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折射的是黨風政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事業(yè)成敗。
我們黨對改進文風問題歷來高度重視。中央反復強調,一定要下決心改進文風,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這看似形式上的革新,實則是黨風政風的轉變,體現(xiàn)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的執(zhí)政理念。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秉持“中庸之道”,思想深處怕犯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便常常表些不咸不淡的態(tài),寫些不痛不癢的文;有些人奉行“拿來主義”,思想慵懶僵化,只會鸚鵡學舌、照抄照搬;有些人喜好長篇大論,熱衷賣弄文筆,總覺得洋洋灑灑學問才算深,滔滔不絕水平才算高,殊不知聽眾、讀者早已昏昏欲睡。
文風背后是思想。改文風不僅是方法論問題,也是世界觀和黨性修養(yǎng)問題。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币虼?,改文風必須轉作風,只有樹立群眾觀點,增強群眾感情,深入基層一線,認真調查研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改文風不是簡單地做一個減法,它不僅要求形式內容上的“短實新”,更要求思想觀念上的“轉正改”,還要有制度機制做保障。黨員領導干部要走在前列、作出榜樣,堅決改、帶頭改,推動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改文風的良好氛圍。惟其如此,改文風才不會一陣風,改文風才能改出新風、改出成效,打動群眾、贏得群眾。
(責任編輯: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