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自9月9日錄得每筆成交股數2846股后9月12日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851股,此后數值一直下跌,至本周四最低見2169股,相對應地上證指數9月12日最高見2270點后持續(xù)調整,9月27日的2149點為短期最低點,近日每筆成交股數再創(chuàng)短期新低,但指數尚未跌破2149點,是否反映散戶拋售?而反映投資者整體看好后市的指標持倉賬戶總數亦緩慢地持續(xù)創(chuàng)新低,9月6日為5433萬戶,9月13日為5421萬戶,9月27日為5418萬戶,10月11日及18日均為5412萬戶。持倉賬戶占開戶總數比例亦再創(chuàng)新低:31.5%。說明看好后市的投資者數量及比例均愈來愈少。
中央登記公司網站每周快報中有一項數據亦值得投資者關注:期末休眠賬戶數。何為休眠賬戶?即證券賬戶余額為零、資金賬戶余額不超過100元人民幣且最近連續(xù)三年無交易的賬戶。證券公司可按上述條件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其管理的投資者賬戶是否為休眠賬戶。觀察每周快報中的期末休眠賬戶數據,有一點比較有趣,每年1月份的期末休眠賬戶數比上一年12月份的數據大幅增長,然后逐月小幅下降。我估計是證券公司為減少工作量,于年末一次過處理休眠賬戶所致。下表列出2008年1月份以來中國股市期末休眠賬戶數。
2013年9月比8月數據突然大增近600萬戶,未知是否政策調整所致。但并不妨礙我們分析此數據之意義。可以看出,2008年1月份期末休眠賬戶2066萬戶,其時乃中國股市的歷史高位,尚且有超過2000萬休眠賬戶,此后股市進入熊市,休眠賬戶數量逐步上升可以預期。到2013年初,期末休眠賬戶數量達到3652萬戶。2013年8月底期末休眠賬戶數位3627萬戶,9月初則升至4288萬戶。撇開政策及技術性因素,休眠賬戶數量大增,表明熊市正逐步走向終結。2008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1156萬戶,休眠賬戶2066萬戶占18.5%;2009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2143萬戶,休眠賬戶2066萬戶占17.0%;2010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3830萬戶,休眠賬戶2106萬戶占15.2%;2011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5235萬戶,休眠賬戶2538萬戶占16.6%;2012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6309萬戶,休眠賬戶3050萬戶占18.7%;2013年1月份開戶總數為16832萬戶,休眠賬戶3652萬戶占21.7%。最新的數據是開戶總數17174萬戶,休眠賬戶4280萬戶占24.9%!換言之,大約每四人開戶投資股票,有一人近三年都沒有操作、賬戶沒有股票及資金少于100元了。按此速度,相信很快休眠賬戶數量將超越持倉賬戶數量。
在投資者逐步退出股市之際,中國股市對外開放正逐步展開。2002年QFII進來之后,2012年又是RQFII。起初是香港作為試點,此后增加額度至2700億人民幣。10月16日,英國允許中國的銀行于英國設立分行,作為回贈,英國金融機構獲得800億人民幣額度的RQFII。緊接著10月22日,中新雙邊合作聯(lián)合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新加坡舉行,會議達成協(xié)議,中方將RQFII試點范圍拓展到新加坡,投資額度500億元人民幣,條件成熟時將試點開展RQDII。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截至9月底,共有42家機構獲批1343億元RQFII額度。另外,新加坡交易所執(zhí)行副總裁周士達表示已與數家在香港掛牌的RQFII ETF基金洽詢,希望可以取得其在新加坡雙掛牌,以作為新加坡發(fā)展人民幣產品的一環(huán)。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ETF中心。此消彼長,令人感覺到股市正積累正能量,但走出熊市尚需時日。
近日美國高盛集團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朱海倫(音譯)表示,現在是買入那些A股價格低于H股的企業(yè)的好時機。理由是80家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企業(yè)中,有25家企業(yè)的A股都低于其H股的股價。高盛指出,總體這些企業(yè)A股總體比H股存在溢價,但溢價的幅度有所收窄。這些企業(yè)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9.4,而其H股的市盈率為9.1,雙方市盈率的差異已經較之前開始縮小。其中金融股、大市值股以及那些對宏觀經濟變化較為敏感的企業(yè)的A股價格都大大低于H股價格,這主要是因為大陸投資者普遍對高增長行業(yè)的股票感興趣。高盛表示中國上市銀行、券商股及建材、耐用品消費行業(yè)的表現將很有可能超越滬深300指數,而鋼鐵、鋁業(yè)、化學、礦業(yè)、貴金屬產業(yè)股票的表現則可能會遜于滬深300指數。
事實上,AH股溢價指數已經很好地反映AH股之間的互動走勢。2008年10月底時AH股溢價指數高達181點,表明在危機下海外投資者更加恐慌,因為一個月之前仍在105點水平。2009年10月該指數已經回復至111點相對合理的水平。2010年10月初該指數跌至91點,表明A股整體相對于其H股折讓9%,因此2010年10月出現大行情,盡管短促。2011年10月該指數又飚升至142點,其實正是歐洲金融危機第二浪最恐慌之時。2012年12月又再跌至95點,此時正是A股行情之起點。到今年10月下旬,AH股溢價指數再跌至97點,整體呈現三角形收斂走勢。此時高盛叫買A股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