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比利時考古學家展示了在意大利南部出土的一塊陶器殘片。這塊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陶片上描畫的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地區(qū)的地圖被認為是迄今發(fā)現的西方文明最早的地圖。
郵票大小的陶片記錄13座城鎮(zhèn)分布
這塊黑陶罐殘片的大小相當于一枚郵票,上面的圖案為高腳靴形狀的亞平寧半島的“鞋跟”部分的地形。殘片由來自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比利時考古學家蒂里·凡·康珀諾爾領導的發(fā)掘小組于2003年發(fā)現的。研究結果的公布讓人們知曉了它的存在。蒙彼利埃大學表示,“對于地中海地區(qū)乃至整個西方文明,這是迄今為止最早一塊反映真實空間的地圖”。
與現代地圖一樣,這塊陶片地圖上不同方位的地名前使用圓點標注。除了西面的塔蘭托海灣標注的是古希臘語讀音外,其他地名是按照當地部落語言(Messapian)的發(fā)音標注的。標注地名使用的都是古希臘字母。
這塊陶片地圖上一共標明了13座城鎮(zhèn),其中奧特朗托、烏真托、萊烏卡等地至今仍在。地圖作者在陶片上亞平寧半島的兩邊刻上波浪形狀的線條,用來代表半島西面的愛奧尼亞海與東面的亞得里亞海。
古希臘人比羅馬人更早制作地圖
盡管古希臘文學作品中講到地圖的概念早已有之,并且有人曾制作過地圖,但這些地圖的實物一直沒有現身??脊艑W家之前發(fā)現的多數古代地圖是由羅馬人在公元后制作的。因此,這份西方最古老的地圖還證明,在制作地圖方面,古希臘人比羅馬人早行一步。此外,專家還表示,盡管古時的中國人擁有詳細的地圖制作方法,但現代繪圖法是源于古希臘人的技術傳承。
與這塊陶片地圖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在位于亞平寧半島“腳尖”部位的卡拉布里亞地區(qū)開設學堂。他通過觀察不同季節(jié)中星辰位置的變動,以及海上船只視覺大小隨遠近變化的現象,認為地球是圓的,這個假想為現代地圖制作打下了理論基礎。
(轉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