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到拉薩目前只有一趟列車T27(返程列車為T28),從北京西站發(fā)車時間為晚上8點,車行43小時又40分鐘后,于第三天下午3點40到達拉薩站。如果你是坐火車從北京進藏,那么以下情況絕對對你在車廂中度過漫長的43小時有所幫助。
【乘車時要帶的小物件】
拖鞋 常坐火車,尤其是常坐長途火車的朋友都知道,上火車帶雙拖鞋是多么舒服的事情。不建議帶酒店里提供的一次性拖鞋,因為列車水房、衛(wèi)生間地面會有積水,一次性拖鞋多為紙質(zhì),容易透水,弄濕了的話很不舒服。
接線板 由于在火車上要待40多個小時,即使有手機充電寶,手機電量也會告急,盡管列車臥鋪車廂有電源,但是軟臥包廂內(nèi)只有一個插座,硬臥包廂的電源插座在走道內(nèi),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建議帶上接線板,可以同時滿足多人使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紙牌 長路漫漫,如果不愛看書,那就打牌度日吧,既能消磨時間還能交到新朋友。
茶葉 多喝熱茶水可補充維生素,解油膩。而且在筆者親身經(jīng)歷來看,能緩解高原反應(yīng)。
【遇到這些問題別慌】
包裝袋漲袋 如果你帶了塑料軟包裝的食品、飲料,在進藏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包裝袋越來越鼓,據(jù)有的朋友說會有“爆袋”的情況,這是因為隨著海拔升高,外界氣壓變低,包裝袋內(nèi)的空氣便會膨脹,你只需將包裝袋撕個小口子放氣就好。
耳鳴 青藏鐵路有不少路段都在隧道中經(jīng)過,加上到青海后會一直爬升到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然又一路下降到海拔3600多米的拉薩,由于外界氣壓變化出現(xiàn)耳鳴很正常,多咀嚼,多打哈欠可以緩解。
高原反應(yīng) 坐火車進藏的高原反應(yīng)一般來說較小,因為火車車廂采取彌漫式供氧,氧氣含量和在低海拔地區(qū)差不多,保持良好心態(tài),保證正常休息一般沒有問題的。
【你能拍到的景色】
晚上8點鐘從北京西站上車后,基本上你也拍不到什么了,第二天早上7點多到達寧夏中衛(wèi)站,你可以拍攝車窗外蒼茫的西北風(fēng)光; 下午1點多蘭州前,你可以拍攝到從蘭州穿城而過的黃河; 第二天的傍晚6點左右,你能遠遠地望一眼夕陽之下的青海湖。如果青海湖拍不到,那么請你關(guān)注窗外的藍天白云,因為造物主會以光為筆,以云為墨創(chuàng)作出最有想象力的絕美畫作。
列車經(jīng)過玉珠峰、昆侖山、可可西里的時候,都是在漆黑的夜里。第三天如果你起得早,你會發(fā)現(xiàn)窗外的景色由黃土莽原變成了凍土高原,遠處一座又一座的雪山如白頭翁一般,此時盡情地按快門吧,如果運氣好,你會看到藏羚羊。
第三天上午8點40分左右會經(jīng)過唐古拉山,海拔5072米,是這趟列車經(jīng)過的海拔最高點,除了拍攝窗外的高原美景,建議你到軟臥車廂的連接處尋找制氧機控制系統(tǒng),機器上能準確顯示出海拔高度,拍一張海拔5000米以上的記錄也是不錯的留念。
在上午10點左右,你會經(jīng)過本次列車最美的一段風(fēng)景:措那湖。記得一定要在列車行駛方向的右側(cè)來等措那湖,一望無盡的碧藍湖面絕對會讓你陶醉,相信我,此時除了按快門你不會想干別的。
措那湖過后,你會經(jīng)歷一段審美疲勞,這時可把鏡頭對準路邊那些行者,他們有人會虔誠地磕著長頭一步步走向拉薩,有人拖著登山杖背著行囊用腳掌丈量高山、跨過大河,面對這樣的人,你一定會感動并按下快門的。
【拍攝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火車會很晃,注意拍攝時的快門速度不能太慢,稍快一些的快門速度對于火車行進間的拍攝也有好處,至于多快才能不虛,自己去嘗試吧。
拍攝窗外景色時注意避開玻璃反光,取景盡量注意避開窗外的電線。
一張卡絕對不夠用,無論你相機里的卡是多大的,同理,一塊電池也是絕對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