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近日揭曉。今年獲獎的“無厘頭”研究包括:
劫機者陷阱
今年的安全/工程獎獲獎者發(fā)明了一種防御劫機的陷阱:當劫機者被陷阱捕獲之后,會被直接打包,然后帶著降落傘和定位裝置被扔下飛機。
這項發(fā)明的運作方式是,一旦發(fā)生劫機,駕駛艙會立刻升起一道屏障,把駕駛艙的前后隔開,后部成為陷阱,機艙兩邊的地板收回,露出下面的大洞。劫機者掉進大洞后,被捕獲在隔離艙內。接下來,隔離艙會從擲彈口被丟出去,上面附有降落傘和定位裝置,可以保證劫機者能活著抵達地面。
洋蔥為什么“催人淚下”
在生活中,很多人切洋蔥都會流淚;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洋蔥釋放出的這股濃烈的氣體究竟是什么?它為何會使人流淚?這種氣體對人體是否有害?今年另類諾貝爾獎的化學獎就頒給發(fā)現(xiàn)其中奧秘的一位日本學者。
最初,人們一直以為洋蔥中的催淚因子只是由一種單獨作用產(chǎn)生。直到2002年,日本學者發(fā)現(xiàn)洋蔥中還存在另一種關鍵酶,這種酶也影響洋蔥催淚因子的產(chǎn)生。
研究表明,完整的洋蔥細胞中含有一種烷基半胱氨酸硫氧化物(ACSO),切洋蔥的時候,洋蔥細胞受到外力作用破碎,液泡中的蒜氨酸酶就會獲得與ACSO接觸的機會,并將ACSO水解成硫代丙醛-S-氧化物,同時,還生成丙酮酸和氨。其中,硫代丙醛-S-氧化物就是導致人眼睛流淚的主要成分,它也被人們稱為催淚因子。
這些水解產(chǎn)生的物質有熱辣味并使嘴唇有灼燒感,由于其具有揮發(fā)性,它還可以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經(jīng)末梢,人體則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命令淚腺分泌淚液,把刺激性物質沖走。
這就是洋蔥使得人們情不自禁流淚的原因。
仰望星空,低頭滾屎
你或許以為屎殼郎只會埋頭眼前,實際上它們異常地關注天空。來自南非和瑞典的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屎殼郎會利用銀河進行定位,這也是已知的首個動物依靠銀河而不是星星辨識方向的例子。他們因此獲得了今年的生物/天文學獎。
研究人員表示,雄性蜣螂,也就是俗稱的屎殼郎,會在銀河輕柔星輝的指引下,滾著屎球沿直線前進;但在陰天時,它們會失去這種能力,只能轉圈圈。而在天文館里,在完整的模擬星空下和在只顯示一條彌散的銀河時,這些蜣螂都能好好地走在直線上。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對蜣螂來說,并不是所有的光源都同樣有用,比如當月亮和銀河同時出現(xiàn)時,它們只會利用其中的一種。而且,這種對光源的利用偏好對每一只屎殼郎來說都是不同的,這意味著,屎殼郎的這種能力并不像想的那樣天生固定。
月球上的水上漂
2013年另類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頒給了幾位意大利科學家,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人有能力在池塘的水面上飛奔而不沉下去——前提是,如果這些人和那個池塘都存在于月球上的話。
在武俠小說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武林高手腳踩水面凌空而過。這種“水上漂”的神功到底是否確有其事?
科學家發(fā)現(xiàn),讓人們實現(xiàn)“水上漂”的核心在于減輕體重。當然,他們之所以這樣說并不是讓人們減肥,而是假設在更小的重力環(huán)境下研究這個問題。他們提出的研究條件是,讓人穿著相對較小的腳蹼(不到0.1平方米),在較弱的重力環(huán)境下(大約是地球重力的20%),再采用特定的踩水動作,讓水面支撐起人體的重量。
為了證明理論的可行性,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模型,并最終證實,如果人在月球重力環(huán)境下(0.16倍地球重力加速度),每秒踩水1.7次,是可以在水面上奔跑的,不過這個人的體重不能超過73千克,否則還是會沉下去。
此外,他們還發(fā)現(xiàn),人踩水的頻率和踩水的速度與重力環(huán)境無關。因此,就算真的到了月球上,人們依舊可以使用實驗中的踩水方式。
醉酒者更自戀
今年的心理學獎頒給一位法國心理學家,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人們在喝酒以后會認為自己更有吸引力。
這位法國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酒鬼們身上的酒精含量與他們自認為的吸引力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酒喝得越多的人越認為自己有魅力。
為了尋找真相,這位心理學家對86位法國男性進行了一項更加全面的實驗。實驗分為兩組,一組參與者每人喝下相當于6小杯伏特加酒精量的酒,但他們中有一半被告知喝下的是含酒精的薄荷檸檬味飲料,另一半則被告知喝下去的是一種不含酒精但是有酒味的飲料;另一組參與者每人喝下了一杯不含酒精的薄荷檸檬味飲料,他們中有一半被告知喝下去的是含酒精的飲料(研究人員在這些人的酒杯上沾了些酒,使飲料聞起來有酒味),另一半則被告知自己喝下去的是不含酒精的飲料。
在參與者喝完飲料、酒精開始發(fā)揮作用后,研究人員請每位參與者在攝像機前為這家虛構的飲料公司的產(chǎn)品拍攝一小段廣告。隨后,研究人員會給每位參與者播放他們拍攝的廣告,并請他們評價自己的吸引力程度。
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認為自己喝過酒的參與者——不管喝的是不是真酒——對自己的吸引力程度評價要高于那些認為自己沒喝酒的參與者。也就是說,并不是酒精使人認為自己更有吸引力,而是認為自己喝了酒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人們對自身吸引力程度的評價,盡管提升的程度非常有限。
但事實并非如人們感覺得那樣。由22名大學生組成的評審團在觀看了上面這組參與者拍攝的廣告后,并沒有認為那些自認為喝醉酒的人更有吸引力。所以,以為自己喝醉后更有吸引力的想法,完全就是幻覺。
為什么人們喝醉后認為自己變得更有吸引力呢?研究人員認為這也許和酒精在人們心中的隱喻有關。如果人們腦中習慣性地把“酒精”和“吸引力”聯(lián)系在一起,一旦喝了酒后,就會更容易產(chǎn)生與“吸引力”有關的想法。
聽歌劇老鼠壽命長
本次的醫(yī)學獎由日本醫(yī)學家獲得。他們研究發(fā)現(xiàn),對老鼠進行心臟移植,移植手術會因排異反應而失敗,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老鼠往往只能存活七八天;但是,如果讓術后的老鼠連續(xù)聽一周的音樂,如《茶花女》和莫扎特的曲子,可以減少排異反應的發(fā)生,將它們的存活時間分別提高到20天以上,個別實驗鼠甚至可存活80天以上。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并非所有的音樂都有這種效果,“新世紀音樂”類型的樂曲和多個頻率的單一聲音都沒有起到明顯作用。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