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額迅速增加。發(fā)展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有利于開拓本國的農產品市場,進口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稀缺農業(yè)資源,有利于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概述了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現狀,分析了貿易結合度指數、貿易互補性指數,為我國發(fā)展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中國 金磚國家 農產品貿易 互補性
一、緒論
所謂的金磚五國,是指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五個新興的經濟體。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與新興經濟體的興起,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占據的分量越來越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對外依賴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關系也愈加緊密。在金磚五國中,對外貿易是其經濟發(fā)展的引擎,五個國家都屬出口導向型國家,因此,研究他們之間農產品貿易的互補性,對于發(fā)展農業(yè),發(fā)揮各自的比較優(yōu)勢,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業(yè)政策,都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目前,對于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的文獻尚不多見,一般都是從整體產業(yè)的角度來加以分析的。多數文獻認為,由于金磚國家同屬發(fā)展中國家,大多產業(yè)屬于較為低端,產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與同質性,充滿了競爭。而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我國與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由于資源稟賦、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的不同,存在著很大的互補性。
金磚國家都是農業(yè)大國,農產品生產與出口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金磚國家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在世界和在本國的對外貿易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產品上看,金磚國家的農產品類別不同,有著各自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比較優(yōu)勢。下面分析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與互補性指數,為我國與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發(fā)展做出技術參考。
二、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現狀
(一)貿易額增長迅速,我國處于逆差地位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我國與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發(fā)展迅速,貿易額年年攀升,在2011年達到263.63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同時,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國內農產品生產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農產品貿易特別是與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較長時間處于逆差地位(如圖1)。
根據圖1分析,2001年,在農產品貿易額方面,中國與俄羅斯、巴西的相近,其次是與印度的貿易,當時與這三個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額均為逆差;順差的是和南非的農產品貿易,但是貿易額較少。到了2011年,中國與巴西的農產品貿易發(fā)展最快,貿易額最大,達到了166. 22 億美元,占據著與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額的一半以上;其次為與印度的農產品貿易,達到了53.37 億美元;而與其他兩個國家的農產品貿易發(fā)展得較為緩慢。如果從貿易的順逆差角度考慮,則中國和印度、巴西的逆差不斷擴大,與俄羅斯的逆差逐漸減小,直到出現順差,與南非的農產品貿易數額不大,但一直處于順差地位。
(二)農產品貿易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在我國與巴西的農產品貿易中,主要產品有棉花、配制飼料、食品工業(yè)廢料及殘渣、蔬菜、水果或一些植物制品這幾類的農產品在中巴的農產品貿易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由于巴西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巴西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多是土地資源密集型農產品,如糖及糖食、油籽、煙草等。我國土地資源相對稀缺,勞動力資源豐富,出口農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水產品、蔬菜、蠶絲、面粉等。
我國與俄羅斯的農產品貿易,以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據主要地位。其中,中國在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方面更具優(yōu)勢,因為我國有著較好的自然環(huán)境;而俄羅斯地廣人稀,受熱量條件限制,僅僅在發(fā)展林業(yè)和畜牧業(yè)方面具有優(yōu)勢。
中國和印度都屬于人口大國,土地資源緊缺,在農產品貿易發(fā)展方面有相當大的相似性,其中還存在一些差異。在中國出口印度的農產品中,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占據大多數,但是,具有優(yōu)勢地位的是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而印度出口中國的農產品,絕大多數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其他類型的農產品可以忽略不計。
在中國與南非的農產品貿易中,中國的出口產品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兩種。不過我國與南非進行農產品貿易時間不長,貿易額一直較低,這也能夠從側面說明中國和南非間發(fā)展農產品貿易的潛力。
三、貿易的結合度研究
在某國的貿易出口中,對其中的一個貿易伙伴的出口在該國出口總額所占的比重和世界貿易該產品的比重之比即為貿易結合度。貿易結合度可以表示貿易雙方相互依存程度,其關聯程度和數值成一定的正比關系。
從圖2明顯發(fā)現,中巴兩國的貿易結合度指數上升勢頭排在最前,從2001年的0.09 迅速增長到2010年的1.53。這個數據說明,中國和巴西在過去的10年里,農產品貿易得到巨大的發(fā)展。
中印兩國的貿易結合度指數,其變化并非逐步提高,而是通過先升后降的變化過程。在2001年,和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相比較,中國和印度農產品貿易的結合度最高,結合度指數為1.74,到了2010年,下降到1.41,落在了巴西的后面。
中國與俄羅斯和南非在農產品貿易關系上則較為穩(wěn)定,起伏不大。其中,也有著不同的特點。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結合度指數小于1,而與南非的貿易結合度指數大于1,反映了中國與俄羅斯、南非農產品貿易的緊密程度。
四、互補性分析
對外貿易的互補性,取決于貿易雙方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與產業(yè)結構,根源是受到不同的資源稟賦影響。我國和其他金磚國家在資源稟賦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造成了農產品結構的巨大差異,使得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存在著相當大的互補性。存在的這種互補性,也為開展農產品貿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一)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互補性
研究兩國之間的貿易互補性,可以用構建綜合性指數的方法來衡量。用公式Cij =Σk[Ckij × ( Wk /W) ]來表示,Cij表示國家i出口與國家j進口之間的貿易互補性指數,Ckij = RCAxik × RCAmjk表示單個產品的互補性指數。如果互補存在于多個產品、多個行業(yè),那么在計算互補性指數時,就要加權平均各個行業(yè)或者產品的互補性指數。得到互補性的數值后,如果互補性指數越大,說明互補性愈強,反過來愈弱。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最近幾年,中國農產品出口與俄羅斯、南非、巴西、印度農產品進口的貿易互補性小于1,說明我國和其他金磚國家出口農產品的互補性一直在總體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國出口與其他金磚國家進口互補性指數中,和俄羅斯的農產品進口指數最高,在2008年前均大于1,2008年之后也遠遠大于與其他四國的互補性指數,說明我國和俄羅斯在農產品貿易方面還具有較大的潛力,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隨著俄羅斯加入WTO 后,其農產品進口關稅有所下降,有利于我國農產品的進入。在2001—2010年的10年時間里,我國與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互補性指數不斷下降,是由于我國產業(yè)結構變動而引起的。隨著我國制造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我國成為世界工廠,在我國產品出口方面,制造業(yè)所具有的比較優(yōu)勢逐漸加強,其他產品的比較優(yōu)勢逐漸下降,使得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有所削弱。
在中國農產品貿易進口與其他金磚國家農產品出口的貿易互補性指數方面,除俄羅斯外,數值都比較大,特別是我國與巴西的農產品貿易,在我國進口與巴西出口方面,各個年份的貿易指數都大于2,說明了我國與巴西的農產品貿易具有相當大的互補性。同時,在中國進口、其他國家出口方面,印度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處于次高的地位,與南非農產品貿易的總體互補性指數較低,互補性不強。
(二)分類別的互補性
1. 中國與俄羅斯
在中國進口、俄羅斯出口的農產品中,有著一定互補性的產品種類只有魚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
中國出口與俄羅斯進口存在互補性的農產品類別主要有魚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其他動物產品,食用水果及堅果、甜瓜等,樹膠、蟲膠、脂及其他植物汁、液,蔬菜、水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棉花,食用蔬菜、根及塊莖,其他植物纖維。
2. 中國與巴西
在我國進口、巴西出口的農產品中,存在著互補性的農產品主要有肉及食用雜碎,其他動物產品,動植物油脂,蠟、 精制食用油脂,工業(yè)藥用的飼料、油籽、植物、子仁以及編結所需要的植物材料,配制飼料、食品工業(yè)殘渣及廢料,棉花與其他植物纖維,煙草及煙草替代品。
中國出口與巴西進口存在互補性的農產品類別主要有魚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其他動物產品,食用蔬菜,面粉制品,各種膠類及其他植物液、汁,棉花、蠶絲以及其他植物纖維。
3. 中國與南非
南非出口與中國進口存在互補性的農產品主要有各種果皮、水果及堅果,油籽、子仁、飼料、工業(yè)藥用植物,各種動物毛。
在中國出口、南非進口的農產品中,存在互補性的產品主要有魚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水果及堅果、各種果皮,羊毛等動物毛。
4. 中國與印度
在中國進口、印度出口的農產品中,存在互補性的主要有蠶絲、魚、羊毛,油籽、子仁、工業(yè)藥用植物、飼料、,樹膠、脂、一些植物液和其他植物產品、配制飼料、編結用植物材料、棉花、食品工業(yè)殘渣及廢料,其他植物纖維。
印度進口和中國出口有較大互補性的農產品包括咖啡、調味香料、魚和水生無脊椎類的動物,還有茶及馬黛茶、蟲膠、脂、樹膠及植物液、汁和編結用植物、其他植物產品,各種植物纖維。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出口的農產品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進口農產品存在互補性,以資本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我國引進的農產品和其他金磚四國出口的農產品,多數以土地密集型的農產品及其資源密集型農產品為主,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僅是印度。
五、發(fā)展對策
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存在著很大的互補性,并在某類產品上存在互補性極強的特點。對于中國來說,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提高出口競爭力,以加深與其他金磚國家的國際分工。
第一,加大我國農業(yè)方面的投入。包括科技投入、人才培養(yǎng)、農田水利建設、農業(yè)機械補貼等,促進我國的農業(yè)發(fā)展,提高我國農業(yè)產品的科技含量與質量,使得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得到提高,改變我國農產品低端的形象。隨著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我國農產品的比較優(yōu)勢會逐漸提高,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貿易額。
第二,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促使農產品貿易在互補性較強的產業(yè)間進行。金磚國家在農業(yè)生產上各具特色與優(yōu)勢,例如,巴西、南非在土地資源密集型農產品方面具有優(yōu)勢,我國應該加大對該類農產品的進口。我國在勞動力資源方面有所優(yōu)勢,就應該加大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出口力度。
第三,遵守WTO規(guī)則,發(fā)展農產品貿易?,F今,金磚幾國都屬于WTO的成員國,發(fā)展對外農產品貿易應該在WTO的框架下進行。WTO中的相關條款,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有利于各國在農業(yè)領域的廣泛合作。
第四,倡導雙邊合作,提高互補性。金磚四國大力發(fā)展農產品貿易,一定要把雙邊合作的優(yōu)勢及作用體現出來,做出合理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有利于培養(yǎng)出口國的比較優(yōu)勢,提高雙方的互補性,使得農產品貿易得到快速發(fā)展。
六、結束語
通過上述貿易結合度與互補性分析不難發(fā)現,我國和其他金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雖然有著一定的競爭性,但是,由于各國的資源稟賦不同,農產品貿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發(fā)展農產品貿易的潛力巨大。在這種情況下,金磚國家應該加強合作,促使農產品貿易向有利于各國的方向發(fā)展。與此同時,為了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比較優(yōu)勢,國家應該制定合理的農業(yè)發(fā)展政策,對有特色的農產品生產進行鼓勵,加大農業(yè)投入力度,為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健康、穩(wěn)健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蔡春林.中俄、中印、中巴經貿合作——基于競爭性與互
補性分析[J]. 國際經濟合作,2008(3).
[2] 宿海穎,李智勇,陳勇.中俄林產品貿易互補性及潛力分
析[J]. 世界林業(yè)研究,2010(5).
[3] 賀書鋒.“金磚四國”經濟周期互動與中國核心地位——基于
SVAR的實證分析[J]. 世界經濟研究, 2010(4).
[4] 吳學君.中國和俄羅斯農產品貿易:動態(tài)及展望[J]. 經濟經緯,
2010(2).
[5] 范婕.中國與巴西農產品貿易潛力分析[J]. 技術經濟,
2010(5).
[6]楊綠野,吳誠“金磚5國”合作機制下中國與巴西農產品
貿易分析及展望[J].世界農業(yè),2012.
[7] 孫江明,張玉娥,郭懷照.中國與巴西經貿互補性、競爭性
初探[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2).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