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有生境、畫境、意境之說。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如果在備教材的同時,也能“備學生”,即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及心理需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思想政治課不單單讓學生了解人文之美,更能享受境界之美。意境是意與境的統(tǒng)一,情與景的交融。也就是人的心理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把意境之美帶入政治課的教學中應該會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易被學生接受,課堂效果也更豐潤。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應該有“啟”有“發(fā)”,有“問”有“答”,氣氛活躍,情緒和諧。 在教學中,意可以特指教師的意識、情感、教學方式、教學水平等。境可特指學生,由意而動,就如同“相由心生”。在美的意境中完成教學,將會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率,學生的興趣也會得到大的提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呢?
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引人入勝,讓學生有求知的欲望。一段精彩的導言能讓學生很快進入老師營造的意境,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帶著問題,集中思維,啟發(fā)學生學習情緒。再配合教師聲情并茂,合情合理的講解,寓情于景,打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哲學部分,對高二學生來說理解有困難。如何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會景”?導入,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俗語、寓言、成語故事無不隱含著一定的哲理??梢杂脗€案分析法、實例教學法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講“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時,可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成語故事,這樣能拓寬學生的思維,使枯燥的哲理生動起來;在講事物的矛盾時,可引用“擒賊先擒王”??傊?,精彩的導言,能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狀態(tài),入情入理,引人入勝。《詩鏡總論》中說:“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說明了我國古代即講究氣韻和意境。那么,講究韻律和意境的課堂教學,必然要讓學生“蓋嘗聞之撞鐘,大聲已去余音復來,悠揚婉轉,聲外之音”,讓學生耳目一新,在美的意境中,感受人文之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趣味性也大大提升。
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即使不能“繪聲繪色”,也要情景交融。我們常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就是要求教師以學生的思想為出發(fā)點,巧妙運用語言和契合的邏輯思維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生機盎然的意境。這樣的教學,一定是課堂氣氛生動有趣,雙邊活動和諧,師生有問有答,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鐘嶸在《詩品序》中有一段話:“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闭J為“氣”是宇宙之元氣和藝術的本源,缺少“氣場”,文章沒了味道,詩沒了韻律,畫沒了美感,課也不是成功的課了。因為所謂“氣”,就像我們常說的“氣場”,有了它,才會嬉笑怒罵皆文章。要使課堂教學猶如漫步斑斕夜色,火樹銀花,燈火輝煌,使人感覺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妙意境,讓學生在強烈的“空間”對比中開拓思維、完成知識架構、達成認知、情感得到升華。
板書設計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板書可以體現(xiàn)教學的知識點以及重點內容。好的板書設計,應該文字優(yōu)美,條理清晰,宛如一棵知識樹,給人以美的意境。以《經濟常識》第一課為例,“商品、貨幣”為主干,輻射相關知識點,作為知識樹的枝干。形神兼具,言簡意賅,高度概括。讓學生既把握了主旨,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一目了然,又對知識點及其相關聯(lián)系完全掌握。讓學生覺得這些內容都是他們可以掌控的內容,激起了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同樣也是教學講究意境的效果。
此外,教學過程中的雙邊活動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富有美感、頗具新意的提問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能培養(yǎng)學生開拓進取精神、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教師應該做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然后發(fā)掘學生心中的資源,讓學生把課堂當做他們的舞臺,去呈現(xiàn)他們的精彩。教學過程是通過語言的傳輸來實現(xiàn)的,語言的作用和影響是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師有“啟”,學生有“發(fā)”,教師有“問”,學生有“答”,教師通過設問和設疑,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氛圍,學生有感而發(fā),踴躍發(fā)言,達到課堂互動,教學和諧統(tǒng)一,實現(xiàn)潤物無聲。我們的課堂教學正是教師與學生思維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高中思想政治正是以政治理論為導向,以經濟生活為主線,以人文知識為載體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一定要進入一種境界,心隨意動,情隨物轉,才能進入教學情境。情境對于知識而言,如同枝上的樹葉,沒有了樹葉的是枯枝,枝繁葉茂才有美感,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易被學生消化、吸收,形成認知和能力。
課堂小結要緊扣重點,畫龍點睛。通過前面的意境營造,氛圍烘托,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把課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最終達到情感目標即形成學生認識的基礎,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實現(xiàn)情景式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總之,我們教師要寓教于情,像春風吹醒學生心底求知的種子。寓情于景,使教學如入詩境,讓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民族使命感油然而生,課堂教學的意境之美淋漓盡致。這樣的備課與授課,政治課教學一定魅力無限,教學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如果能達到意境完美,那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教學效果顯著,更能滲透創(chuàng)新理念,走進學生心靈。
(遼寧省燈塔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