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某人民檢察院的作者蔣大重,筆名大蟲,這一期我們將向你推薦他的短篇小說《棋子》。小說的背景設置在市信訪局,袁處長升了副局長,處長位置空了下來,加上另外兩個處室的主要負責人一直由其他部門的處長兼任,局黨組研究決定搞中層干部缺額競爭上崗,共有六個職位,三正三副,正職在現(xiàn)任的副職中產生,副職在科級辦事員中產生。全局符合競爭條件的工作滿五年以上的有11人,其中明確正副科級的有7人,個個勢均力敵。民主測評結果,毛新軍差一票落選。后來,無意中毛新軍撞見袁局長搞小姐,毛新軍竟然當上了副處長。
作者筆名大蟲,又給創(chuàng)作的第一篇小說命名《棋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身上的詩人氣質。一個有詩人氣質的作家在人民檢察院工作,我相信是一件無比的幸事,對人民對國家,還是對這個作家自己,都是。
說到棋,說到棋手,還說到棋子,究竟誰是什么,這是一個永遠也糾纏不清的問題。就像說到狩獵,說到獵手,還說到獵物,究竟誰能保證自己永遠是獵手不是獵物呢?生活是萬花筒,現(xiàn)實教會了我們祈禱。會祈禱的好處之一,就是無論什么無論多么重大的事件發(fā)生了,我們都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推到神的身上。菩薩保佑和上帝保佑成了我們的口頭禪。如果問題來了,災難發(fā)生了,則是菩薩和上帝都沒有保佑,不關我們的事,我們是沒有責任的。進一步說,我們是清白的。
俗話說死而后生,俗話還說物極必反,這些俗話說,把事情和事態(tài)搞得更加復雜了。這就是現(xiàn)實,這就是生活。比如,在大蟲的小說《棋子》里,毛新軍無意中撞見袁局長搞小姐,結果,本來落選的他當了副處長??雌饋?,這個因不會結出這個果,然而,結了。這就是種瓜得豆。原來,只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xiàn)在,不知為什么種瓜竟然得豆了。
假如生活是一盤棋,我們都既是棋手又是棋子。
假如生活是一場狩獵,我們都既是獵手又是獵物。
假如在一個人的身上,既有人,又有神,還有鬼,究竟什么時候我們才是人,才是神,才是鬼?是不是人神鬼也像棋手棋子獵手獵物一樣,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換的?
誰能掌控自己身上的這種轉換?
誰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只是人,從未是神和鬼?誰的一生一忽兒是人一忽兒是神一忽兒是鬼?還有,我以為更有意思的問題是:當人是人的時候,他是棋手還是棋子?他是獵手還是獵物?當人是神的時候,他是棋手還是棋子,他是獵手還是獵物?當人是鬼的時候呢,他是什么?
一篇小說不能向我們說明什么,一篇關于這篇小說的點評更是什么也不能說明。你以為呢?你是否一直將人進行到底?人是什么,棋手還是棋子?獵手還是獵物?當你是棋子,你是否想做棋手?當你是獵物,你是否想做獵手?反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