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影星成龍因自己收藏的徽式古宅保存困難,欲捐給國外而引發(fā)巨大爭議時,位于河北保定市植物園東側的“徽園”內,20多棟徽派古宅已完成“異地復活”,并開始向市民免費開放。
聽到參觀市民由衷的贊嘆聲,“徽園”的主人劉希樂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今年52歲的劉希樂,因為收藏木雕而迷上了徽式古宅。2002年,經過一年時間、往返安徽七次后,劉希樂將一棟有400多年歷史的“翰林第”運回保定。之后的8年間,劉希樂對徽式古宅的收藏一發(fā)不可收拾,共籌資近3000萬元,將20多棟即將被拆除的明清時期古徽宅運回保定。
得知劉希樂欲將所收藏的徽派古宅建成古民居博物館,免費供市民參觀,并將在自己百年后全部捐給國家,保定市園林部門很受感動,在植物園東側劃出50畝土地。2010年,劉希樂復建所收藏徽派古宅的工程正式啟動。經過3年施工,投入近億元,目前,劉希樂“徽園”內20多棟古宅,終于完成了“異地復活”,并向市民免費開放。
為了讓自己收藏的古宅“復活”,劉希樂傾盡自己做生意積累的所有家產,變賣了收藏多年難以割舍的其他藏品。劉希樂說,他這樣做,就是想盡自己最大努力搶救下那些即將被拆毀的精美古宅,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承載厚重文化內涵的徽派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