∩J為,多數(shù)人會從薪水高低來評估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沒錯,好的薪水會讓你‘不討厭’這份工作,但商業(yè)理論已經(jīng)證明,即使員工‘不討厭’也不代表他們就會愛上這份工作。人的一生,多數(shù)時間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不喜歡的事,終會漸漸失去自我;而失去自我的人,遑論幸福?”他強調,降低“薪水高低”對你選擇工作時的影響力,相反的,盡可能從“個人興趣”來思考事業(yè)方向,才不會在面對“人生期末自評報告”時,為了“不曾勇于追夢”而造成人生遺憾。
對于家庭的經(jīng)營,克里斯汀生搬出了企業(yè)經(jīng)營當中的資源分配理論,“經(jīng)營者往往會把資源放在短期能夠看見成果的地方。偏偏,經(jīng)營家庭不會短期見效,你通常要到20年之后,才會看到自己對孩子教育的成果。”他的大兒子馬修則說明了克里斯汀生是如何將更多的時間資源分配給家庭:“成功的人,大概都是早出晚歸,我爸爸不是,他是非常非常早出,所以可以早點回家?!瘪R修回憶,成長過程中,爸爸總會趕在太陽下山之前就回到家,帶著孩子打籃球。如今,馬修已是一家避險基金的負責人。
在克里斯汀生所提出的“人生三問”里,最后一項,最為特別:“如何正直一生”,這個問題為何重要?
在2010年的哈佛商學院畢業(yè)生演講中,克里斯汀生特別舉了他的幾位同學為例:“哈佛商學院的同學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人好、聰明、努力,成為能源大廠安然(Enron)的執(zhí)行長,但最后卻因詐欺入獄;我在牛津大學的同學,有人涉及內線交易,有人與未成年少女發(fā)生性關系而入獄。”
面對誘惑能否斷然拒絕對人生有重大影響
人生憾事里,最嚴重而無法彌補的就是失去自由,“人會走上這條路,其實和鼎盛的企業(yè)走向衰敗有些類似,都是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笨死锼雇∩忉?,人生和企業(yè)的經(jīng)營,都是一連串綿密的“決策”所構成,也因為選擇的機會很多,面對誘惑時,“人們會想,只是破例一次,應該無傷大雅,下不為例就好了?!钡麖娬{,“只要破例一次,你就成了沒有原則的人,慢慢的,你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工作是不是快樂?家庭是不是圓滿?品德是不是正直?這是克里斯汀生過去衡量自己人生的尺標,而現(xiàn)在,他有了新的尺標:“我影響了多少人的人生?”(摘自臺灣《今周刊》)(編輯/袁紅)
衡量人生的三把尺
美國創(chuàng)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經(jīng)過三次重病后,將其生命體悟寫成《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書中提出“人生三問”,并且提出他的解答。
工作
如何找到工作熱情?
你醒著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你不喜歡的事,難道不覺得這樣的妥協(xié)使你漸漸失去自我?
對工作“不滿意”的反面不是對工作“滿意”,只是“不厭惡”。
做一件事若是發(fā)自內心想要去做,這就是動機;而動機才是工作的熱情之火。
如果你找到喜愛的工作,你將沒有一天覺得自己在工作。
家庭
如何維持家庭圓滿?
在家庭生活投資時間和精力所得到的回饋,當然不如職場的成就那么顯而易見;但,只有家庭生活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
要擁有融洽的伴侶關系并非找到可以讓你快樂的人,而是你愿意努力讓你愛的人高興。
我父母給我最好的禮物,并非他們?yōu)槲易隽耸裁?,而是他們沒為我做的。
人生
如何堅守原則正直一生?
“下不為例”的想法像黑洞,會把你吸引進去,讓你看不到最后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抗拒“就這么一次,下不為例”的誘惑,其實是我一生最大的決定。
你應該要能回答: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