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資本市場名目繁多的題材炒作層出不窮,總是讓人琢磨不透,讓投資者眼花繚亂。就在不久前,上市公司掌趣科技披露了關于證監(jiān)會正式批復其發(fā)行股份收購手機游戲公司動網(wǎng)先鋒的公告。按照公告,掌趣科技將以8.1億元的對價收購動網(wǎng)先鋒100%股權。掌趣科技對手機游戲公司的收購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
近日,中青寶、北緯通信、拓維信息、浙報傳媒和博瑞傳播等均因手游概念受到追捧和爆炒,在2013年二季度上證綜指下跌超過10%的情況下,網(wǎng)絡游戲(含手機游戲)板塊逆市上揚,板塊指數(shù)漲幅52.73%??纯凑迫た萍寂兜氖召徏毠?jié),動網(wǎng)先鋒2012年凈利潤為5708萬元,凈資產為5115萬元,而掌趣科技卻動用了8.1億元的天價來收購。更讓人不解的是自從傳出收購消息后,掌趣科技就迎來了多個交易日的漲停,在這一波資金的炒作中,掌趣科技今年以來股價已經上漲275.77%,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掌趣科技的市盈率更達到驚人的173倍。再看看游戲概念股的市盈率:中青寶248倍、拓維信息119倍、北緯通信92倍、浙報傳媒71倍。
中國游戲概念股在泡沫中瘋狂亂舞。
網(wǎng)絡游戲是一個現(xiàn)金流充足但又暴起暴落的行業(yè),一款好的游戲,生命周期一般平均都在5年,近年來更是縮短為3年左右。網(wǎng)絡游戲產品決定網(wǎng)游公司命運和未來,而一款新的網(wǎng)游產品的成功與否在游戲上市前基本無人知曉。所以,靠一款游戲成功的網(wǎng)游公司或團隊,能否長期成功是很難預測的。據(jù)統(tǒng)計,在過去的兩年里,上線的手機游戲超過1200款,而收入超過1000萬的不到2%,500萬到1000萬的在3%左右,小于100萬的占了90%以上,也就是說上市游戲的成功概率僅為2%。
2004年,盛大上市路演之際,很多海外投資者并不理解網(wǎng)游的商業(yè)模式,他們更擔心盛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但是當年的盛大不只是一家游戲公司,更是一個平臺公司??恳豢钣螒虺晒Φ墓局皇恰芭既恍浴背晒?,不能代表持續(xù)成功,而當年盛大擁有10款以上的游戲,有巨大的用戶群體,已經是一家平臺公司,就像今天的騰訊。我當時對華爾街的解釋是:“盛大還有20款游戲在開發(fā)和引進中,讓20款游戲都成功很難,讓所有20款游戲全部失敗就更難了?!比A爾街聽懂了,也認可了。
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被收購公司,更多的還是一個個比較“單一”的游戲公司,他們遠遠沒有成為如當年的盛大和現(xiàn)在的騰訊這樣的平臺公司,他們這樣的高市盈率被收購缺乏了理性,實在瘋狂,而附帶3年對賭協(xié)議的收購,更像是給“外行”的泡沫安慰劑。
中國股市喜歡炒作概念,喜歡追捧概念,回顧過去20年的股市,那些被熱炒的概念有幾個真正達到了“概念”的回報?過去血和淚的教訓應該讓我們清醒了。
這次的手游概念已經不是簡單的被炒作了,它是泡沫,一個巨大的泡沫,更是瘋狂地在裸奔。
唐駿
著名職業(yè)經理人,港澳資訊CEO。
更多唐駿專欄文章請訪問經濟網(wǎng)
www.ceweekly.cn/special/tangjun/