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踐研究法分析當前體育課對體育場地器材布置和開發(fā)使用的狀況,探索場地器材布置和使用存在的誤區(qū),并以實際案例分析,找出問題,尋求對策,避免在場地器材的開發(fā)使用中走入誤區(qū)。
關鍵詞:場地器材;使用;誤區(qū);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0-0074-01
一、注重視覺美觀,脫離學生練習實際
現(xiàn)狀:此狀況多見公開課、評優(yōu)課,為在視覺上留下耳目一新的第一印象,創(chuàng)造各種新穎的場地布置和器材功能,牽動觀課者那根創(chuàng)新的神經(jīng),但是否有利于量和密度提升卻有待商榷。教師過多將精力放在觀賞性上,忽略教學重點,脫離教材和學生實際,在隊形和器材使用上耗費精力和時間,同時,學生也容易被外在美觀所吸引,忽視技能學習,降低效果。當然,筆者并非反對場地器材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應先考慮教材和學生實際。
分析與對策:新課程的推進,注重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學習。很多一線教師由于對新課程理解的偏差,過多關注組織的外在形式,錯誤理解成教學方法、場地器材布置、練習隊形的新穎即為創(chuàng)新,忽略學生練習這一核心。為此,創(chuàng)新的同時,應重點關注練習的次數(shù)、時間和對重難點的突破,因為,任何形式的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都應圍繞知識、技能、能力的獲得這一主題,脫離這些,創(chuàng)新也就變得華而不實了。
二、應用形式單一,忽略器材潛在功能
現(xiàn)狀:在平時體育常態(tài)課上,多見場地器材準備千篇一律,應用形式單一,沒有充分挖掘場地器材潛在的多樣功能。同一教材的教學總是在同樣的場地上,以千古不變的器材進行重復式的教學,甚至有的教師在教授不同教材時,也總是以那一兩片慣用的場地和還算熟知的寥寥幾件器材,進行著任務式的教學,暫不論學生的學習收獲有幾何,僅就重復和缺乏新奇而言,學生的興趣也將蕩然無存。
分析與對策:第一,教師缺乏職業(yè)責任感。這是必備的職業(yè)道德和準則,很多教師沒有從教學和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怕動腦筋、缺乏創(chuàng)新,固守自己一小片“天地”,沒有充分挖掘場地器材的潛在功能。第二,教師缺乏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素養(yǎng)。這是豐富課堂色彩,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具備該項素質的教師,在教學中總能想別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充分利用場地每一寸價值,開發(fā)器材每一點用途??傊灰處熜拇鎸W生,腦思教學,課堂一定會綻放出別樣光彩。
三、場地器材條件,不合組織教法特點
現(xiàn)狀:體育課需特殊場地和器材。但在課堂中,不可能做到理想化,尤其在中小學階段,操場小、器材少,但很多教師依然采用著理想化的教學方式,這就造成了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沒做到因地制宜,學生練習得不到保證,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分析與對策:第一,教師沒吃透教材,缺乏實用的教材教法,針對場地具體情況沒有變通,沒有依據(jù)教材特點選用合理的器材。第二,體現(xiàn)在教師的職業(yè)精神上,面對現(xiàn)實困難,只會埋怨條件太差,不能提供最優(yōu)硬件設施,而不從自身考慮,克服困難,巧妙設計,這是典型責任趨避心理,導致學生達不到理想的量和強度。因此,作為教育者,在教學中,困難在所難免的,只要我們有心、用心,肯定會在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價值。
四、注重器材開發(fā),忽略器材本質特性
現(xiàn)狀:新課程推進下,引入了一系列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新穎器材,替代原始器材,只為課堂綻放光彩。但很多替代器材的開發(fā)卻背離了原始器材的本質特性,不能有效促進技能和體能的發(fā)展;甚至,有的教師自始至終用開發(fā)的新器材取代原始器材,從組織和安全性考慮有所改進,但就學生的學習、練習量和強度而言作用不大。
分析與對策:第一,教師對教材鉆研不深,新課標強調四維目標,除了技能之外,還有體能和心理及品質,很多看起來“笨重”、富有挑戰(zhàn)性和危險性的器材,有其獨特的功能,能有效發(fā)展學生體能和品質。第二,未從學生角度分析,忽略教材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過多考慮安全、紀律,影響實際收獲。所以,開發(fā)器材的使用應合理、適度。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葉春杰.體育教學中合理安排場地器材問題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