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是鐵道部每年一度的大考,年年都在輿論的火上灼燒。照說今年“鐵老大”努力“出新”,但強制險取消后,外界卻埋怨降幅太少,賣站票被質疑同價不同質,12306網站難登,公眾矛頭又紛紛指向內部留票……
說句公道話,鐵道不容易。解決春運難題并非只靠一家,近年來的基礎建設、服務改進理應肯定。面對改革的不足,輿論不宜一味苛責,也要呵護鼓勵,切莫人為讓原本蹣跚的步履更添艱辛。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的霧霾總算散盡。一時間,各地口罩告急,PM2.5更是屢屢爆表。所幸的是,各地政府展現(xiàn)出坦誠負責的姿態(tài),總算是吃過塹后長了一智。
時光不禁要回轉到2011年底的另一場霧霾天。那時候,有關部門對是否監(jiān)測并公開PM2.5數(shù)值猶豫不決,“一旦增加細顆粒物指標,官方的數(shù)據(jù)恐怕會變得很難看”。但李克強卻極力主張公開透明PM2.5數(shù)值。他曾對那些憂心忡忡的官員說:“公開了又能怎么樣呢?在一個信息共享的網絡化時代,你不公開公眾照樣有渠道獲知,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如今看來,面子不過一層皮。當政府信息公開成為習慣,一旦事故發(fā)生,公眾會更為冷靜,而非敏感倉皇。正如此番霧霾災害,少了小道消息的飛蛾,多了對環(huán)保措施的檢視探討,豈不善哉?
另外被舊事重提的還有河南官員的那一句“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祿,因為他,蘭考很出名,大家都盯著,都在對比?!边@是“袁厲害事件”后,蘭考官員私底下的抱怨。其實早在多年前,當?shù)毓賳T面對記者采訪就曾脫口而出:“你就別提焦裕祿精神,你一提焦裕祿精神我就煩?!?/p>
焦裕祿何以成了蘭考干部的“眼中釘”?部分干部不思進取、推卸責任替代了鞠躬盡瘁、敢于擔當。其實焦裕祿正是他們的鏡子,照一照,就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口號也被軍方重新提起。全軍上下作風整頓,陸軍集團軍番號公開,“打勝仗”的要求更是被《解放軍報》每日一評。只有放棄“和平積習”,憑借硬實力才能換來真和平。
美日各自虛張聲勢。經濟依舊低迷,可奧巴馬連任就職禮卻堪稱史上最貴;安倍晉三“回爐”后訪東南亞三國派糖,“圍堵”禍心昭然;希拉里更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大放厥詞,樂意看到周邊不和,從中漁利。
然而,“紙老虎”終失算,中方海監(jiān)船第二天就來了個“照去不誤”。事實上,中方如今處理區(qū)域沖突已有了成竹考慮。這不,菲律賓當局得瑟半天不也無奈承認:“黃巖島在中國有效控制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