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運動后,魯迅是第一個提倡圖書裝幀并且在自己書籍中付諸實踐的作家。本文從魯迅先生的書籍裝幀藝術的風格理念、視覺要素、時代背景以及對圖書裝幀設計思想所作出的貢獻等方面作了剖析,站在歷史背景下客觀地分析魯迅的圖書裝幀設計理念風格以及對圖書裝幀設計思想的貢獻。
[關鍵詞]魯迅 圖書裝幀 設計思想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魯迅先生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還是一位敢于提倡圖書裝幀設計并在自己書籍中付諸實踐的作家。
一、魯迅圖書裝幀的設計思想
(一)圖書裝幀的民族性
中國很早以前就有文人作書的傳統(tǒng),私家藏書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而最早的裝幀藝術家當然是晉朝的顧愷之,張華文學作品《女史箴》中的插圖《女史箴圖》就是他創(chuàng)作的。后來又出現了宋代的李公麟,清代的改琦,現代的黃賓虹等人。每個朝代都有私家作書的文人,而近現代書籍裝幀方面的大家更是數不勝數,但是魯迅先生是最具開拓地位的裝幀藝術家。
魯迅提倡大眾文學和大眾美術,他十分憎惡封建束縛對人們思想的桎梏。他的骨子里透著反叛和革命的精神,受到當時斗爭形式以及自身深刻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高水平的文學修養(yǎng)和美術修養(yǎng)的影響,他在圖書裝幀領域的設計方式必然也會隨之改革和創(chuàng)新。
魯迅不僅是一位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英勇斗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者,更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魯迅注意到 “民族性”這個根本問題,他認為的民族性,其實是指藝術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梢哉f,從魯迅開始,圖書裝幀設計的工作者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方式上做了無數次的嘗試。中國的圖書裝幀設計要想走向世界,始終都要將中國民族的共同文化作為基礎,要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只有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運用到圖書裝幀設計當中去,才能讓中國的圖書裝幀藝術發(fā)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魯迅為什么欣賞陶元慶的作品?因為在他看來,陶元慶可以將外來文化和民族傳統(tǒng)的關系處理得很和諧,并且他本人也在積極倡導藝術的民族化。比如他愛好收集中國古代的拓片,并應用到書籍設計中,他在童話集《桃色的云》中采用的漢代畫像中云彩的圖案,就展現出了鮮明的民族特點。這種民族化的追求,更加啟迪了后來者對民族化的重要性認識,使得民族化的表達在書籍設計中得到傳承。
(二)圖書裝幀的時代性
魯迅在做圖書裝幀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開創(chuàng)性地吸取了西方有益的文化,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不少成功的圖書裝幀設計作品。由于魯迅早年留學日本,他對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和歐洲繪畫都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融合了不同西方藝術流派和日本浮世繪風格的作品在他的書籍設計中極多,這些作品體現出了鮮明的融匯性和時代性。
魯迅生活在一個深受西方外來文化刺激和外來審美理念影響的時代,經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洗禮,西方文化和審美價值猛烈地沖擊著中國社會,西方文化的思潮正如泉涌般向中國涌來,人們的觀念也由此發(fā)生改變。西方文藝的進入,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對抗與并存的態(tài)勢。由于中國特定的文化背景、經濟發(fā)展因素等形成了中華民族特定的心理素質和審美心理,這與歐洲、美國抑或是日本都有差異。
(三)圖書裝幀的藝術性
藝術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說魯迅的圖書裝幀設計作品,差不多任何一件都有著自身的藝術性,這也不為過。魯迅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說是一件具有深刻內涵的藝術品,他在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靈魂的同時借鑒西方文化的精華,使自己的每件裝幀設計作品都有著濃厚的藝術氣息。所謂藝術性,就是把文字、圖像以及色彩進行巧妙的組合,使得設計內涵豐富。魯迅先生憑借自己多年來審美心理和審美品味的積累,通過親身的認真實踐,把圖書的裝幀設計工作看作是一門藝術,最終成就了自己在圖書裝幀設計中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四)圖書裝幀的整體性
魯迅的圖書裝幀設計與他的封面裝幀風格一脈相承,這與他在設計時總是從整體入手,細致入微、仔細推敲的設計習慣有關。他對于一本書的關心,并不是只在于這本書的封面。為了能讓自己所設計的裝幀封面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魯迅不僅會對圖書內容進行精心的???,同時也非常注意讓這本書從內容到形式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在圖書的裝幀設計的過程中,無論是插圖、封面、題字、裝飾版式,還是紙張、裝訂、書邊切,抑或是標點位置的大小,魯迅都會進行非常仔細的研究。
二、魯迅對圖書裝幀的貢獻
(一)魯迅對現代圖書裝幀的影響
雖然中國現代圖書裝幀的發(fā)展并沒有像歐洲新藝術運動那樣浩大的聲勢,但是它也見證了中國人在圖書裝幀領域走過的每一段路程,魯迅先生無疑為這段路程做了非常重要的鋪墊。由于文學的快速發(fā)展,現代圖書裝幀也隨之發(fā)展起來。新文學就是以魯迅作品為奠基的,他的文學思想、圖書裝幀設計風格和他的藝術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很多圖書裝幀設計者。例如傳統(tǒng)風格、裝飾風格、文學的象征性等都是在魯迅的涉獵和感召下形成的。如果說在當時的文人裝幀設計中的設計風格具有無意識性,那么魯迅的圖書裝幀設計可以說是有理性意識的。因此,走“民族”還是“世界”的藝術道路,不重要,能夠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回望過去、審視現在、探知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二)魯迅圖書裝幀藝術在現代的啟示
圖書裝幀的設計轉型處在一個中國文化向社會轉型的時空環(huán)境中,魯迅先生在圖書裝幀設計領域最大的貢獻就是他關于民族化問題的探討。作為圖書裝幀的設計者,不僅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還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對于當代圖書裝幀設計者們來說,魯迅的藝術理論是值得進行深刻思考的。
色彩是最能夠打動讀者的書籍設計語言,雖然個人對色彩的感覺不同,但對色彩的感官認識是相同的。因此,色調的設計一定要與書籍內容的基本情調相匹配。 魯迅在圖書裝幀方面的貢獻無法替代,他對現代圖書插畫的實踐、在中國書籍設計中對現代設計風格的影響以及書籍裝幀中對版畫風格的應用,這些方面都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書籍裝幀發(fā)展中無法取代的地位。
(作者單位:江蘇廣播電視大學)
[1] 張杰.魯迅其書[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
[2] 王金迪.論魯迅的書籍裝幀藝術及其對現代書籍裝幀的影響[J] .東北師范大學,2006.
[3] 邱陵.書籍裝幀藝術簡史[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4] 羅小華.中國近代書籍裝幀[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5] 楊希之.魯迅思想面面觀[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6] 黃崇超.論中外書籍裝幀設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