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指數自1949點上漲以來沒有出現一次像樣的調整,只是在1月11日出現一次下跌40點的中陰線調整,之后還是出現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點,目前階段大盤在上周四出現最高點2362點開始大跳水,當日上下75點,出現了“仙人指路”的上引線很長的陰線調整。那么,大盤回來是繼續(xù)創(chuàng)新高還是開始調整?
從大盤指數的60分鐘圖形來看,大盤從1949點上漲以來,已經連續(xù)出現四次“頂背離”現象。所謂的“頂背離”是指當大盤指數的K線圖上的走勢一個山峰比一個山峰高,也就是說指數是一直在向上漲,而MACD指標的圖形上的DIF和DEA其中任何一條線或者MACD紅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卻是一個山峰比一個山峰低,這種現象就叫頂背離現象
在圖中大盤從1949點反彈以來的DIF最高點是2012年12月18日的31.85,此時大盤指數的高點是2181點;
第一次頂背離是在2013年1月4日大盤的高點是2295點,此時的DIF是25.98;
第二次頂背離是在2013年1月15日大盤的高點是2332點,此時的DIF 12.38;
第三次頂背離是在2013年1月22日大盤的高點是2335點,此時的DIF 9.69;
第四次頂背離是在2013年1月24日大盤的高點是2362點,此時的DIF 8.05;
在大盤這次上漲過程中,指數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1949-2295-2332-2335-2362,而DIF卻是不斷創(chuàng)出新低:31.85-25.98-12.38-9.69-8.05。這樣的連續(xù)四次頂背離就要引起重視了。
在“頂背離”現象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單一的一次頂背離并一定是判斷的依據,但是,連續(xù)三次以上的頂背離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連續(xù)三次以上的頂背離表示該指數或者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是外強中干,暗示指數或者股價很快就會反向走勢,是比較強烈的減倉或者賣出信號。在大周期的四炷香的前三炷香是減倉的信號,在大周期四炷香的最后一炷香是賣出離場的信號。目前大盤處于從1949點發(fā)彈以來大周期的第一炷香,所以現在是減倉的信號。
減倉到多少比較合適?由于現在是上漲大周期的第一炷香,后市還是值得看好的,所以,目前減倉到半倉操作是絕佳的選擇。
大盤一旦出現回調,什么板塊是這次操作的主線?以往的市場在回調過程中,醫(yī)藥、酒類和食品是三大防守品種,由于最近中央要嚴厲打擊腐敗,受反腐行動的影響,一些消費類股票會受到打擊,尤其是高消費類股票,比如白酒。去年的酒鬼酒等遭遇了塑化劑風波,令高端白酒股集體大跌,這種刺傷帶來的傷痛令基金難以忘懷,造成基金大幅減持,但白酒面臨的還不止這些問題,隨著反腐的進行,對公款吃喝的打擊力度會不斷加大,象茅臺這類屬于高端甚至奢侈品的消費肯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建議暫時回避白酒類股票的投資,多關注醫(yī)藥和食品類股票。在醫(yī)藥板塊當中多注意生物醫(yī)藥和生物疫苗行業(yè)的潛力挖掘,其中生物醫(yī)藥還是“十二五”七大產業(yè)當中的一個,生物醫(yī)藥的額龍頭股是萊茵生物(002166)和海王生物(000078),在回調時候注意逢低吸納。
在食品類股票當中,多注意食品安全類股票如:達安基因(002030)、華測檢測(300012),因為過去的“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瘦肉精、毒膠囊、以及近期的塑化劑等事情,每次的食品安全出問題都會造就一些意想不到的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