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指一個人追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參與某種活動,并且包括積極情緒在內的心理傾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影響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體育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有效地進行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從而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一、加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興趣
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注重對學生體育目的性的教育,要把體育鍛煉和自身的健康,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終身體育的意識聯(lián)系起來;要和國家的需要,事業(yè)和生活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和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德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介紹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的事例來激發(fā)學生。如在練習中長跑的時候,一般學生都有害怕心理,教師可抓住這一現(xiàn)象,大講中長跑對人體心肺功能的影響。優(yōu)秀中長跑運動員安靜時平均心率可降到50次以下,而一般人的心率在75次左右。優(yōu)秀中長跑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到5 000毫升,而一般人的肺活量只有3 500毫升左右。心肺功能是人體健康的最主要的依據(jù)之一等等。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這些項目產(chǎn)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使其投入到這些項目的實際鍛煉當中。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想盡一切辦法去激發(fā)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感情交流,這是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支柱和動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設計自然貼切的“情境”,利用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好模仿的心理特點,變簡單、枯燥為新穎、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如短跑練習中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可采用前后起跑的“貓捉老鼠”的游戲。耐力練習中可利用學校當?shù)氐淖匀粭l件,開展越野跑、“登山奪紅旗”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活動的情景,既調動學生技能鍛煉的積極性,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同時要利用一切教學手段,通過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來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目的。如在課結束時播放一些抒情、緩慢的音樂使學生身體逐漸放松下來。在練習韻律操時要播放節(jié)奏感強烈的伴音,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動”的欲望,在“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運動技能、技巧,以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用語言,調動學生興趣
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是調動學生興趣的最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對老師有好感、有信任感,他就比較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追隨教師的引導,一步一步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相反他就會排斥、反對。因此,“愛學生”是當好一個好老師的靈魂,更是一個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思想,其外在表現(xiàn)就在于教師要很好地運用文字語言和身體語言。
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言激情。體育教師的語言應簡潔、熱情,充滿鼓舞性和激勵性,要讓學生從中聽出教師的期待和鼓勵。如對耐力跑中落后的同學喊“加油,堅持就是勝利”。同時教師要注意講解的形象性和藝術性,要把教學中的技術要領、動作規(guī)范等一些專用名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口訣、順口溜等具體、形象、生動地進行講解,來提高學生的vp8CdShsUupy8YyVSiEnBA==學習興趣。如在講解排球雙手墊球時用“一插二夾三抬臂”來表達,練習籃球三步上籃時用“一大二小三高跳”來提醒。學生既聽清了動作要領,又感到新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優(yōu)美的身體語言,以形激情。體態(tài)語言不僅可以補充語言文字未盡之意,而且更準確、更富有感染力,體育教師在這方面有著比其他學科教師更廣闊的天地和優(yōu)勢。比如,隊列練習,要挺拔威嚴;游戲活動,要快樂活潑;技術動作示范,要一絲不茍;教學比賽,要認真公正。在體操教學中,正確的幫助與保護的姿勢和位置,可增加學生嘗試的勇氣。要以優(yōu)美的形象和模范的行為,去熏陶和感染學生。在你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提高學生對你及所教的體育學科的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優(yōu)化教法,提高學生興趣
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的過程,應該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去獲取知識。要改革“應試”和“硬灌”的教學目標,改變時間、內容、要求、方法,強度和密度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塊。好的教法,應該是教師在對教材內容、教學對象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安排課堂基本內容,提出主要要求,指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注意事項的原則下去完成的自我設計。教師要注意尋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學習重點、難點等問題,有針對性、適時地進行指導和幫助,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練習熱情,如游戲法、競賽法等。游戲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既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同時要充分注意學法研究,教法的基礎是學法,教法要遵循學生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制訂切實有效的教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隨時加以變化。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的決定因素是人,也就是說,方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再好的方法,不同的人使用起來,其效果也可能相去甚遠。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只有不斷挖掘、反思和總結,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常教常新,贏得學生的熱愛。
作為一名學校體育工作者來說,你所做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更好的明天。所以,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特別是在教學藝術上要不斷探索,千方百計地去激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逐步提高,從而轉化為對體育的熱愛,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