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歲末,北京似乎格外寒冷,然而一個消息卻讓人們心里漾起陣陣暖意。北京凄美故事男主角、因“刻章救妻”而觸犯法律的下崗工人廖丹,終于等來了“判三緩四”的審判結果,這意味著他雖被判刑卻不必被關進監(jiān)獄,可以在家照顧患尿毒癥的妻子和12歲的兒子了。
故事說來令人有些心酸。廖丹原是北京內燃機總廠合同工,因企業(yè)倒閉,只領到幾個月工資便失業(yè)在家,三口人只能依靠妻子杜金領每天打工勉強維持生計。孰料屋漏偏遇連陰雨,2007年杜金領被查出患尿毒癥,每月單透析費就得花去近6000元。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夫妻倆拿出多年積蓄2萬元勉強交了住院押金,未過多久,錢便所剩無幾。性格內向的廖丹在向親朋好友幾次張口后再也沒轍,患糖尿病的他除了擠出時間開摩的掙點小錢外,只有滿面愁容仰天長嘆。
走投無路的廖丹在醫(yī)院付費時發(fā)現(xiàn)一漏洞:只要收費單上蓋了章,此次透析自己就不必再掏錢。于是他腦子突然冒出一念頭:刻個假章豈不就可以蒙混過關?念頭一出把自己嚇出一身冷汗,但人被逼到這個份上已顧不了許多……自第一次作假未被護士發(fā)現(xiàn)后,他連續(xù)4年如法炮制,騙取醫(yī)院透析費17萬多元,直到2011年9月收費系統(tǒng)升級事情敗露。下崗工人廖丹被送上了法庭。
“刻章救妻”的故事經媒體傳播后引起廣泛關注,人們被廖丹的善良和無助深深打動,紛紛慷慨解囊,你五十我一百要替他還清騙醫(yī)院的錢。遠在廣東的熱心人、珠海市政協(xié)常委陳利浩一下拿出17萬元,讓廖丹在開庭不久即賠付了全部透析款。好心的人們又把先后籌來的50萬元善款交到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顚S?,廖丹妻子透析后再去憑據(jù)報銷,總算解決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判三緩四”的判決讓廖丹心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他說自己對這個結果挺滿意,他一定汲取教訓好好接受改造。他要告訴人們,千萬不要像他那樣輕易觸犯法律。他還對來訪的一撥又一撥記者不厭其煩地回答各種問題,他說人家都是為咱好,咱一定好好配合。這位老實人或許還不知道,2011年,早在公安局前來調查其案件時,醫(yī)院就已經發(fā)現(xiàn)他刻章救妻的事,但調查三個月間并未將此事說破,既讓他妻子能夠繼續(xù)治病,又未將這三個月費用計入詐騙款中。
北京凄美故事告一段落,情節(jié)讓人心里酸溜溜很不是滋味,但事件前后一系列好心人的善良之舉,卻也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一絲融融暖意。這是一場善意與善意的傳遞與接力:先是廖丹救妻的善意感動了醫(yī)院,也感動了許多捐款人,接著這善意又令執(zhí)法者在判決時透露出法律關注弱勢群體的善意。層層善意滋潤著人們有些干涸但尚未完全冷卻的心。
溫暖之后還該冷靜思索,廖丹“救妻”固然是出于萬般無奈,但“刻章”之舉顯然已觸犯刑律。廖丹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當今中國并非偶然。如何讓身處社會底層的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和基本醫(yī)療得到最起碼的保障?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繞不過去的一道難題。畢竟,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畢竟,全國人民已經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除了強化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大大病醫(yī)療保險的覆蓋面外,社區(qū)管理的更加透明和更加人性化,也應順理成章地提上日程。
但愿千千萬萬廖丹們的日子能過得好一點,但愿“刻章救妻”的凄美故事不要一再發(fā)生,盡管,它傳遞的溫馨善意,曾經感動了千萬人。
詹國樞
全國政協(xié)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www.ceweekly.cn/special/zhangu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