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語不好,蒙古族起漢名,便不像漢族人那樣講究,請個有學問的人從字典里扒拉著找一內涵豐富的字做名字,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馬樁子,就直接將“樁子”兩字隨便丟給孩子,讓將來每一個看到這孩子身份證的人,都知道他們家院子里有一結實牢固又有福相的馬樁子。如果哪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恰好趕上爺爺祖父等過七十八十或者九十大壽,那就更簡單了,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就在戶口本上,給他寫下七十、八十、九十的名字,讓他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自家爺爺?shù)膲鄢健?/p>
所以初到內蒙,但凡聽到蒙古族人做自我介紹,總是忍不住為那稀奇古怪的名字大樂,覺得生活在藍天下的這群人,盡管騎馬奔馳在草原上,心卻始終扎進世俗的泥土里。所以那花啊草啊牛啊羊啊馬啊駱駝啊,皆可像草藥一樣入人的名字。
不過花花草草還算是好聽的,至少進入城市后,一嗓子被人喊出來,沒有人會詫異或者驚愕。即便是因為父母一心一意想要一個更小的孩子,而被扣上“跟小”“來小”或者“盼小”的帽子,那也至少讓人知曉父母的一種美好愿望??墒潜缓芪匾惠呑痈拌F棍子”打交道,那實在不是一個美名。
鐵棍子的爺爺掌握的漢語詞匯非常貧乏,但卻很趕時髦,在鐵棍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心急火燎地要為這家中的長子起一個好名字。可是放眼四望,草原上全是奔跑的牛羊馬匹,這些熟悉的日常生命,絲毫不能讓做爺爺?shù)?,提煉出一個外人想不到的空前絕后的名字。后來是幾里外的鄰居家的狗來偷吃東西,老人順手操起地上的一個鐵棍子,驅趕這貪吃的大狗,狗嚇得一路狂奔回家,老人也忽然大樂道,這鐵棍子可不是一個最好的美名么?
鐵棍子兄就這樣被人叫著“鐵棍子”,一直叫到了去內蒙首府呼和浩特讀內蒙古大學。教英語的蒙古族女老師特別洋氣,喜歡用柔美的聲音叫班里弟子的名字,可是,唯獨叫到鐵棍子的時候,她的聲音無論如何婉轉,都始終無法悠揚起來。女老師在別扭地叫了半學期的“鐵棍子”之后,終于忍無可忍,將鐵棍子同學叫到辦公室去,懷著一種將要打擊到鐵棍子的愧疚,委婉道:你……還是改一個名字吧。
鐵棍子同學在歷經(jīng)了近20年的打擊后,早已練得心如止水,他在女老師的熱烈眼神注視下,很平靜地安慰道:老師,別難過,世界上還有一個比這更難聽的名字呢,是我弟弟,叫鐵鏈子……
鐵棍子同學當然用這個更“空前絕后”的好名字“捍衛(wèi)”住了自己的署名權。不過多多少少,他還是被稍稍打擊了一下。相比起鐵棍子“一名驚人”的爺爺,草原上一個崇洋媚外的女人,倒是比較負責,給自己相繼生下的四個孩子,根據(jù)電視劇熱播的順序,先后將他們取名為郭靖、黃蓉、山本二郎和瑪利亞。她才不管郭靖黃蓉是不是情侶呢,只要聽起來時尚,就是世間最好的名字。
這樣的名字,在內蒙古實在算不得稀奇,大家見怪不怪,不過一旦出了內蒙古,蒙古族人的名字,常會惹來一些小小的煩惱。從事文字工作的照日格圖每次發(fā)稿子給報紙雜志,最怕編輯在旁邊配插圖,因為他那四個字的名字,總會被編輯自作主張,寫成“照日格/圖”,讓他從一個文字工作者,活生生成了一個畫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