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少兒圖書的細分市場中,兒童百科全書已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特點是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版面構筑活潑生動的講解方式,對兒童進行各類基礎知識的傳授。與成人百科相比,兒童百科的圖文處理是其顯著特色所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兒童百科的風格。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的兒童百科全書可根據(jù)舶來與否大體分為兩大類:國內(nèi)作者原創(chuàng)的兒童百科全書和國外知名出版社引進的兒童百科全書。雖然兩者在動銷品種上基本各占半壁江山,但是在零售市場的銷量方面,本土原創(chuàng)百科還是略勝一籌。筆者在此基礎上對兒童百科全書的圖文處理進行初步探討。
西方理念視覺先行
作為百科類工具書,國外兒童百科的傳統(tǒng)編纂方式也如同成人百科一樣,多采取以字母排序編纂條目的傳統(tǒng)方式。既然條目成為主體,那么圖片自然就處于輔助地位,“配圖”之說由此而來。但即使如此,條目敘述也相當簡明有趣,配圖也是大量采用生動精美的彩圖。例如,英國Dorling Kindersley公司(以下簡稱DK公司)出版的《階梯新世紀百科全書》,雖然全書全部條目按英文字母順序編排,給讀者造成的一定的閱讀困難,但是其條目配圖依然震撼了許多讀者。讀者從中感受到各種實景圖以及模型圖、手繪圖、示意圖、剖面圖、步驟分解圖片的魅力,也接觸到了DK公司白色背底的圖片處理模式。事實上,這種白色背底模式不但DK公司沿用多年,而且也為許多中外兒童百科全書所接受。再對比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引進的《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其英文版序言就專門對“照片和插圖”進行了說明:“新版保留了初版最理想的照片,還增加了500幅。新照片都是從世界各地的圖片經(jīng)銷處、博物館、美術館搜羅的。新版也更換并增加了許多插圖?!笨梢娖鋵D片的重視程度,并不因全書主體是條目而放松對圖片的要求,而這些國外傳統(tǒng)兒童百科的精美程度由此也可以想象。所以后來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手段的發(fā)展,其對圖片的處理技術也日益精湛,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
近年來,引進版兒童百科全書在版式風格上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其最主要的特色,就體現(xiàn)在圖片的精美上。引進版兒童百科在圖文處理方面,明顯地表現(xiàn)出對精美大圖的偏好。這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編纂流程的重視;二是對知識點的選擇;三是文字的省凈。
編纂流程的重視,主要表現(xiàn)為圖片的設計制作。據(jù)DK公司國際出版與版權授權部銷售及市場總監(jiān)艾瑪·詹姆斯介紹,DK公司系列兒童百科素來以精美的圖片與創(chuàng)新的版式設計而著稱,編輯團隊中的圖片編輯甚至多于文字編輯,并配有圖片調(diào)查員等專職工作人員。作者就主題做出簡要說明后,編輯們開始進行研究并搜集相關圖片資料,設計并制作樣頁。作者根據(jù)收到的版式設計編撰相應的文字內(nèi)容,以適應版式對文字量的要求。這樣制作完成的樣張再征求各方面意見,最終成型。比如《DK兒童動物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版)在前言中明確表示,“正文旁的精美照片,展示了動物所顯露出的絢麗色彩和巧妙偽裝,并可從中窺見它們的野外生存行為。從最大的到最邪惡的,從最美麗的到最奇異的,我們將在這里向好奇和渴求知識的青少年展現(xiàn)動物界的奇觀”。
對知識點的選取,側重于重點講述而不是全面把握,側重于精彩有趣,圖文并茂。無論是套裝分冊還是單本分章,在分類編排上并不追求知識體系的全面性,而是選擇了國外讀者普遍喜歡的太空、地球、海洋、氣象、恐龍、鳥類、哺乳動物、人體等方面的主題進行重點講述。如《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湖北少兒出版社2009年版)則分為我們的地球、動物和人、我們的身體、綠色植物、哺乳動物(上、下)、恐龍王國、爬行動物和昆蟲、鳥的世界、海洋生物等共10冊。有時候一個非重點的學科知識點,即使在學科中處于可以忽略的位置,但只要圖片生動或精美,有吸引讀者關注的興奮點,也要不惜篇幅予以重點介紹。比如,在頁面呈現(xiàn)上容易出彩的珊瑚礁、海底世界、蛙、鸚鵡等?;旧厦績詴扇舾芍黝}組成,每個主題為單面或?qū)﹂_面,頁面上的攝影圖片、插圖和文本都極富美感地有機結合在一起,給人以精美、鮮活的閱讀美感。
文字的省凈,只做簡要介紹,進一步為圖片留下空間。例如,《DK兒童動物百科全書》只是分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無脊椎動物等幾個主要的動物類群,章節(jié)總論簡要介紹類群的主要特征,具體條目則集中介紹那些有趣的或常見的物種。這樣,容易枯燥冗長的說明文字被進一步精簡改進,為圖片和版式留下大量的空間,更能使生動的圖片形成視覺震撼。
本土原創(chuàng)傳統(tǒng)模式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中國兒童百科全書·上學就看》是目前國內(nèi)兒童百科圖文處理較好的圖書之一。其在文圖方面的處理方式,就是以圖為主,變“插圖”為“插文”,真正把知識點打散插放在圖的周圍,許多用文字不好講述的知識都畫出了原理圖、過程圖或細部解剖圖,從而避開純文字枯燥無味的知識灌輸方式?;蛘吣硞€主題所要介紹的知識內(nèi)容文字量較多時,把文字分解在圖注中,這樣就讓孩子們在閱讀中自己把完整的概念裝配起來。這樣頁面上由圖和文字所承載的信息量既均勻又有變化,閱讀點不斷變換,有利于兒童激發(fā)和保持閱讀興趣。如果對照引進版兒童百科全書,也可以分為三方面,一是工作流程的轉(zhuǎn)變;二是變配圖為配文,將條目打碎;三是做到文字與圖片篇幅相當。
第一,工作流程由階段性工作程序向流水性工作系統(tǒng)轉(zhuǎn)變。在以文字為主的圖書編撰過程中,通常的編纂審稿過程其實就是作者撰稿、交稿,編輯審稿。但是要編纂以圖為主的《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僅僅按照傳統(tǒng)百科全書的做法,先撰寫條目,然后配圖,這樣做的結果無非就是做出一套通俗版的百科而已,必須改變單純的約稿、組稿、編稿這種階段性工作程序。兒童百科的重點在圖而非文,其關鍵點在于圖稿內(nèi)容的設計。只要把重要的能說明主題的主圖設計好,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而這個主圖是需要文字作者、編輯、美術編輯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最終成型的過程一般是:編輯根據(jù)文字作者提供的底稿,編寫出類似電影腳本的圖稿設計說明,或者是與作者共同協(xié)商制定主題和設定用何種形式表達主題,美術編輯據(jù)此構圖,再進行配文和文字加工,然后由美編進行文圖合成。之后才是審讀以及與文字作者的協(xié)商,最后由美編改定圖文合成稿。這樣編纂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就由作者轉(zhuǎn)移到了編輯團隊上。
第二,以圖為主,變配圖為配文,將條目打碎成知識主題、知識點。《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的知識表述形式,摒棄了成人百科的條目形式,采用了頁面知識主題和知識點的表現(xiàn)形式。這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碎片式表述。在一個大的知識主題下,大塊的文字被分解成許多分散的知識點,與之相關的一些知識點也會組合在一起。二是每一個展開頁都有一或兩個主圖,作為對本頁主題最直接最生動的說明。這樣主題下的多個知識點,以及由釋文、多張圖片和圖注組成的多個知識點,就圍繞著主圖展開?!吨袊鴥和倏迫珪匪膬跃陀昧?000多幅彩圖,說明2000多個知識點。這樣既適應了兒童的思維特點,又適應了兒童興奮點不能長時間集中的閱讀特點,讓兒童不斷產(chǎn)生閱讀的成就感。
第三,圖片與文字說明所占篇幅的比例相當。每一個展開頁除了主圖,還有大量的配圖、背景圖以及示意圖、剖面圖、步驟分解圖等,互相配合、補充,共同構成一幅大的整體畫面。每張大圖與諸多小圖的功能,既是獨立的又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比如,在介紹科技知識時,把原子、細胞剖開,或是把星系、地球拉近,把克隆的過程一步步用圖展現(xiàn)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在保持內(nèi)容完整的前提下,許多知識內(nèi)容被分解成圖注,分散到大大小小的圖中,讓概述、知識點、圖、圖注形成既分別獨立又合理統(tǒng)一的風格。這樣,整個展開頁的圖和文就達到一種碎片化的效果,既能簡明直觀地表達主題,又能使讀者在讀后自覺在腦海中將諸多知識點排列組合起來,主動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構架。
中西對比尋找差距
相比較而言,西方教育重視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鼓勵兒童通過xh0jwOFNTOveltCZ3I27Yg==自身的體驗和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存在、認識與開發(fā)自己的能力;中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注重知識的灌輸和熟練掌握。所以兒童百科全書在中西方兒童的學習教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西方的兒童百科更像是指引者、朋友,點到為止;國內(nèi)的兒童百科更像參考書、老師,全知全能。這種由民族思維方式和教育體系的不同而帶來的差異性,也體現(xiàn)在兒童百科全書的圖文處理上。
第一,就編纂流程方面,雖然同樣重視圖片的作用,但其目的與出發(fā)點是不同的。引進版兒童百科全書重視圖片、版式設計,主要是為了引發(fā)讀者的興趣,甚至為此不惜犧牲學科的嚴密性、知識構架的全面性。而國內(nèi)原創(chuàng)的兒童百科全書重視圖片,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主題,其科學性、知識性所處的地位更高一些。因此,讀者在一部兒童百科全書的頁面上看到的是文字和圖片,但對編輯人員而言,這些動輒以千為單位計算的主題條目和圖片都需要一遍遍地組織組合、收集篩選、繪制改動,在編排設計上要匠心獨運,在成稿時要多方面反復核查校正。所以,國內(nèi)許多出版社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在短時間組織百科圖書的出版, 便采取引進外版的方式來出版兒童百科圖書,這也是引進版兒童百科得以大行于世的客觀原因之一。
第二,在知識點的選取方面,引進版兒童百科全書大都文字量不多,但其選取的知識點和講述角度特別適合孩子,加以圖片精美、印制質(zhì)量上乘,帶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受到國內(nèi)讀者的喜愛。而國內(nèi)原創(chuàng)的兒童百科更加注重知識的全面性和體系的嚴密性。加上國內(nèi)圖書市場自有其特色,家長們更加傾向于物美價廉、文字量大知識點多的圖書,導致20世紀90年代以來百科類讀物出現(xiàn)了同質(zhì)化現(xiàn)象嚴重、跟風重復的弊端,涌現(xiàn)許多粗制濫造、生拼硬湊的兒童百科。許多所謂的少年兒童百科,學科門類動輒多達60多個,所收條目動輒多達6000條以上;內(nèi)容重復、匯編的多,自己原創(chuàng)、反映新知識的少,有些內(nèi)容的科學性也存在問題;明明是把成人百科的許多長篇大論簡單分割,在排版、字體字號方面稍作變化,就號稱詳略得當,層次豐富;知識點設置不均衡,條目層次混亂,等等。即使是國內(nèi)近年來新近推出的一些所謂精華版、彩圖版兒童百科全書,依然是框架大而全,在知識語言上冰冷生硬,只是圖片較以前精美了些,但依然沒有擺脫文字附庸的地位。這種4冊裝的“最新”“圖解”兒童百科,整體上講概念完整,知識量夠多但卻價格低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家長的要求,因而始終在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
第三,中外兒童百科編纂者出于各自的理解和自身優(yōu)勢、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受到時代發(fā)展、客觀條件、技術手段等因素制約,往往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色。僅就圖文處理方面來講,引進版兒童百科全書在這方面無疑要比本土原創(chuàng)的兒童百科全書略勝一籌。
中西結合打造新兒童百科
隨著專業(yè)細化、市場細分趨勢逐漸明顯,兒童百科市場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中國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百科只有在專業(yè)細化、深度開發(fā)上大下工夫,在發(fā)揮原創(chuàng)性與本土化優(yōu)勢上做出更大努力,不斷縮小與世界先進童書出版在內(nèi)容講述和形式設計上的差距,才能處于競爭的優(yōu)勢地位。在圖文處理方面,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百科可以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第一,本土原創(chuàng)的兒童百科全書更符合中國讀者的口味,如果在知識內(nèi)容與圖片的設計編排上進一步提升的話,將會得到讀者更多的認同。引進版兒童百科雖然圖片精美,但缺少中國兒童所必需的中國現(xiàn)實生活內(nèi)容,缺少中國地理、自然資源和動植物介紹,缺少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書中涉及的人物形象都是外國人物。另外還有許多不符合中國國情、不時流露出歐洲中心主義的痕跡,這都需要我們在突出中國內(nèi)容、突出新知識,突出中國孩子的認知特點方面,努力提升圖片和制作設計的品質(zhì),做出更高品質(zhì)的兒童百科全書。
第二,圍繞核心產(chǎn)品進行延伸開發(fā),打造品牌系列。國內(nèi)市場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少暢銷10年以上的原創(chuàng)兒童百科全書,擁有大批的讀者和良好的口碑,可以圍繞這些產(chǎn)品進行延伸。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目標讀者進行二次開發(fā),如中學生百科和嬰幼兒百科,以擴大影響,打造品牌系列。
第三,開發(fā)各類專題百科。根據(jù)開卷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關鍵字含有“兒童”和“百科全書”動銷品種,在2012年1—6月的動銷品種TOP200中,專題類百科全書156種,占總動銷品種的78%,其監(jiān)控銷量占總監(jiān)控銷量的65.56%。在這156種專題類兒童百科中,本土原創(chuàng)69種,占44%。《中國兒童百科全書·上學就看》(全8冊)、《21世紀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全4冊)以及吉林美術出版社的兒童百科系列等表現(xiàn)突出。其內(nèi)容則涵括宇宙、地球、世界、海洋、人體、生物、科學、科技等方面,又以動物、科技等方面分類最為詳盡,品種最為豐富,不僅所闡述知識點更精細深入,價格相對實惠,銷量也最為看好。
第四,針對孩子的心理,適當推出有特色的、時尚高端的兒童百科全書。做到印刷精美,開本有特色,有區(qū)分效果;或者針對細分市場出版,如孩子、父母以及親子共讀等方面的兒童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