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shù)本周前四個交易日呈現(xiàn)窄幅震蕩形態(tài),雖然于7月18日向下跳空陰線,但因為收盤還未報收于7月11日放量中陽線的最低點以下,所以仍然屬于區(qū)間震蕩形態(tài)。
預期市場將會在7月19日或7月22日最終確認一個下周的運行方向。筆者傾象性的意見還是向下。下周整體是一個下降后反抽的走勢,通俗的說法即是一個先抑后揚的走勢。
結構:一、2444點的下跌走三浪(ABC)結構,則1850點具備下跌結束的情況,即始于1850點的反彈同樣是一個三浪(ABC)運行結構。其中,子浪結構上2092點屬于某子浪的第一浪結束點。二、2444點的下跌走五浪結構,則1850點僅是其中第三浪的結束位置,1850點的反彈式上升僅是針對2334點到1850點下跌484點的一個反彈式上升。其在大結構浪形中屬于第四浪,后面還會有一個五浪下跌,將會跌破(大概率)1850點。從而開啟一段中期大級別反彈。
筆者傾象性的是第二種可能性。主要原因如下:
1、2334點到1850點的下跌速度極快,16個交易日下跌484點,平均下跌速率在30.25點/交易日;相比較2444點到2161點的第一段下跌283點來比較,其下降角度比較陡直,1850點驟然成為極值低點的可能與1949點比較起來相對要小很多。
2、2092點是2334點到1850點下跌484點的一個半分位,屬于比較重要的阻力位。根據(jù)此反推,可以看到1850點開始的上升是2334點下降反彈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此反推是否成立,需要確認反彈是否于2092點結束了。
3、 筆者在2013年元旦期間提出的7月15日前后的日線時間點,從市場實際運行走勢看,7月15日的2076點是屬于次高點性質。當然考慮到計數(shù)誤差等,也可以勉強說7月12日(11日)也歸于此時間節(jié)點誤差范圍內。
4、 分時看盤的角度看,1850點并沒有什么帶結構的分時底部結構出現(xiàn),所以成為重要中期極值低點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時間:7月份重要的日線時間還有7月29日。8月份重要的日線時間為8月13日、8月22日和8月30日。根據(jù)對前面中期結構的劃分,筆者將7月29日的時間定義為下降途中的子浪反彈高點可能要遠大于下降途中的子浪低點。即7月29日到8月13日仍然是一段下跌趨勢,其可能性要遠大于是一段反彈式子浪上升。另一種可能則是反過來運行,即市場持續(xù)下跌到7月29日,然后再反彈到8月13日。此種可能筆者排在次選項當中。暫不多論,到了時間注意觀察即可。中期的下半年重要時間在2013年9月17日一線處。不多贅述!
空間:市場如果繼續(xù)向上突破2092點,則首先必須突破2066點一線的阻力,突破了2092點則需要上看2150點前后的強阻力位;突破了2161點,則可確認1850點的反彈是中期大波段反彈。2006點一線是重要支撐位置,如果破掉了則可繼續(xù)向下看1950點一線、1830點前后和1780點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