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湖南省地質研究所迎來了農歷新的一年,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為了出色完成“受省國土資源廳委托負責全省中央和省級財政出資地勘項目的組織實施及日常管理”的工作,加強地質科研,把握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一個新的部門——地質勘查部成立。
其時的地質勘查部作為地質勘查方面的技術支撐部門,主要負責全省中央和省級財政出資地勘項目管理、商業(yè)性地勘項目管理、地質科研、資料二次開發(fā)及其它社會勘查項目等業(yè)務。這是一支高技術人才密集型隊伍,老、中、青三代合理組合,多為湖南省地質專家?guī)鞂<?,老一輩的如鐘九思、謝文安、劉鐘偉,中年一輩的周厚祥、易特華、彭學軍等,年輕一代則以吳運軍博士為代表;職稱結構方面,教授級高工6人,高級工程師4人,工程師和助理工程師各1人,高素質的業(yè)務團隊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2006年1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后,湖南省加大了對地質找礦的投入,連續(xù)兩年超過1億元資金用于全省礦產地質勘查。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地質勘查部肩負著全省地勘項目管理和地質科研的重任。
而地質勘查部確實不負重托,2008年到2011年三年間,除較好的完成了省國土資源廳委托的技術管理職責外,組織技術力量先后完成了《湖南省地質勘查規(guī)劃》、《湖南省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細則(試行)》、《湖南省重要成礦區(qū)帶重點礦種成礦預測》、《湖南省鋼鐵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湖南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分區(qū)研究》、《湖南省境外開發(fā)礦產資源戰(zhàn)略報告》、《湘西地區(qū)礦產資源接替選區(qū)研究》、《合作開展湖南省地質調查工作實施方案》、《湖南花垣—鳳凰地區(qū)鉛鋅礦整裝勘查區(qū)礦業(yè)權設置方案》、《湖南省稀土等礦產勘查專項規(guī)劃(2010-2015年)》等一批基礎科研、生產項目。其中《湖南省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細則(試行)》的完成,以及即將發(fā)布試行的《湖南省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手冊》,對于實現全省地勘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湖南省地質勘查規(guī)劃》、《湖南省重要成礦區(qū)帶重點礦種成礦預測》、《湖南省稀土等礦產勘查專項規(guī)劃(2010-2015年)》等項目的完成,為省廳科學部署相關區(qū)域和相關礦種的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并以高質量的成果贏得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樹立了全省品牌形象。2011年11月,國土資源部對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行動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湖南省地質研究所被授予“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原地質勘查部主任周厚祥則被授予“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個人”。
2011年10月,因為工作的需要,地質勘查部拆分為地質勘查項目管理辦公室和地質勘查部。
“在地質勘查工作上,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沒什么值得說的?!泵鎸τ浾撸贻p的地質勘查部負責人李劍異常謙遜,但說起地質勘查部,他顯得信心滿滿?!拔覀兪且粋€年輕的部門,整體技術力量有待提高,但是部門充滿了朝氣和希望,這兩年我們通過從其他部門調用以及新招大學生,目前已有在職員工15人,其中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5人,新聘人員來自國內主要的幾所地質專業(yè)院校,除2人為本科學歷外,其余全部為地質礦產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而且多人在就讀研究生以前有過2-3年的野外工作經歷,”
因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如何幫助年輕同事盡快成長、培養(yǎng)業(yè)務骨干,是這個新部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為此,部門將各項目分類,成立了3個工作小組,再根據專業(yè)方向和個人特長進行分組安排。此舉較好地起到了老同志對新同志傳幫帶的作用。目前,部門基本實現了研究生半年以內、本科生一年以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目標。一支年輕、充滿朝氣、堅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正逐步形成。
“我們的目標是依托全所(院)的技術力量,逐步做實、做強礦產勘查這一塊業(yè)務,按照3年一個小臺階,5年一個大臺階的計劃努力奮斗,分享市場蛋糕,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和后備專家,繼續(xù)為全省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作出貢獻?!崩顒τ眠@樣一句話作為采訪的結尾,這也正是這個年輕的部門將要走的一條越來越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